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然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相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会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然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构建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952~2012年城市化、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虽然相对较小,但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且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效应先为正后为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政策的改变而作用原理不同。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内生增长和生育选择视角分析城市化、生育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实证模型检验相关推论。研究发现:(1)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生育率会阻碍收入增长;农村生育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生育政策提高了生育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显著性。(2)城乡生育率差距越大,生育率差距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越小;城乡人均人力资本差距越大,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3.
以2005—2018年省级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税收竞争能够通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正向影响;空间效应的分析发现,邻近省市税收竞争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缩小本地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时期的回归结果显示,2012年"营改增"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税收竞争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我国应因地制宜引导产业结构升级、规制地方政府的不良税收竞争行为、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地方税收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1985—1994年、1995—2003年、2004—2011年三个阶段,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985—2011年的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2004—2011年的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效果更为明显;1985—2011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对外开放、通货膨胀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2004—2011年仅城市化的系数显著为正。因此,近年来我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应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探讨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与机制逻辑,有助于丰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启示。理论上,数字化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活动及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上,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230个市级区域数字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呈现先“扬”后“抑”的非线性特征,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创新创业活动和产业结构转型在数字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起到了“连接”二者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地,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显示,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弥合作用还存在“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递增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等贡献了新的证据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托达罗模型为框架,在"双二元"假设下,构造了劳动力迁移的数理模型,深刻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化进程以单纯的人口迁移和农民工进城的方式展开,表现为粗放式的城市化。只有提高现代工业部门生产效率,同时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农村,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加快集约式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型与城乡收入差距——以广西1980~2009年数据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广西1980~2009年数据,研究了经济转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化、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程度的减弱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经济开放则显著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有显著影响,而财政、金融对农村资源的投入等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应重点推进经济转型,特别是推进非国有化和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收入均等与经济增长可以成为地方政府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中央政府在推进城乡统筹时应尊重地方的自主实践。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2~2013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其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LM),分析以外商投资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多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本地及邻接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贡献随经济发展不断递减;人力资本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等变量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受地理、经济空间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全国和东部地区呈现出示范效应,中西部地区呈现出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或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率关系的两个倒“U”形假说为前提,在三者之间的面板协整方程中同时引入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率的一次项和二次项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变量进行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始终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恶化作用随着时间递增.城市化程度的偏效应由样本期初的有正有负到期末全部为负,表明城市化程度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表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只能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以保证新增劳动力就业的前提下,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用城市化对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抵消经济增长对它的加剧效应,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及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集聚空间外部性、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城市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空间外部性,利用均衡模型推导出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程,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与内在机理,认为伴随城市产业集聚规模效益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呈现倒U型的阶段性特征。随后基于模型方程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等因素通过影响本省区城乡差距,进一步将作用传递和迭加到相邻省区城乡差距之上;(2)城市产业集聚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极化效应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城市产业集聚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考察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外商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持续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与产业结构水平高级化都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进一步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并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可以从事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等相对高收入的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技术进步成为收入差距形成的又一影响因素.利用1995~2005年分省数据进行的面板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在1995年以后的技术进步向城镇低人力资本倾斜,对收入差距缩小有明显作用;农村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不相匹配,造成农村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在发展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城乡收入差距分解为四项结构性收入差距,即工资性收入差距、经营性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各项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总收入差距有不同贡献和作用。研究表明: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城乡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是通过作用于不同结构性收入差距实现的。财政科教文卫支出主要通过拉大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从而对城乡总收入差距产生扩大作用;财政支持农业支出主要作用于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从而缩小城乡总收入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均表现为扩大效应,但统计上不显著;财政公共安全支出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然而这种影响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空间分异及"极化"现象,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收入差距等三个维度考察其内在实现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仍以中、低人力资本为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空间集聚明显;(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出现高、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上升,而中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不断减小的极化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水平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方向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只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相反,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会促进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我国2003—2017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对周边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因此,应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并促进区域合作和交流;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各地区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加快贵州产业结构调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两次历史性变化,中国的产业布局高度集中于东部,这与全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相矛盾,也与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矛盾。应实施“有重点协调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加快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还应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民工就业补贴和就业培训,实行土地制度钭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