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民法是市场经济的"母法",是为市场经济最核心的"产权"范畴提供规范的基础性法律.现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制订工作,正在密锣紧鼓地加速进行.为了借鉴历史上的立法经验,给我国制订"民法典"奠定国情民俗基础资料的可靠依据,这篇文章介绍了<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的原委,建议我国应尽快组识开展民事习惯调查工作.作者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徐磊 《特区经济》2008,(2):250-251
民事诉讼主体范围与民事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于民事诉讼上有当事人能力者,未必为民事主体、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割断了本为同源的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致使两主体制度失衡,而使其他机构,如企业分支机构的诉讼地位处于窘境。为使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与裁判拘束力所及范围形成三位一体的状态,可以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将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等其他组织确定为第三类主体,而使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在主体制度上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正在进行,这次编纂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表现在体系化方面,更重要的是立法理念的转变,实现了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民法典的编纂改变了整个法律的品性,使法律从管理型向自治型、回应性的法律转变,从而为中国实现法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国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其开创了近代民法历史,为资本主义社会开辟了道路。《德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国家编纂的规模最大,对现代资产阶级民事立法影响最广泛的一部民法典。两国民法典虽然同属大陆法系,但在历史背景、民法原则、编纂体例及技术风格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上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傅小栗 《魅力中国》2011,(20):170-170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的最终完善,向最终完整民法典的目标进一步迈进,标志着中国法制化的新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该法的诞生标志着在民事侵权专门法的最终诞生,有利于更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距《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已有一年时间,笔者就侵权法的现实意义和实施一年中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解析,重点阐述了其实施运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智慧的活水源头。民国初年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大理院的一则案件,表明了大理院对于地方习惯的态度,指出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过程中,国家正式法律与地方习惯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希望通过实证性考察,对民初民事习惯纳入如何国家正式法律做一简单描述,以对现今我国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的再一次编纂说明了民法与民事诉讼是一体且不可分割的,不仅涉及实体内容还涉及民事诉讼法,其中还要重点把握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分离的现状。在协同构建民法典和民事诉讼的基础上,编纂更加科学严谨、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民法典。  相似文献   

8.
藏族民事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法治的主要渊源之一。构建由价值、技术和功能组成的甄别网格,对藏族民事习惯进行删选,建立"善良民事习惯"体系,是藏族民事习惯法治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动民族公平正义的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方立法中民事习惯的认同和适用,提高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能力和方法,实现藏族民事习惯的法治化和藏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9.
商事代理制度与民事代理制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商事委托和民事委托中,而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并未重视其中的差异,在法律适用上也是参照民事委托。本文以委托合同中委托人与受托人~①之间的任意解除权为契机,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阐释在商事代理制度下,对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任意解除权进行限制的正当性,以及引入代理人延后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艾围利 《宁波经济》2009,(9):32-35,39
事实上,在存在民事习惯的场合,民事主体通常会按照民事习惯的内容作为或不作为,不会考虑民事法律规范的存在或者根本不知道民事法律规范是否存在。民事习惯在进入司法领域的过程中,首先是被当作“证明对象”来看待,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主张存在此项民事习惯的当事人依法提供证据;同时法院依职权对该主张以及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1.
谢林刚 《理论观察》2006,(4):111-112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民事立法中确认胎儿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我国否认胎儿民事权利享有的现状已经不能充分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确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同时明确胎儿的民事权利范围,从而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检察建议》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同时,它也存在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导致适用上的混乱。因此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确认民事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从而使民事检察建议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权威性,排除商量解决的可能,能够引起人民法院的重视,达到监督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制定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我们的民法典应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体现21世纪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这意味着我国将开启一个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在现代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的地位仅次于宪法。颁行一部面向21世纪的科学的民法典,是实行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严乐  吴虹 《魅力中国》2011,(5):132-132
98年中法委提出于2010年完成中国民法典编纂,然而12年后的今天已经接近2010年尾声,民法典的编纂仍为有所成就。民法典的编纂是大陆法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是否能够在现阶段完成编纂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符潜知 《魅力中国》2011,(5):185-185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0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将于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新法明确了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为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本文着重从涉外产品责任内涵出发,结合当前最热的“产品召回”案例来评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5条关于涉外产品责任法律冲突规定的出台对我国当前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缺陷弥补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昀煊 《科学决策》2021,(6):157-15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出台以前,侵权责任法是解决民事侵权纠纷的重要依据,是我国民事领域最重要的法律规范之一.早在2002年侵权责任法的制定已被提上日程,但早期我国法理研究相对落后,法律大多采用借鉴和移植的思路完成建制.而我国国情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事业均需要我们在探索中进行尝试、在尝试中进行完善,侵权责任法自2002年人大二次会议提出议案,经过连续七年的筹备、调查、起草、表决,最终在2009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有效保护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理清了侵权行为中的责任归咎,有效降低了民事行为领域侵权纠纷的发生率,其在我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商品住宅的物业管理中,实行业主自治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新兴物业管理制度下应运而生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所发挥的自治作用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界争论最大的是: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业主对公共物业自治管理的团体性问题。笔者不赞成一些学者关于引入"业主团体"概念的观点,并建议:第一,确立业主大会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以其名义对外进行民事活动;第二,在现有业主自治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业主监督委员会;第三,进一步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建立对业主委员会履行职权的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严樱 《北方经济》2007,(8):81-82
2000年8月上旬,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决定,取消原来的经济审判庭,改经济审判庭为民事审判庭.这一改革使很多人,包括少数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地位产生了怀疑.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不同于行政法、民商法,社会法;经济法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不能被其他的法律部门所取代;同时,经济法又仅仅是一个法的部门,也不能取代别的部门法;经济法不够完善,需要在和别的部门法的协调中完善自我,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严樱 《北方经济》2007,(4):81-82
2000年8月上旬,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决定,取消原来的经济审判庭,改经济审判庭为民事审判庭。这一改革使很多人,包括少数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地位产生了怀疑。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不同于行政法、民商法、社会法;经济法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不能被其他的法律部门所取代;同时,经济法又仅仅是一个法的部门,也不能取代别的部门法;经济法不够完善,需要在和别的部门法的协调中完善自我,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学术界对担保物权立法体例问题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认为,在立法体例问题上,应采民商合一制来规定担保物权制度,即应将普通担保物权整合规定于《民法典》中,而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的和特殊的担保形式,以民事特别法的方式作出规定。这既符合当代民商法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的立法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