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中国股市多舛的命运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弊端,而这种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2.
刘钊 《中国金融》2005,(4):56-57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股市一直低迷。大家本来对2005年有一个憧憬,希望能看到一个开门红,但它却给了投资者当头一棒——在200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创下了5年多来的新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股市的持续低迷,中国股市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呢?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九届(200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专家们纷纷就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梅君 《中国金融》2004,(22):17-18
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办法终于出台了。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将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格局,给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实施一年了。这一年中,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没能遏制住股市下跌的势头,股票指数创下5年来的新低。肩负重要使命的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大。这种困境使中国股市的功能发挥受到严重影响。首先,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呈反向反映。近五年来,我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的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筹集资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自2001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在暴跌和阴沉的下跌中走过了4个年头的低迷之路。股市的长期阴跌使投资们的信心受到伤害,股市的融资功能严重受挫。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而资本市场的稳定则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全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2006年,资本市场迎来春天,人气的暴涨与股指的持续走牛交相辉映;2007年,股市步入“牛途”,大盘连创新高2008年,股市几经磨难,股指持续下跌后寻找新的支点。3年的时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最不寻常的浪潮,而制造这波浪潮的,便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最具有意义的一次创新——股权分置改革。它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划时代革命,它标志着中国股市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曹凤岐 《投资北京》2008,(11):35-3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股市风雨18年,暴涨暴跌18年走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股市有16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到过32万亿。但到今天.中国股市连IPO都无法进行,再融资也近乎枯竭。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就回归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有根本性的制度缺陷.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投资者很难在股市赚到钱。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缺少效率,正处于艰难的调整过程之中,其主要障碍是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弊端。应从结构调整入手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并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转变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由国企圈钱和脱困转为优化资源配置型,由重点保护上市公司转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二是增加市场层次,完善市场功能;三是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四是用5—10年时间解决国有股全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9.
井华  周程 《国际融资》2003,(7):12-15
当股市低迷时,他以“暴雨过后是晴天”激励股民;当牛市冲天时,他以谨慎的乐观提醒投资者。我们经常听到他对股市的精辟分析,我们至今都仍然记得他在2000年时对股市的准确预测。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股民都熟悉他的名字——萧灼基,大家都尊称他为萧股市。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从理论经济学转向研究资本市场的专家。他虽贴近市场,以研究资本市场的实际问题见长,但从不评论个股。他虽从事教学数十年,但不认为自己是纯理论家。从资本市场高层管理者到普通股民,都对他的评述十分关注,津津乐道。年近七旬的萧教授,思维敏捷,神采依旧。今天我们就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企业海外上市等问题,与他谈股论金  相似文献   

10.
贾肖明  丁侃 《深交所》2007,(2):18-20
资本市场发展同经济地位不相称.“标兵”面临变“追兵”危险 2006年,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迈向辉煌的一年。恢复新股上市,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收官迈入全流通时代,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蓝筹航母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证指数全年大涨130%,让股民和基民充分感受了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