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及其动态演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Kernel密度估计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2001—201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动态演进。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波动式上升态势,地区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变化轨迹差异显著,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由2001年东部效率高,中部、西部地区效率低的特征演变为"吉林—内蒙古—青海—西藏"和"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的两个高水平值带状分布;(3)中国城市土地效率在研究期内呈两级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极化程度先减弱后加剧,集聚类型呈高值集聚、低值集聚交替;(4)三大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核密度函数在形状、位置和峰度的变化轨迹均差异显著,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演进路径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发展、社会包容、民生福利和绿色可持续四个维度,对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状况展开深入评价,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从分布特征看,市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变动趋势看,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以2013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趋势;从空间相关性看,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空间集聚程度总体不断增强,水平较高地区与较低地区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且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空间分布格局;从驱动因素看,2013年前民生福利和绿色可持续领域的竞相上升促进市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由集聚走向平衡,随后经济发展和社会包容的空间集聚性的大幅提升打破了市域包容性绿色增长趋于平衡的发展趋势;从收敛态势看,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落后城市对领先城市的追赶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演化特征与旅游业空间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东北地区2002、2007、2013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多样化指数、等级结构金字塔、品质度、最邻近点指数、点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等数理与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的时空演化状况,研究发现:1从数理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度缓慢提升,同时省际差异较为显著;旅游资源等级体系呈"中间等级数量丰富,低、高端景区缺乏"的纺锤形结构,且伴随旅游景区数量及属性结构比例变化,纺锤形结构呈现"结构破缺—平衡稳定—重心偏离"的演变特征;旅游资源品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率省际分异明显。2从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凝聚型特征,景区省际空间分布演变对东北全局没有必然影响;2002年以来旅游资源集聚热点不断增多,景区分布盲区不断消亡,集聚格局由单核空间扩张向跨行政区重组联动发展;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指数呈下降趋势,景区空间集聚态势逐步弱化,扩散化倾向不断加强。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轴带、旅游产业圈层、旅游产业组团三种模式出发,提出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空间的重构构想。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引入空间分析工具与模型,研究2009—2016年江苏省创新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江苏省城市创新格局刻有明显的经济地带性差异的烙印,呈"北—中—南"逐渐增强的态势。(2)创新能力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分布具有强经济依赖性,主要分布于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城市,而创新能力中低水平以上的城市呈集聚分布态势。(3)Moran's I值表明,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效应明显,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江苏省以低—低集聚区为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长江南部对周围城市的创新带动效应并不明显,辐射作用有限。(4)经济水平、国际贸易水平、高等教育水平、金融水平、信息传播水平五个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地区再振兴”背景下,研究现实与虚拟流视角下的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特征对于认识和重塑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经济、普列、高铁、信息等联系强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探讨东北地区城际多维要素流强度和城市空间网络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具备空间网络化发展规模,形成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为核心,吉林、鞍山、齐齐哈尔为副核心,哈尔滨—大连一轴,辽宁省子群、吉林省子群、黑龙江省西部子群、黑龙江省东部子群、赤峰—通辽、乌兰浩特—白城、伊春—黑河等关系对的“四核、三副、一轴、七群”空间结构。(2)多维要素流影响下的辽中南城市群一体化态势比哈长城市群强烈,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的流量最强,哈尔滨省内联系对象为齐齐哈尔、大庆,长春省内联系对象为吉林,沈阳省内联系对象为大连、本溪、丹东,大连省内联系对象为沈阳、丹东、营口。(3)东北地区“T”型轴带有向哈(尔滨)大(连)单轴发展的趋势,综合流呈沿哈大轴带向东西两侧衰减的“核心—边缘”格局。其中经济流呈辽宁省向吉林省,继而向黑龙江省与蒙东区由南至北的衰减格局;普列流呈以哈大与滨洲铁路为轴带,并向两侧弱化的空间格局;高铁流...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餐饮店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璇  崔海山  刘志根 《经济地理》2019,39(3):143-151
以2014、2017年广州市区餐饮POI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餐饮店的时空变化及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14—2017年广州市区餐饮店总体呈现由"双核"向"多核"转变的空间分布模式,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②2014—2017年各类餐饮店在不同区域的集聚程度不同,空间差异性特征表现明显:粤菜馆占主导地位,高密度集聚区增多,川、湘菜馆的发展变化较小,快餐厅和外国餐厅的集聚范围不断扩大,东北菜馆的集聚区减少。③交通站点、居民区、写字楼、工业园、地价与餐饮店的相关性显著,且影响程度不同:餐饮店与交通站点、写字楼、居民区的相关性较强,与工业园的相关性较弱,且在中高等级地价区集聚较多。因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餐饮业区位选址及发展规划需综合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新海  柯楠  匡兵  韩璟 《经济地理》2019,39(4):192-198
