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经济》2018,(4):100-108
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的季度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三地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的实际值和反事实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据此评估该战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该战略的实施并未显著地促进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增长,其中对天津和河北两地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但存在较大波动,三地的经济增长差异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求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实施效果,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合成控制法科学评估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探讨政策效应区域异质性的原因。结果表明: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效应具有显著的时滞性、短期负效应冲击和区域异质性;地区政府财政实力、人力资本和人口密度是影响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效应异质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既要不断夯实协同根基、提升协同效率,更要重视“异质性”影响、突出“差异化”共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推进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成为京津冀三地政府实施协同治理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聚焦三地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情况,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方法,对2014—2019年京津冀国家级科技园区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进行度量。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9年京津冀三地国家科技园区的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协同创新关系仍不稳定。因此,应破除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产业和区域层面分析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并建立相关指标,分析京津冀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在产业链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营销服务三个环节上的优劣势,据此建立协同创新理论模型,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正由过去的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重视技术创新,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等全面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环境、创新文化,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7.
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析法测算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其数字经济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计算其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识别影响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从空间演化格局看,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失衡发展问题较为严重,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圈层结构和“内高外低”特征。从空间相关性看,北京、天津和廊坊呈现出“H-H”型空间聚集特征;邯郸、邢台和衡水表现为“L-L”型空间聚集特征。从空间影响效应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对本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人均GDP、城镇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则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水平与技术进步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从空间异质性检验看,城市规模异质性显著影响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军民协同创新是实现资源在国防和民用领域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以财税政策与军民协同创新的关系为落脚点,从理论角度具体分析不同政策工具影响军民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通过DEA分析方法,对军民协同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Tobit回归考量财税政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财政补贴、税收直接减免还是税率优惠,都与创新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关系,即财税政策能够促进创新,但不同政策工具的促进效果因企业股权性质和军民融合方向有所差异。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军民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既是全国面临的共解难题,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特别是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与产业协同化促进各类要素加速流动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京津冀之间公共服务的巨大落差,必然会造成人员和要素加速流向京津的态势,更不利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和解决首都拥堵问题。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分析京津冀财政落差对三地协同发展造成障碍的基础上,认为财税体制是导致区域财政落差的制度根源。从克服京津冀横向合作难题和有利于全国推广角度,纵向上应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税体制,推进财税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驱动下,科学研判外资开放的创新虹吸效应至关重要,亟待破解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撬动外资引入的创新溢出红利。基于内外技术势差探讨FDI创新虹吸的演化逻辑,阐释知识产权价值激励对FDI创新溢出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外资开放引入的创新虹吸效应并非静态不变,对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边际递减的抑制性影响;借助高强度知识产权价值激励能够有效调节FDI的创新溢出轨迹,以“U”型规律打开外资引入的创新虹吸通道,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调节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FDI创新溢出的撬动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为优化外资开放引入与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共轨溢出,赋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路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城市群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阵地和试验田。围绕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计算不同要素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权重和在过去一段时间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现阶段的结构特征和演进趋势。从结构视角研究发现,河北综合协同指数提升较京津更为显著,“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建设,交通、公共服务投入增加激活了河北的区域协同后发优势;天津协同指数呈现细微下降,与天津近年来经济结构升级趋缓、京冀协同联动还有待加强有关。从协同指数结构看,总体上京津冀协同指数都有上升,河北的贡献率最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演进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京津冀地区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分析,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地区1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腹地的发展现状,从而得出资源在该区域内城市闻聚集与扩散的状态以及路径,最后对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在该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周欢 《新经济》2022,(2):54-59
京津冀区域协同战略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中国化实践的具体表现.经济协同与低碳协同的有机结合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求.京津冀地区采取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循环型城市、推进人文现代化等措施,推动了创新动能的发展、城市群功能的完善,为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4.
《发展研究》2020,(11):40-4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成效。"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国内外形势和重大现实困难,继续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攻坚突破,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大新兴技术手段应用、实施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等途径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的进展,加快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概念内含深刻矛盾,对其内涵的解析可以更加清晰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现实矛盾。京津冀一盘棋的战略构思,发现了京津冀的新关系。在河北大地棋盘上,各个城市犹如棋子一样,组成了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会表现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棋子功能的借喻,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关联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造成河北与京津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落差大。北京和天津处于政策的高地,河北处于政策的洼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明显的短板。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要缩小,而不是扩大差距,应该把拉平京津冀的政策差距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天津的差距缩小了,就能够为北京、天津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运用“网络的网络”、联结强度和块模型整合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测度模型,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学研间和产学研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基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整体处于低网络协同度状态,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都具有高网络协同度,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低网络协同度;考虑联结强度的加权网络更符合现实,联结强度、平均度数中心度是保障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核心—边缘结构稳定性是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要求,也是实现高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平衡和异质性,缺少跨行政区科技创新体系,妨碍了科技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合作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京津冀地区地域上的邻近性、经济上的依存性、资源上的互补性、三方关系的交叉性和多重性等使得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京津冀地区应通过树立共同的科技创新价值观,建立和而不同的创新制度,构建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和主动布局、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一心两核三带多园区”科技发展格局,以促进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费萌 《经济师》2022,(9):117-119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三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如何提高经济增速,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京津冀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当前京津冀产业发展数据以及经济增长数据,目前京津冀三地的产业投资发展趋势整体表现为企业资本实力增强,投资增长迅速,北京成为资本辐射中心,联合创新形成新动力,北京的核心引领作用逐步加强。但是受到区域产业的限制,京津冀地区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满足京津冀产业发展要求,使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韩定夺 《江南论坛》2023,(12):31-36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无锡高新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内涵。这内涵包括了将不同种类创新生产要素纳入同一个企业的互补型协同以及同类创新生产要素之间通过市场竞争实现适度配置的替代型协同。本文尝试概括无锡高新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其经济学内涵,进而总结了其对我国创新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