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城市化效率的时空测度与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效率作为衡量城市化质量内涵的重要标准,已成为城市经济协调运转的逻辑起点。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利用Malmquist效率指数,以2005—2010年为样本研究时段,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城市化效率分别进行了动态测算。同时,运用DEA-BCC模型对其规模报酬和非集约度进行静态测算。结果表明:天津、福建、青海等17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较低;河北、安徽、四川等19省区(市)仍处于非有效且投入要素非集约度状态。文章最后提出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集约型产业、实施科技推动的城市化道路等提高城市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研发效率的高低更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研发效率的视角,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在现有资源下实现DEA有效的途径。研究得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发展趋势乐观;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规模效率呈现高低不等的状况,且绝大多数处于规模收益递增区间。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BCC模型测算了2000—2008年中国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使用DEA-Malmqui 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研究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不高,且省际间技术效率差异较大,主要由规模效率的差异所导致;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高技术产业的TFP有所上升,但是各地区TFP增长的源泉不同:东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中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增长,而技术退步是西部地区TFP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2—2010年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是有效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即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但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并不均匀。最后指出,未来发展仍需合理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采用DEA的方法测度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结果发现我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效率特别低下,平均值是0.205,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省(市、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规模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DEA-Mamlquist方法,对35家不同领域的环保上市公司在2015—2018年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以揭示其资源使用情况。从静态视角看,环保行业整体经营效率较低,并且环保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主要受制于技术创新水平;在细分领域上,各环保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存在一定区别。从动态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呈现不稳定的递减趋势,说明该行业在创新、管理与技术水平提升方面有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中部科技崛起思想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2010)》数据资料,使用C2R模型、BC2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04—2009年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R&D的综合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指数等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认为:航天航空业综合效率无效,是导致整体高技术产业TFP值低下的主要原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TFP值与技术进步指数最高;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超过资源配置指数。文章最后还给出了几点改进非有效行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以及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近几年的综合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高限制了综合技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且各效率值不高,说明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依旧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2)从时间上看,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变动都正向增长所导致的结果;从地区上看,大部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宁波市和湖州市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增长。(3)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的区域创新效率可能比经济基础发达城市高。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在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同时计算了效率的置信区间.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还比较低,且各省市之间差异较大.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环境因素,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影响显著.纠偏后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有所下降,但“东高西低”格局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链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技术开发阶段存在原创性产出不足,成果转化阶段存在竞争性产出不足。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技术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大部分行业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文章基于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我国12家泛娱乐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规模的大小对泛娱乐企业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多数泛娱乐企业的规模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而目前大部分泛娱乐企业在核心技术上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同样需要继续努力。因此,泛娱乐企业应将发展技术放在首位,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5--2009年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并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从省际和区际层面衡量了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差异。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效率整体水平较低,金融效率区域差异不大。金融效率及效率差异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其中2002年是转折点。2002年后,各地区金融效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开始收敛。区域金融效率差异的分解结果显示,区域内金融效率差异是区域金融效率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平均贡献率超过了75%。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本文利用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就资金、人才和技术三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种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有力地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效率,并建立相应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除研发投入强度对科技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外,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资金规模等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金融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知识创新效率的变化。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以及三大地区(东、中、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其TFP的动态变化、TFP增长变化原因、省际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及TFP增长动力来源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并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速度快速下降,纯技术效率、知识创新效率逐渐成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分地区来看,三大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且TFP增长率呈倒"U"型分布;TFP增长的动力来源存在区域差异,即东、西部地区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减慢,而中部地区主要依赖技术效率的增长,但增幅不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协同学和组织生态学等理论方法,在对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大产业互动、协同和融合3种协调发展模式及特征,并提出基于产业关联度、生态位重叠度和协调模式特征的产业协调发展模式测度和判定方法。以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该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揭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律,并针对实证研究对象提出协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