以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2000—2016年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0年的0.66%增长到2016年的1.36%,且城市间差距逐渐加剧。②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并呈现由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化的演变特征;其空间集聚形态可分为"高—高"集聚型、"高—低"极化型、"低—高"塌陷型、"低—低"均质型4种类型,不同类型城市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③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冷热点区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大致呈现出"东热西冷"的空间分布状态。④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受到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1、2005、2009、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服务业发展数据,基于改进的空间引力模型,构建服务业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服务业空间联系量、接受辐射水平、服务业发展潜力等指标,综合考察广东省市级服务业集聚水平、服务业质量、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通过比对发现,广东省市级服务业发展潜力、城市流强度与空间联系强弱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且空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对地区服务业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随着空间联系的逐步增强,广东省服务业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由期初的"行政—特区"双核结构逐步演化为"多核"并最终过渡到复杂的网络结构。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水平、服务业空间联系与城镇化水平在区域分布上实现完美的空间拟合,都主要集中分布于珠三角城市区域。这表明服务业集聚水平与服务业空间联系程度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以及服务业空间联系的加深有助于加速推动区域间人口、信息、资本等资源要素的流通,主导并推动地区城镇化进程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时代,“流空间”成为配置资源的底层逻辑,各种功能要素的空间流动不断冲击与重塑城市间的联系,成为一体化空间网络的新机制和新动力。文章以西北地区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结合现实与虚拟视角分析多维要素流影响下的城市关联特征,运用赋值法构建综合折叠网络并划分城市等级,刻画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网络化特征明显,形成“一轴三区多中心”的网络格局,并在行政区约束和城市群引领下,初步形成6个凝聚子群。(2)受地理距离与行政边界影响,省区内联系强度大于省际,近域拓展大于远域扩张,大城市首先为本省带来发展红利,规模越大的城市跨省区正向溢出越强。(3)整体网络呈“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城市又呈“一二三四”布局,边缘区则呈“散点状”分布。经济流和交通流总量服从帕累托分布。经济流核心城市“以强带弱”与“强强联合”共存,在空间上形成组团结构;交通流联系轴线等级明显。普列流陇海—兰新沿线城市表现出“点—轴”式空间格局,快列流“强强联合”多而“抱团取暖”不足,“马太效应”显著;公路流则呈现出明显的“向心集聚”态势;信息流具有广覆盖性和强渗透性,表现出...  相似文献   

10.
李王鸣  江勇 《经济地理》2012,32(2):59-65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的空间表现形式,城市流要素空间流动强度和方向综合反映了城市功能联系特征,研究台州行政、经济、社会以及其他联系的强度和方向,运用集中度指数、首位度以及前三位联系方向分析方法,明确台州市域内部空间功能联系特征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对外联系表现出长三角密切联系区域;判断空间发展处在向心集聚阶段,预测台州空间结构未来可能形成网络化联系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时空维度分析了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稳步推进期(2001—2006年)、加快发展期(2007—2010年)、快速增长期(2011—2016年)三个阶段;景区类型不断丰富,但不同类型之间发展差异较大。(2)从空间维度看,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分布平均中心先自南向北迁移,后自北向南略有回归;市际尺度上呈集中分布的态势,但集中程度逐渐下降;空间关联上,景区分布整体上呈现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显著的区域包括H-H型、H-L型、L-H型三种类型,局部空间格局变化较大。(3)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时空演变主要受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1—2010年中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量分析、不均衡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从地市级尺度对2001—2010年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均衡过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①我国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变化过程存在较强的规律性,主要呈沿海、沿江等主要空间发展轴及中西部核心节点城市集聚分布态势;②该时期东部地区人口集聚态势明显,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人口比重多数呈减少趋势,而中西部地区GDP比重在这一时期有所上升,恰恰与其人口比重增减趋势相反,从而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口和经济要素集聚的势能差缩小,使得我国区域人口和经济总体上向空间相均衡方向演进;③我国"东强西弱"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东西区域差距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为实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得出以下结论:2001—2011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虽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浙东北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浙西南各县域经济差异逐年减小,而这两个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逐年增大;浙江省县域经济水平呈现空间集聚态势,"杭—绍—甬"城市带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也呈现集聚态势,浙东北地区,尤其是杭州市辖区与绍兴县,始终是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而浙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还从经济发展基础、区位、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浙江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主要海港城市2001、2008和2016年的港口后勤企业点位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对港口后勤企业空间演变过程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圈层分析和热点分析,以揭示港口后勤企业空间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浙江省港口后勤企业空间分布总体呈"大集聚、小分散"格局;(2)港口后勤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存在显著的海向集聚性和交通依赖性;(3)不同城市由于各自发展的差异性,其港口后勤企业的空间演变趋势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金融空间联系特征,进一步引入金融势能指标建立金融势能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空间计量技术探讨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金融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从简单的一体化"线型"空间网络结构发育成复杂的区域化"三角型"、"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金融势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势能空间集聚现象变化显