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分析国内外飞地经济的研究视角,包括民族飞地经济、资源型飞地经济、FDI形成的飞地经济,以及我国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飞地经济,指出国内学术界为飞地经济赋予了新的涵义。重点总结了我国飞地经济的研究,归纳为飞地经济模式解读、飞地经济的效应、发展现状及对策,其中模式解读包括飞地经济的内涵、理论基础、特征、形成条件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飞地经济研究进行简要评价,指出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和不足,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地经济”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经济形态,对企业间基础设施共享、推进地区间资源优势互补携手共赢、节约集约用地、产业梯度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举足轻重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河南省具体实际,要解放思想,克服制度性障碍,确立“飞地型产业区”的行政所属;对“飞地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互补互利,开创“飞地经济”利益分配的新格局;发展农村“飞地经济”和“飞地”型城镇;以开发区为载体,完善“飞地经济”;实施优势企业“走出”等战略,拓展河南省域外“飞地经济”。  相似文献   

3.
性别和贫困的关系研究是建立在贫困对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影响的认识基础上。旅游扶贫是消除民族地区居民贫困尤其是妇女贫困的重要途径。在探讨旅游业发展、性别和削减贫困等复杂关系时,要从性别视角分析广西旅游扶贫背景下,个体家庭出现的经济、资源等动态变化,从而揭示旅游扶贫在实现经济脱贫的同时,女性所面临的多重困境。据此认为广西旅游扶贫领域需要纳入社会性别视角,制定有利于消除妇女贫困的倾斜政策,启动社会性别预算项目试点,建立分性别的旅游就业统计指标,从而深入研究和理性选择未来广西民族旅游扶贫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飞地经济"是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一种合作开发模式,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对发展"飞地经济"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主要包括发展"飞地经济"的必要性分析、"飞入地"的选择、飞出重点产业的领域选择等。"飞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础条件、经济结构、成本落差、社会保障和政策倾斜五个方面。"飞入地"选择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构建"飞入地"选择指标体系应遵循相关性、客观性、可比性、可得性、可行性五大原则,需要更加注重理论基础,且需要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30年的开发式扶贫跨越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与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四个演进阶段,政策实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区域开发式扶贫政策措施在过去30年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研究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扶贫战略对贫困的识别与认知、贫困标准、扶贫方式和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换.依托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并重增长,促进开发式与救济式扶贫并举实施,将是下一步农村扶贫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京津产业转移为河北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飞地经济为河北对接京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三地发展差距为河北发展飞地经济的必要性提供了现实依据,飞地经济理论为河北发展飞地经济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河北省可以按照三个产业的具体情况探寻发展飞地经济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扶贫治理研究中的发展主义范式、制度主义范式和政策主义范式比较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更多遵从在政策主义范式指引下的政策性扶贫路径。这种路径可能导致扶贫效果的"棘轮效应",造成政策结果的"马太效应",引发基层政权"异化效应"。考察云南省大理州的扶贫治理实践,我们发现一种整合式扶贫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整合论意义上的整体涌现性特征,遵循内生性逻辑、整体性逻辑和综合性逻辑进行运转,提升了国家贫困治理政策的执行绩效,化解了地方政府的政策风险,可以看作是一种贫困治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石漠化地区历来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也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广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多年来,广西不断加大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总结归纳近些年学术界对广西石漠化地区贫困现状、贫困致因研究,以及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提出五种扶贫模式及其他扶贫模式结合对石漠化地区治理和扶贫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战略为我国农村摆脱贫困指明了道路,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扩大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了贫困农户的生活质量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是对农村的贫困地区而言,农村电商扶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电商扶贫的对策政策不够完...  相似文献   

10.
旅游飞地是旅游景区对外经济功效不明显的典型问题,在旅游度假区当中也多有体现。佛山市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与周边地区存在着设施构成与周边功能、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产品体系与本地需求的非对称发展,表现出典型的飞地格局。相关规划从空间角度针对性提出了结合用地规模、项目功能、设施体系等技术维度进行改善优化经济辐射联系通道,从而实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思路,对破解旅游度假区飞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规划技术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以2009-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从金融发展、金融扶贫力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入手,基于面板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尚未达到协调发展的程度,其中金融扶贫力度和产业优化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但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村经济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即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其次,农村经济增长一方面会促进金融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会减少贫困度,进而导致金融扶贫力度的降低。另外,金融规模的扩大也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当产业结构优化优势发挥出来后,其又会对金融规模产生显著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我国西部地区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十三五”时期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由整体全面推进向深度贫困聚焦聚力的关键时期。要在扶贫对象、脱贫任务、扶持措施、贫困退出上务求精准,就必须以目标为导向、真督实导,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硬仗。方法/过程针对精准扶贫各阶段特点和工作内容,以衡量扶贫成效为考核目标,运用关键指标法、标杆导向法、项目管理法,初步建立一套精准扶贫考核指标体系。结果/结论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下含26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对指标赋值量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梳理四川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范围广、贫困人数多、致贫因素复杂、贫困程度深等特征的基础上,为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在分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逻辑关联基础上,提出了“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乡村振兴为精准扶贫提供长效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个观点。结果/结论新时代背景下,在深刻理解两者的关系和明确思路的基础上,从建立政策衔接运行机制、健全政策衔接保障机制、建立政策衔接考核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提高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效率和有机衔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继续发挥好以消费治理相对贫困的作用,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后小康社会以消费治理相对贫困的现实意义及其实践成效入手,在重点分析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体验有待改进、长期可持续性有待观察等制约以消费治理相对贫困现实问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我国的贫困治理事业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脱贫攻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本文对贫困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推动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方法/过程 为了检验贫困治理成效,在借鉴投入产出思想以及梳理国家贫困治理工作成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投入-产出的贫困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指标赋权方法、无量纲化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4年度的指标数据,计算我国11个年份的贫困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得分。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综合评价得分排名结果和预想的投入产出结果差距很大。文章还认为,构建的基于投入—产出的贫困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贫困治理投入产出的边际效益,而不是贫困治理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索金融缓贫路径、明确金融缓贫路径差异对总结扶贫经验、提高金融扶贫效率、推动金融扶贫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各县为样本,采取多维指标测度金融发展及贫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金融发展与县域减贫的关系,同时研究了贫困县与非贫困县金融缓贫路径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县域金融发展不仅可以直接缓解贫困,还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间接缓解贫困;县域金融发展的贫困缓解效应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存在差异,其直接缓贫效应在非贫困县作用更强,在贫困县金融缓贫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贡献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7.
金融扶贫对于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增加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金融扶贫要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同为新兴市场大国,印度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印度小额贷款的发展、印度银行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信息科技的角色三个方面,总结了印度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征。本文认为,由于缺少定制化服务,印度小额贷款并没有很好的满足普惠金融发展需求;印度银行业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拉大了城乡居民享受银行服务的差距;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有助于印度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扶贫举措以提高贫困户的满意度。文章基于西藏深度贫困地区1091份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西藏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精准识别、产业帮扶、驻村帮扶、易地搬迁的满意度水平有差异,但都对精准扶贫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驻村帮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精准识别;同时,精准识别、产业帮扶、驻村帮扶、易地搬迁相互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期间,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加强驻村干部的选派,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加强对易返贫人口的识别监测以防止返贫;妥善解决易地搬迁户的生产就业问题;加强产业帮扶针对性,努力提高产业帮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