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今天宏观经济学的状况有些古怪,就学术内部而言,宏观经济学似乎已魅力不在,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亦无人问津。研究生除了运用最新的统计方法处理一下手头的数据之外,似乎也不愿再把它作为毕业论文题目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新古典派同战后凯恩斯  相似文献   

3.
4.
5.
国际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的一门较新的学科,其主要发展体现在战后时期。经历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理论,今天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现为对以往理论的综合和发展。本文简要回顾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发展推动力,并对一个最新的代表性主体跨时最优模型进行分析,借此展望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7.
在关于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中,由于种种原因,宏观经济学一直没有被纳入研究视野尤其是均势理论,通常排斥宏观经济学。其实,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各种疑问,排除这部分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沃尔兹发明的理论。所以,均势理论和宏观经济学是紧密相连的,在均势理论中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扩展理论研究的覆盖范围,还可以加深研究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自欧洲金融危机后,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使欧洲经济陷入了低迷阶段。面对这些危机,欧洲宏观经济学中的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和以债养债等治理路径都有着现实中的困难。本文主要从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历史,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主权债务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反思宏观经济学理论困境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作者认为有助于理解科学及其应用的一些方法做了简单梳理。然后用这一分析框架来讨论近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文章认为,一些实际经济周期(RBC)学派经济学家所界定的数量化方法论站在了现代(狭义上)意义上的经济计量学的对立面。这和当前许多社会科学学者的一种倾向联系在一起,他们质疑统计严谨性的价值,越来越把他们所从事的学科研究重心放在寻找有说服力的观点而不是揭示客观真理。文章对宏观经济学的几条研究路径所作的简要描述表明,其并未遵循纯粹的RBC学派学者的方法论的研究路径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研究取得的进展至少和纯粹RBC学派学者取得的进展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外部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冲击的加剧为实验经济学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在快速拓展至宏观领域。实验宏观经济学是一门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或问题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获得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实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开展流程,继而探讨实验方法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应用优势。其次,本文梳理了实验宏观经济学在理性预期、劳动与就业、消费与储蓄、收入与分配、货币与金融、宏观经济政策等领域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进展。再次,本文分别从实验环境的真实性、宏观经济实验的可控性和外部有效性三个方面讨论实验宏观经济学存在的争议与不足。最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新一轮数字技术创新给实验宏观经济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实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现阶段,微观问题研究已经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各派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将其视作宏观经济学探索与研究的重点,甚至还有将微观分析法完全视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现象的方法.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具备三种观点,微观分析取代宏观分析观点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且其价值论的方式与观点存在一定的冲突与倒退,但这些做法实际上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因此,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中 ,一个一致不变的主题和中心是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争论 ,而凯恩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不确定性牢固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 ,不确定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需求三大心理规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当今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成为判定诸多宏观分支理论的分界 ,而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深化 ,也是未来宏观经济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 ,力图给人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魁奈以实现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研究目标,以发现支出的自然规律以及如何使支出符合自然规律作为研究任务,以社会总资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再生产总量为研究出发点,运用抽象分析、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影响农业支出进而影响农业再生产总量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支出和再生产总量关系,并将这些因素和关系统一于经济表中,建立了以国民收入为核心的早期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出现大量经典文献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在“新共识”中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和增长具有破坏性作用,而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利率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汇率渠道、货币渠道、窄的信贷渠道和宽的信贷渠道六个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以实现它的最终目标。“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政策主张上甚至“恢复”了货币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中性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产生于凯恩斯革命,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不仅历史较为短暂,其理论体系也仍在发展及完善之中,且在这一过程中,学派林立,纷争剧烈.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成了我国经济理论界热烈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冲突主线及内在逻辑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就其对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启示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