著,进一步向苏南演化,呈现出区域集聚态势;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效应促进本县域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空间溢出促进其他县域和全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五普"和"六普"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按照国际上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阈值标准筛选城市样本,采用统计分布检验、空间基尼系数、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区域和省域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分布模式、空间分布特征和结构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但并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和齐普夫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城市规模差距过小;受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城市规模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增长趋势差异明显。(2)2010年,仅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服从帕累托分布,其他区域城市规模既不服从帕累托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四大板块内部城市规模差距均过小,且并不存在梯度或反梯度分异规律;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首位城市规模相对优势不突出;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差距在缩小,而其他区域城市规模差距则在扩大。(3)绝大部分省份内部城市规模发展过于均衡,但也有部分省份城市体系"一城独大"特征明显;省域城市规模差距的地域差异显著,但未表现出梯度或反梯度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996—2016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测度中国生猪养殖业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进一步运用Moran′s I指数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对生猪养殖业的地理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呈弱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时空分布呈"集—散—集"的变化特征。其中,1996—2005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空间上呈现稳中有升的集聚态势,2005—2013年,集聚态势逐渐减弱,2013—2016年,集聚现象呈现回升趋稳态势。Moran′s I指数表明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对周边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省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受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等多种要素综合影响,其中,地理因素、土地资源、城镇化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各省区发展生猪养殖业应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生猪养殖水平较高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海江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14,(5):83-90,104
依据全国286个地级中心城市间完整的交互式"城市—车次—城市"铁路客运数据,采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全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的空间集聚、任意两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联系、细分车次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多角度解析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精确而清晰地刻画中心城市之间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集聚、网络结构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国铁路客运联系分布格局呈现向东倾斜的"开"字型结构,即由京沪—沪深线、京广—京哈线"两纵"与陇海—兰新线、沪昆线"两横"相互交汇而成全国铁路客运的骨架。全国铁路客运联系有三个核心集聚区,即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共同构成全国性铁路客运联系中心。当空间联系距离大于200km后,铁路客运联系呈现出较规则的三次曲线型距离衰减规律。全国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客运联系近1/2是在空间联系距离500km的范围内实现的,动车组和高铁联系则有2/3比例在此空间距离内完成。随着空间联系距离的逐渐增加,全国铁路客运联系依次表现为城市群或经济区内、省域内、相邻省区、区域乃至大区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联系。研究显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之间直接的铁路客运联系相对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来说较弱,是交通运输布局方面的一个缺失。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截取1984、1995、2006和2016年等4个时间节点,按照点(城市潜能)—线(经济联系轴线)—网络(经济联系网络)的分析框架,借助城市潜能模型、经济辐射场强模型、变异系数模型和线性加权平均方向模型等测算城市经济联系的强度、差异、形态、层级和方向,刻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联系时空格局的演化历程:①我国城市潜能在"递进演化"的同时,其地域分异特征愈加明显且差距不断扩大,高潜能城市始终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城市潜能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顽健性"。②城市经济联系主轴线的"跨省"特征日益凸显,且从1995年开始逐渐突破省域界线,呈现出以重点城市为中心的"簇状"延伸形态,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垂直关联体系。③我国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加大,复杂性逐渐增强,且经济联系日益突破距离限制,跨省经济联系规模和联系网络密集度日益增大;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在2006年开始由省域经济逐渐向城市群经济转变,2016年城市群经济特征愈加明显。④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具有明显的"向心性"特征,在空间上以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为核心呈"汇聚"态势,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未来,应有序引导和调整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层级、方向,优化完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筑梯次良好、互通密切的城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铁客运流数据,综合运用GIS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格局、整体与局部联系以及节点属性进行了初步揭示。结果表明:(1)城市联系依托高铁轴带形成了"四纵四横"八条客流带以及多尺度城市网络,但受区位条件影响呈现出东中西地带性递减特征;(2)整体联系中,全国网络密度较低且具有一定核心边缘结构,连接性与集聚性指标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反映出不同的地域关联模式;(3)局部联系中,网络大致形成了以临近城市为主的八大子群且与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耦合性;(4)个体网络中,节点度大致服从幂律分布且除了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有较强相关性外,城市行政等级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