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雪飞 《商》2014,(12):189-189
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是备受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关乎养老的民生保障问题,更在于它是一个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多年来饱受争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久之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解决“双轨制”问题必须提上改革日程,将适时出台措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本文就主要介绍了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改革“双轨制”的举措以及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商》2012,(10):96-96
当前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城镇企业职工两大类人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模式,享受不同水平养老金待遇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养老保险双轨制。本文展现了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矛盾,即待遇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矛盾加剧,分析了当前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关于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思考与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5,(32)
建国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日益严峻,给社会养老基金带来沉重负担。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与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基金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探索在养老金投资运营视域下的双轨制改革势在必行。在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养老金双轨制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形势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市场经济的地位已不容忽视,通过双轨制改革创新冲破原有体制的束缚,保障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201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养老金双轨制弊端的日趋明显,是得财政负担加重,阻碍人才流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养老金存在缺口,养老金运营率低,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改革的步伐需要加快进程。文章阐述了我国养老金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程璐 《中国电子商务》2014,(10):201-201,214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最实际的切身利益。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养老金制度在经历多年改革后所呈现出的现状。其次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标准参差不齐、养老金双轨制,这些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关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试图对我国养老金保险制度提出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6.
《商》2015,(26):44-45
在我国,养老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退休养老金政策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并正在计划养老金并轨。我们将养老金制度与我们的专业相结合,将养老金并轨改革趋势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发放500份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深入调查,运用专业工具进行分析,建立实证模型,将社会意愿与养老金改革紧密联合起来从而为今后的政策提供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36)
长期以来,养老保险一直都是当今社会的矛盾激发点。养老保险的制度的双轨运行让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其中养老金的差距太大,不仅对社会的公平有影响,同时也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思路已经明确,但"并轨"后的相关问题仍需持续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含义以及对其现状的介绍,讨论养老保险双轨制存在的社会方面问题,模仿国外养老保险的成功支付,提出一部分对待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养老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水平远远高于企业职工,使得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水平一直面临追高的压力,导致养老金缺口问题不断加剧。缩小养老金缺口、化解缺口风险需从制度入手,即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使之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9.
夏娟 《商》2013,(1):175-175,174
目前,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双重待遇,这种双轨制运行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同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是人心所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和并轨改革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并结合了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改进"原理提出相关政策构想,以期能为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的巨大差异一直饱受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人们对养老保障越来越重视,养老金双轨制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突出:养老金双轨制是对做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的严重不公,由此产生的很多问题不容小觑。可见,建立实行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大势所趋,有利于改善我国严峻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武秀娟 《商》2014,(43):64-64
2014年底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政策方案通过,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时代结束,有利于缓解城镇职工因养老金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感,养老待遇开始“一碗水端平”而不囿于身份差异,这标志着实质公平开始起步。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制约改革的因素仍然广泛而顽固,因此需要更加公平有效的制度加以规范,以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养老金"双轨制"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近年来社会上取消"双轨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金与企业并轨,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动荡因素,并且有利于人才流动。目前,国务院已经发布文件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我国养老金并轨终于迈出步伐,可其面临的阻碍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金并轨实现道路上的障碍与纠结之处,以期政府能较好地解决,顺利实现养老金并轨。  相似文献   

13.
韩鑫彤 《北方经贸》2014,(2):10+21-10,21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双规制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这使得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养老保险双轨制暴露出诸如社会不公平、财政压力过大以及阻碍人员的合理流动等等问题,改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的建议:采取相同的养老金调整方式;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分类改革;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合理衔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国发[2015]2号文件的颁布结束了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制度模式。本文通过建立养老金替代率的分析框架,着重分析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替代水平,提出新的分析视角,进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王婷 《中国市场》2014,(17):67-69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两种截然不同的退休养老金体系,被称作"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基于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及老龄化日渐加快的时代背景,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在实践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双轨"走向"并轨",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养老金性别差异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主要涉及养老保险中的"新人",故需要分析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前后"新人"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变化。计发办法改革进一步拉大了"新人"养老金性别差异,而提高女性退休年龄,促进就业是缩小养老金性别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养老金性别差异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主要涉及养老保险中的"新人",故需要分析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前后"新人"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变化.计发办法改革进一步拉大了"新人"养老金性别差异,而提高女性退休年龄,促进就业是缩小养老金性别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富田 《商场现代化》2010,(24):116-118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呈现出强烈的双轨制特征,对于资本市场也不例外,但是相比较生产资料双轨制的平滑过渡,资本市场的双轨制却是失败的,通过比较分析两种市场双轨制改革的不同经验,发现一个竞争的市场和利益独立的市场主体以及资源的效率化转移是平滑并轨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双轨制可以破旧,但不足以立新我国经济体制的八年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旧经济体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削弱,新的经济体制开始萌芽和发育。然而,改革的成就还只是初步的,与其说目前的双轨制解决了旧体制的问题,不如说更多地暴露了问题。前期改革的总思路是以双轨制破旧立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1)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养老金缺口问题也逐渐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而在解决养老金缺口对策中,养老基金入市的改革方案引起了国内各界的争议。本文将养老金缺口问题作为切入点,参照国际国家养老金入市情况以及我国现状对养老金入市的优劣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权衡其可行性,同时根据国内社保的改革情况和国外养老金改革的经验对我国养老金入市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