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科斯     
本文分别在对交易费用、组织费用和企业权威的考察认为,科斯关于组织费用与交易费用的比较而导致企业产生的逻辑是不存在的;分别在对市场扩张和企业规模的分析认为,企业与市场的规模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为依存的,但市场与企业的规模也不是相互决定的,它们又各自具有不同的依赖路径。同时,在对企业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分析认为,二者具有主从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
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理论是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企业兼并实践的不断发展,著名新制度学派人表人物科斯,威廉姆森以及其他经济学家分别运用这两个理论(尤其是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兼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交易费用兼并理论,该兼并理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交易过程与交易成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交易作为基本的经济活动,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交易成本定义的多样性。人们对交易成本理解的分歧,使得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构造经济理论时,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4.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对市场配置资源形式的替代。经济话动是在企业内完成,还是在企业外完成取决于哪一种形式进行经济括动的成本更低。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发展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于企业和市场这两种经济话动的协调机制.特别是纵向一体化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然而对交易成本理论也存在诸多批评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科斯,因其对产权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卓越贡献,无可置疑地成为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其理论成就,正在和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经济学人。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已年逾百岁的科斯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仍然十分关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并为一位中国知名科学家的"钱学森之问"留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科斯答案"。  相似文献   

6.
7.
仇怡 《经济前沿》2004,(5):43-45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思潮中发展最迅速的流派之一。它持挑战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地继承旧制度经济学传统,强调制度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这种社会思潮的起源、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分析总理的方法论特色,对理论与现实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科斯的遗产     
《商周刊》2013,(19):78-81
2013年9月2日。102岁的罗纳德·哈里·科斯与世长辞。这位经济学巨匠,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开山鼻祖,也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此时,距离他的首次中国之行仅差一个月。他原本计划在2013年1O月前来中国。完成多年夙愿。科斯终其一生从未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他的产权与交易理论却奇异地在这个大国产生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活跃在中国改革大舞台上的大批经济学家。手握科斯提供的理论工具。在迄今全世界最大的“金矿”里淘金——不仅投身经济学的学术研究,更是探索中国层次丰富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科斯的企业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大陆法系民法里有物权和债权,郑观等 (2016) 提出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民法要分为物权和债权? 他们论证: 因为交易往往有"时间落差", 会有践约履约的问题,因此,才发展出物权和债权的概念.本文由民法的物权和债权为起点, 先联结到时间落差/瞬间完成, 再联结到科斯定理,这是智识上的延伸和扩充.对于阐释零交易成本的世界,文献上有"单-主人"的观点.本文提出交易"瞬间完成"的概念,以阐释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由交易瞬间完成的角度,更容易体会真实世界里的某些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因科斯本人的含混表述和自相矛盾为后来演变成为企业契约论开了方便之门。企业契约论的共同特征是,从泛化是交易概念出发,用契约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企业组织还原为一组契约,因而把企业的性质说成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科斯之后,张五常、詹森和梅克林等将企业契约论推到极端境地,企业因彻底“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本身。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应从要素集结之后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这些活动与关系, 恰恰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黑匣子”里面所隐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焦知岳 《经济论坛》2003,(13):82-83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把对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的关注由微观延展到宏观领域,从分析的出发点、理论框架到政策建议,对新古典传统经济学进行了批评,对现实经济中许多长期以来模糊不清或见解分歧的问题提出了新阐释。这篇论文至今仍为新制度经济学、法学经济学研究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经典之作,甚至有人称它“对于本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科斯倡导经济学家从精雕细刻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投身到琐细但重要的实证研究工作中去。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广泛引证了从历史上到现代的大量涉及外部性问题的法律诉讼文件、成…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组织研究集中在企业内部,考察以官僚行政机构为特征的科层制组织的适用性及变革的方向。但自从新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作为考察单元,提出了将不完全契约和关系契约作为企业间交易活动协调的三边或双边治理机制的交易费用理论(TCT)后,组织研究跨越了单体企业的边界范围,研究视角也开始走向了管理学、  相似文献   

14.
李志宏 《时代经贸》2006,4(8):28-29
本论文通过对制造业交易成本的构成、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与表现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交易成本实施监控的办法,对制造业如何从管理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纵向一体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纵向一体化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纵向一体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可以说有关纵向一体化的理论汗牛充栋。但是,由于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复杂性,现在并没有一个关于一体化的统一的理论,将来也不会出现。影响最大的纵向一体化理论主要有两类: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对纵向一体化进行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  相似文献   

16.
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证网络治理不同于基于三重维度分析的混合治理,Williamson的三重维度应用于网络治理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资源是企业间形成依赖的基础,而任务的导向性决定着企业利用依赖性资源的时机与组织方式,且任务复杂性的程度将从战略、目标和形式上影响合作的进程。引入任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与交易频率构成四重维度,形成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17.
科斯认为从本质上讲,企业与市场一样,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之所以取代市场成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靠价格来运行的,它具有较高的成本,而企业可以节省这些成本。由此可以看出交易成本决定了组织形式的选择:市场还是企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易成本的核心企业供应链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上,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需要,企业自行投资或参股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形成一种所有权关系,对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活动和资源采取“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这样使得企业增加投资负担,承受长周期建设带来的风险,被迫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等等。其结果是分散了整个企业的资源和精力,无法经营很好的核心业务,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横向一体化”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思想,赢得在低成本、高质量、早上市等竞争优势,形成了一条以企业为结点的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网链”。供应链管理就是在“横向一体化”中应运而生,要求链上的所有企业必须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之都能受益。  相似文献   

19.
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其经验式的研究方法。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接受了科斯的理论思想,却用其数理模型等抽象研究方法进行发展,放弃了科斯的研究方法。这种把科斯思想与研究方法割裂的思维习惯,造成了现代主流企业理论研究的困境。而遵循科斯研究方法的非主流企业理论却得到了繁荣发展。因此,企业理论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企业理论的研究,不能单纯注重数学表达的技巧,而应当在合理使用数学工具的同时,回归科斯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斯第二定理指出,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政府(或法院)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把权利界定给能以较低交易费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方。科斯第三定理的准确含义是,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净收益最大的制度安排就是最佳的选择。科斯第二、三定理为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措施和科学的决策原则,间接意味着科斯并非政府干预的完全反对者,科斯定理也不足以成为有些学者把新制度经济学定性为新自由主义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