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使社会保障中的统计口径调整和多部门管理的约束得到克服,本文主要对社会保障以及财产分权等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回归检验,对这些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政府间的社会保障责任进行了合理的界定,并提出了一些权衡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等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卫  钟飞 《西部财会》2013,(11):4-7
利用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地区生产总值为样本组成面板数据,并将其按地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通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并且根据滞后期的不同,该差异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都表明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城镇化率的提高能通过投资、消费等多种途径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本文则探讨了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湖北省80个县市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模型,并采用系统GMM和差分GMM的估计方法对动态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结论显示,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即城镇化率的提高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福利紧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各地方财政分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研究发现,税收分权程度基本呈下降趋势,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权程度明显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支出分权则呈分化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权程度逐渐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权程度却逐渐降低。地区间财政分权的这种差异可能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GDP如何才能快速增长是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在积极探讨,渴望钻研出其中增长的秘密源泉,找到更好更快地促进GDP稳定持续增长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虽然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GDP增长方式不同,但是GDP的增长过程中蕴含着一条线索,有规律可循。若能找到这样一条恰当的增长之路,将会使GDP增长最优化。采样15年间41个国家的数据资料,深入分析支出法下GDP的主要构成,详细地阐述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试图探讨出GDP构成比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各地方财政分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研究发现,税收分权程度基本呈下降趋势,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权程度明显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支出分权则呈分化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权程度逐渐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权程度却逐渐降低。地区间财政分权的这种差异可能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1987-2006年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海南省科教文卫支出和其他支出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正的相关性,而行政管理费用与经济发展存在负的相关性,海南省的财政支出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有必要适当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文卫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倾斜程度并适当缩减行政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0.
既有研究认为科技活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文章借助VAR模型,对198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拨款增加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联关系,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往年经济增长速度对当前年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强烈影响,表明了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一定的刚性。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研发活动的持续性,导致了财政科技拨款的持续性,从而在实证中表现出往年财政拨款增加速度对当前年度财政拨款增加速度具有显著正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所以笔者详细的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最后提出财政分权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影响GDP收入分配比重大小.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财政责任大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政府财政责任在农村社保建设中的缺位.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有助于政府财政责任在农村社保建设中的回归。并通过经济增长方式对政府财政责任影响的国际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承担的财政责任必然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发现,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协整关系,各省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中东部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市有一定促进效应,而西部省市不显著.总体看,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不是特别明显,回归系数显著的省市,弹性系数也非常小,说明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促进就业的机制目前在我国并不通畅,意味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建议通过控制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经济变量,可以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工具,对河北省1991-2010年间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两者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院文章运用SVAR 模型对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长期以来就与地方财政收入及经济增长存在一种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财政科技投入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明显超过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就地方财政收入而言,经济增长与财政科技投入对其的影响在短期内带有某种程度的滞后性,有时候甚至会存在和长期关系相悖的情况,可以通过改善科技投入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缓解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量经济学和数据统计方法,以武汉市1988-2007年的进口贸易总额和武汉的GDP统计数据为指标分析进口贸易对武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广义差分回归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性的正相关,进口对武汉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武汉应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和优化进口贸易结构的策议.  相似文献   

17.
民生财政是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模式。从2011年开始,财政民生支出被纳入中国地方政府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范围。本文从量化的角度分析财政民生支出最优规模问题,主要以"巴罗法则"为依据,扩展了财政支出最优规模模型,对目前的财政民生支出最优规模进行估计,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中国财政民生支出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效应及规模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两部门外部性模型,研究中国国防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效应及规模效应,利用197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与学术界1960-2000年的研究结果做了对比。1978-2008期间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为负,外部性效应为正。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3,(4):48-53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利用包含企业家精神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将私营部门雇佣比率和自我雇佣比率分别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使用199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变量和制度变量后,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政府应为个人和企业的创业及其竞争提供更好的软硬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四大功能区入手,利用2001年~2009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会引起相应区域经济分别增长0.50%和0.57%;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则具有负面抑制作用,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会引起相应区域经济水平下降1%和0.20%。因此,为合理发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正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面性",实施差异性的区域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