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建设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浙江创新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浙江的特色小镇战略不仅是消解要素供给压力、再造成本新优势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依托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再造市场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发挥社会创造活力、再造产业新优势的重要举措.随着特色小镇战略的实施,未来浙江会形成小镇大产业的格局、新型城市网络和别致的宜居空间.浙江要选择好小镇产业、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有效推进特色小镇战略.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以小镇为依托,小镇的发展以产业为支撑.特色小镇建设和产业选择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小镇向更高层次发展,才能达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产镇融合目标.本文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出发,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实践——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发达国家知名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6.
特色小镇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经济运作模式,成为新时期专业化聚集经济的节点。通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运作模式和乡村产业块状经济特点,发现两者在规模面积、产业起点、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共性与协同关系;借鉴与参考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机制,精准扶持乡村产业:立足乡村产业的自身基础和资源优势,挖掘特色产业;利用特色小镇已搭建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培育衍生产业,延伸产业链;疏通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和创新链的功能节点,实现乡村产业聚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魏众 《生态经济(学术版)》2021,(5):228-229
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在视察杭州云栖小镇时,首次提及特色小镇的概念。在此之后,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特色小镇是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结合并演化实践的产物,是原产业集聚区的微型升级版,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浙江作为特色小镇的发源地,理论和实践均走在全国前列,提炼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演化规律,有助于引导全国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9.
贵州省现存特色康养小镇极少且不具备完整体系,大部分尚处于待开发状态,有其开发和经营的空间,故以其如何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记录国内外现存的典型的特色小镇或康养小镇发展状况文献,知悉建造特色小镇、康养小镇的意义及其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实地走访了较为成熟的浙江省杭州市云栖小镇,研究了处于初创状态的湖南省特色小镇,结合广西和云南特色小镇实例,对贵州省康养小镇的发展给出一定的建议,使其成为新时代推动贵州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10.
11.
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内含精神的极大满足。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创造新的增长点,浙江采取了特色小镇发展措施。特色小镇的形态“小而美”和产业“特而强”的要求契合了共同富裕的要素需求。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文化导入和产业融合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水平,为探索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探索了一条新路。推进文化与产业跨界融合,注入差异化文化,培育创业创新文化,提升文化品质,加快文化导入与产业融合,遵循了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维系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发挥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创业创新文化,强化"镇民"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增强特色小镇对创业创新者的吸引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中国市场整合、市场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多压力.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企业逐渐放眼全球,走国际化经营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浙江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基础条件,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解决浙江民营企业利用投资条件面临的障碍出发,提出了促进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对策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培育研究——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小镇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对云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探索特色小镇的创建培育,需分析创建培育的薄弱环节,并从组织保障、品质建设、品牌引领、创新发展、主体责任、环境吸引、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创建培育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特色小镇作为产业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可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文章以住建部官方公布的全国403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基于根植性理论,运用GIS技术与方法,提出了特色小镇的分类方案,并探究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①基于自然资源根植性和社会资本根植性两个视角,结合国民经济分类,将全国特色小镇分为四个主类、8个亚类和15个基本类型。②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数量分布、地区分布均呈阶梯化特征,其分布密度与各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关联密切,根植性特征明显。③特色小镇分布整体呈凝聚型,且集聚趋势明显;在各省域内分布相对均衡,中部地区相较西部和东部而言,集聚程度最高;当前在空间上形成了长三角高密度聚集区和京津地区、珠三角次密度聚集区。④特色小镇的"特色"多样化需挖掘,第四产业孕育兴起,小镇类型可完善,布局合理性与空间结构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特色小镇是唐闸在发展的新阶段、经济进一步提升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开启的发展新模式.创建特色小镇有利于唐闸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是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前期城镇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唐闸创建特色小镇奠定了一定的优势基础,但其高端要素聚合度不足、项目相对分散导致的功能叠加不够等问题必须重视,应坚持创新驱动策略,采取创新规划理念、创新运营机制以及培育创业创新文化等措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相似文献
19.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关键节点,对推动城乡融合、助力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为例,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279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的空间关系机理和现实特征。结果显示:(1)新时代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要素转换融合、设施沟通融合、产业重组融合、政策衔接融合、文化交互融合5个方面的空间关系机理,且两者之间存在“由点及面”的空间联通路径。(2)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属于集聚型,且集聚密度具有层级性;同时,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还呈现出北部县级单元多南部县级单元少的格局。(3)浙江省城乡融合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市市辖区及其周边,低水平区主要在南部县域呈条带状分布。(4)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的空间相互联系,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型、历史文化型和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有较高吻合度。 相似文献
20.
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问题与可持续推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色小镇是集产、城、人、文于一体,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新城镇化模式。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呈现越来越依靠资源禀赋打造自身特色、依靠创新创业提升经济活力、依靠制度创新完善现有体制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房地产化趋势明显、资源大量浪费、规划不科学等典型问题。对此,可从强化特色小镇申报审核、完善创新要素运行机制、寻求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