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不通过商业银行这一中介机构,直接循环于资金的供需两端.该现象给商业银行以存贷业务为主要业务的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积极转型.近年来投资银行业务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投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转型的突破口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着眼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在肯定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的基础上,开展投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现象的有力武器.最后结合金融脱媒的影响,给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提供可靠建议以及未来投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金融脱媒态势日益显现。金融脱媒在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本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应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和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等措施,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卢闻齐 《当代经济》2016,(19):10-11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受金融脱媒的影响逐渐加深,这让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银行业务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把握金融脱媒带来的发展契机,把压力变为改革的动力,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从优化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入手,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完成自身的变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4.
岳高社 《经济问题》2007,330(2):112-113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提高和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金融脱媒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通过经营理念的创新,促进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新的金融产品,不仅与商业银行争夺存款市场,而且还争夺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优质客户凭借自己的信用直接绕过银行这个传统的信用媒介,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较为便宜的资金,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地位上升,间接融资地位下降,即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这一融资非中介化行为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当前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脱媒的内涵、 原因、 度量、 影响和对策的几个方面.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对金融脱媒现象的描述和应对策略的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提出对金融脱媒有待完善和补充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经营理念、体制、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应对策略,促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8.
林思静 《经贸实践》2016,(8):158-158
本文对金融脱媒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之下,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对于现在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之下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给予一定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推断,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脱媒趋势将加剧,金融脱媒会改变个人尤其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压力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任永开  冉晓燕 《当代经济》2006,(24):114-115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经营理念、体制、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应对策略,促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1.
张伟芹 《时代经贸》2012,(12):118-119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推断,“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脱媒趋势将加剧,金融脱媒会改变个人尤其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压力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从银行、金融部门两个层次以及资产和负债两个方向度量了1978-2007年中国的金融脱媒,并与美国、日本同期的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将贯穿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2)中国金融部门的资产方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中介化比例先下降,之后回调上升的过程,但回调到什么点是有待检验的问题;(3)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资金、提供资金两方面都的作用都不明显,但考虑到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梯上仍处于较低的阶段,未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经济中的盈余资金上可能会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瓶颈.已往文献多关注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失问题,忽视了金融体制对民营企业融资体系的影响.本文引入一个金融抑制环境下的信贷均衡模型,指出利率管制、所有制歧视、资本市场严格准入等金融抑制政策导致民营企业正规金融渠道狭窄,而具有体制烙印的金融脱媒现象则减缓了金融抑制对民营经济增长的拖累.经验分析亦证明,提高基准利率、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并规范发展表外业务有助于拉动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增长.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并全面防范表外业务风险是破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且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3,(9)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脱媒"趋势日趋明显。文章阐述了"金融脱媒"的产生及基本机理,对脱媒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经营理念革新、业务管理体制转型、营销模式变革和业务结构优化等方面,就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路径选择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银行脱媒化,指资金融通逐渐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相分离,更多地通过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进行。金融中介理论认为当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降低,金融中介将被金融市场替代。“金融脱媒”理论认为银行脱媒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银行受到股票市场、票据市场以及投资银行的排挤,银行的信贷功能主要是聚集资金的功能被弱化,银行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以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效果日益下降.本文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为例,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出发,构建了考虑金融脱媒情形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使传统以银行存款为媒介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更为复杂,进一步扩大了存款的货币乘数边际效应,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更加困难.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亟需向价格型调控转型,本文对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长远看,金融脱媒将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而资产证券化又进一步可使金融机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其金融中介作用,提高资本管理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了金融脱媒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念,进而分析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最后给出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证券投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琳 《新经济》2007,(7):54-56
单个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可能性很小,如果将一批中小企业捆绑起来,则发债的可行性将大增.这就是所谓的集合债券。正在发行中的分别由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深圳贸易工业局牵头的两单集合债券如果运作良好,无疑实现了企业债的一个突破,也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