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中国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行为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成为广受热议的重点话题。本文从媒体关注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媒体关注的增多可以显著提高公司未来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2)媒体关注与“铁公鸡”公司、“微股利”公司的比例显著负相关;(3)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媒体关注对民营控股公司未来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4)媒体关注对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更严重的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媒体关注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分析师跟踪少的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以上结论说明媒体关注是除行政治理外,另外一种督促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机制。本文除了具有丰富媒体治理和股利政策两方面理论研究的贡献外,对监管机构规范资本市场股利支付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校企关系被看作是企业与高校交换创新资源的重要纽带,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其对企业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校企关系是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我国2009—2014 年高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了高校和企业间关系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上市公司中不同属性的校企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其中,以高校持股比例为指征的校企关系与公司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高校股权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以高校股东分红比例和高校从业经历高管比例为指征的校企关系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以政府补助为指征的校企关系对高校控股上市公司和非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经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探究了国企高管降薪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企高管降薪抑制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创新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企高管降薪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程度在不同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公益类国有企业受第二次高管“降薪令”的抑制影响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更加严重。本文为国企高管降薪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国企高管降薪政策方面的文献,对未来国企高管薪酬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股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动机和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更偏好持股商业银行,且多为同地区的商业银行;当公司注册地为省会城市、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方官员任职年龄较小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当政府发布相关促进银行业发展政策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概率显著上升。除此之外,本文对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持股商业银行提升了地方金融业水平以及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更多地反映了政府动机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动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股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动机和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更偏好持股商业银行,且多为同地区的商业银行;当公司注册地为省会城市、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方官员任职年龄较小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当政府发布相关促进银行业发展政策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概率显著上升。除此之外,本文对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持股商业银行提升了地方金融业水平以及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更多地反映了政府动机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动机。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企业间策略互动对研发决策的影响,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同群效应实证研究。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地区、行业和财务特征3类空间权重矩阵,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明显的惯性;企业研发决策主要受同行业同群企业研发决策(内生同群效应)及其特征变量(外生同群效应)的影响,同地区和相似财务特征的同群企业可以通过特征变量(外生同群效应)对本企业研发决策产生影响;尽管企业研发牺牲了短期盈利,但对股市估值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已具备一定的价值投资意识,而同群企业研发投入对本企业盈利和股市估值的影响均为负,说明中国企业研发互动主要体现为竞争效应而非协同效应;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升,3类同群效应显著增强。从全局视角对中国企业研发行为进行研究,以期为企业经理人提供有关激励研发创新、提升企业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稳健标准OLS估计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对公司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这种作用在公司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研究发现,研发力度与公司财务绩效的倒“U”型关系,研发力度低于1.51%的公司提高研发力度有利于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高于该临界值的公司企业研发力度与财务绩效存在反向关系,公司应该保持合适的研发力度。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国有股权性质与公司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公司社会责任承担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司研发决策不是完全独立的,可能受到同行业公司的影响。利用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伴效应的存在性、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受同伴公司决策的影响显著;信息优势和竞争压力是研发投入同伴效应的形成机制;政策冲击、产权性质、行业地位和融资约束均对研发投入同伴效应产生影响。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掌握研发决策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地方国有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董事长个人激励及薪酬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并且,给与董事长个人激励能够进一步加强薪酬激励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文章的结论表明,我国地方国企的高管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研发活动,给与董事长个人激励会进一步加强激励机制对研发活动的促进作用,是进一步提升地方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研究资本战略选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手工搜集从新三板转板至主板上市企业(成功实行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PSM匹配直接IPO上市的公司(实行一步到位资本战略企业),比较两种不同资本战略实施对创新投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成长的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内部决策机制、资本市场中观层面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本战略影响创新投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资本战略通过缓解投融资约束提高研发费用化强度和研发资本化强度;中观层面,分析师关注起调节作用,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的研发资本化强度越高;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创新投入,进而产生挤出效应,但是挤出效应在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中得到部分缓解。研究结论对创新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助力自身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校企关系被看作是企业与高校交换创新资源的重要纽带,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其对企业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校企关系是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我国2009—2014年高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了高校和企业间关系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上市公司中不同属性的校企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其中,以高校持股比例为指征的校企关系与公司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高校股权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以高校股东分红比例和高校从业经历高管比例为指征的校企关系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以政府补助为指征的校企关系对高校控股上市公司和非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003-2014年OFDI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基于其2002-2016年数据,从资源与能力视角,探讨了中国制造业OFDI过程中组织惯性两面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控股与早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消极影响;核心业务能力则增强了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核心业务能力对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因投资地区异质性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全样本数据探讨了作为创新和知识溢出微观主体的高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ArcGIS测算了2007-2015年上市公司所在地周边全部高校数量,并以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利用Anselin et al(2000)的KPF方程,采用双聚类OLS检验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有效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地理邻近性特征,而行政边界关联影响较弱;第三,高校知识溢出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提升员工和管理层人力资本,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表明,空间异质性、高校异质性、企业异质性、中心城市集聚效应、高铁开通等因素导致高校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2011-2019年23家稀土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构建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稀土企业价值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稀土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企业价值产生了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对稀土企业价值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影响稀土后端企业价值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研发投入会增加稀土前端企业的负担,从而影响前端企业价值。通过研究,从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加强稀土企业建设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频频发生的业务变脸行为,本文考察了产权保护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产权保护越差的地区,由于研发投入的不足和已有竞争优势的较快散失,公司更易变更自己的经营主营业务;国有公司由于更多地得到政府支持,产权保护对其主营业务变更的影响较弱,且这一结果主要集中于政府绝对控股和直接持股的公司。短期内,通过改变经营主营业务,公司业绩得到改善,但长期来看,由于竞争力的缺乏和发展后劲不足,主营业务变更公司的市场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7.
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R&D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蒙  夏立军 《财经研究》2008,34(4):93-104
文章以我国2002-2004年度披露了R&D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性质、地区市场化进程和政府投入对上市公司R&D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1)非国有控股(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影响;(3)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没有显著关系,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依赖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更多地依赖政府投入不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自我激励可能更强,尤其是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谢依云 《时代经贸》2012,(8):207-208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创新速度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主要体现在创新速度处于不同区间范围,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当创新速度处于“慢车道”时,研发强度与上市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当创新速度处于“正常行车道”时,研发强度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负效应有所减缓;当创新速度处于“快车道”时,研发强度增加能够带来上市公司价值提升。此外,我国上市公司中近六成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且行业差异显著,亟待提升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助力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20.
黄娟  赵子敏 《当代经济》2016,(28):134-136
本文以10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论显示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绩效并不会因为高管薪酬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