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佐林 《中国广告》2001,(12):22-25
品牌是生命系统.品牌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独特个性.常常显露出像人一样的生命光彩.奥格威认为.每一个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品牌都会具有人的个性和特征.有其自身的形象和内涵——特殊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针对品牌内涵的挖掘.20世纪50年代.美国 Grey 广告公司提出了"品牌性格哲学".日本小林太三郎教授提出了"企业性格论".从而形成了广告创意策略中的另一种后起的、充满生命力的新策略流派——品牌个性论(brand personality)。该策略理论在回答广告"说什么"的问题时,认为广告不只是"说利益"、"说形象",而更要"说个性"。由品牌个性来促进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品牌个性吸引特定人群。在广州的一个精品楼盘——中海名都的推广中,蓝色创意充分塑造和发挥了其品牌个性的独特魅力,从而创造出品牌的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品牌的内涵随市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演变.在品牌内涵演变过程中,品牌印象论和品牌认知与体验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前者使企业关注的焦点由产品本身转向了品牌印象和个性,后者实现了品牌资产权益由生产者主权向消费者主权的转移,堪称品牌内涵演变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其它理论对品牌内涵的解读还包括:品牌契约论、品牌系统论和动态信息载体论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正确认识品牌生命的发展历程对于品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国内外对品牌生命历程的探讨仍然处于争论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确认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生命发展历程的观点分为品牌生命有限论和无限论两个方向,并且这两种观点均存在不足。同时,本文认为品牌可以没有生命结束期,并通过对茅台和IBM两个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品牌生命不会结束的原由。  相似文献   

4.
前言:近日,中国家具业出现了少有的争鸣之声,沉寂的中国家具业一下沸腾起来。此次争鸣主要围绕"中国家具有无品牌"而展开,以《中国家具无品牌》、《中国家具无品牌吗?》、《再论中国家具无品牌》、《言过其实,中国家具无品牌论三大漏洞》、《争鸣:中国家具有没有品牌》、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品牌管理角度认识我国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品牌管理学涉及品牌资产创建、设计和评估等方面的市场营销的设计和执行,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本文详细地论述了美国著名品牌管理专家凯勒教授的战略品牌管理思想、品牌管理构成要素和品牌管理目标。据此为我国今后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本土人际关系理论对中国消费者-品牌关系进行了理论建构,认为存在四种基本的品牌关系类型"家人关系"、"好朋友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熟人关系",可以揭示并描述品牌关系的差异。作者通过两个研究验证了理论建构的合理性:研究1初步显示本土人际关系隐喻适用于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关系评价的情境;研究2进一步验证了品牌关系类型与品牌关系质量具有良好的同时效度。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白色家电(以下简称白电)品牌在国内市场地位的稳固,具备实力的企业自然把其品牌的国际化提上日程,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更使白电品牌规模化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必然。在主流品牌理论看来,品牌国际化即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国际主流市场建立品牌资产的过程",而"国际主流市场"基本上是指欧盟、美国及日本这三大市场。欧盟是中国目前最大贸易伙伴,其领头羊德国作为欧盟传统家电大国,自然成为国际白电品牌竞争的主流市场。中国白电品牌进入德国市  相似文献   

8.
发挥品牌引领,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品牌建设已取得三个方面重要成果。一是品牌评价取得国际突破。2013年我国联合美国、德国创新了"品牌价值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美国的“品牌接触点”理论,提出了品牌是由“虚实”两个层面构成的传播体系的界说,通过剖析大众以往对品牌传播的片面理解和分析企业品牌构建的要素,进一步深入讨论了品牌传播策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品牌作为一个生命体 ,它具有多基元复合体、基元间广泛互动、次序和层次、有机整体优于部分机械之和及开放性与适应性五个生命复杂性特征。以此为基础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品牌生理生态学及品牌生命复杂性 ,对于品牌生理学研究的影响等进行大量地研究和论述 ,以期使理论研究能在经济领域的实践中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宝臻  林凤 《商场现代化》2007,(27):100-10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品牌似乎陷入了"品牌流星"的怪圈。本文通过对品牌内涵的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指出企业强势品牌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战略性资源,从而将品牌纳入资源基础论的分析框架,在资源基础论的指导下,本文对如何通过构建强势品牌隔绝竞争对手来谋求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做出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祥西 《品牌》2006,(2):83-86
最近关于品牌的讨论十分激烈,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文章数量,都是近年来罕见的。一些著名营销专家和经济学家的参与,为这一品牌讨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这一“品牌论战”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纵观讨论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即品牌崇拜论和品牌无用论。  相似文献   

13.
在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分析品牌生态对品牌发展的影响成为品牌理论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基于互联网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对门户网站的品牌进行了调查分析,将搜狐网作为研究的案例,通过运用品牌生态学理论,即定量研究,模型理论分析了"搜狐"作为互联网品牌的现状以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迟英庆  吴强  詹强南 《华商》2008,(16):88-89
本文首先通过品牌建设理论的现状分析,指出传统品牌建设流程即按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分步打造的品牌建设过程,在现代"媒体分流"与"微利竞争"时代中的不足。并运用流程再造理论,通过对"动感地带"、"UP新势力"和"可口可乐"品牌建设过程的解构和现状分析,找出品牌建设过程的关键环节和优秀品牌的成功举措以及劣势品牌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品牌建设流程再造模型,并为建设强势品牌提出了的各种建议与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商标、符号,也是思想,品牌是认知优势、选择成本,也是情感价值,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核心部分。自19世纪以来,品牌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尤其是品牌经理制出现之后,品牌专门作为一个学科固定下来,让品牌理论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值4月世界读书日之际,《中国名牌》特邀品牌专家梳理品牌理论经典书籍,品读品牌经典佳作,重新认知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否有生命周期,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品牌有生命周期,如同人的生命.本文系统回顾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打破了传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品牌是没有生命周期的;在此基础上探讨品牌的生命周期曲线;文章最后简要讨论了品牌不同生命周期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宋铮 《成功营销》2008,(4):86-86
新消费时代的变迁给营销带来了哪些变革?中国的新媒体变革有哪些机遇可以利用?欧美的发达国家经验对于中国品牌有哪些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位被称为品牌资产“鼻祖”的知名美国品牌专家的采访,也许可以给你打开通往新时代品牌建设道路上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运用扎根理论,对"苹果"品牌的虚拟品牌社群——"威锋网"上的帖子进行收集和整理,构建了品牌认同与虚拟品牌社群关系影响模型。结果显示:良好的品牌认同有助于虚拟品牌社群成员提供其社群认同,而较高的社群认同也能有助于提高社群成员对该品牌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曾控制国内饮料市场的"8大品牌"有7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收编"后,无一例外地在市场上消失,品牌危机正在蔓延……2004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联合公布的当年"世界百强品牌价值排名"中,美国58家公司进入排行榜,而中国公司已连续6年无一入选。据有关专家解释,《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对入选"世界百强品牌"有3点基本要求:品牌价值必须超过10亿美元;至少有1/3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有公开的营销和财务数据。《商业周刊》关于品牌  相似文献   

20.
浅论无形资产与品牌资产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海英  张英 《江苏商论》2004,(10):83-84
本文在现有对品牌和品牌资产的认识上,对品牌发展阶段、品牌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区别重新认识和界定,提出品牌发展的五段论,对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