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科技市场》2010,(10):45-45
第三届中国“萤石-氟化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河南洛阳市落下帷幕,会议围绕如何帮助氟化工行业尽快理清当前形势、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企业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氟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三大要点。  相似文献   

2.
《化工科技市场》2010,(7):43-44
中国作为全球氟化工产能第一大国,优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却寥寥无几。不仅如此,中国能自主生产技术的含量高氟化工产品都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3.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0):45-46
氟化工因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特性,被誉为“黄金产业”。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初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应用研发不足、技术水平落后让国内氟化工产业难以摆脱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5):43-43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黄澄华日前表示,国内发展氟化工产业应当瞄准高端差异化产品,避免重复建设和产品雷同。  相似文献   

5.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44-45
含氟化学品作为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轻纺、建筑等行业重要的配套材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季刚近期表示:“氟化工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困难,今冬明春甚至更长时间,企业的日子将不好过。”该协会名誉理事长岳润栋介绍,当前我国氟化工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不到50%,氟聚合物的开工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近年来,非石油天然气路线的氟化工产品因其较好的性价比,受到化工行业的追捧,我国氟化工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丰富的萤石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成为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投资风向标     
氟碳涂料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近年来,非石油天然气路线的氟化工产品因其较好的性价比,受到化工行业的追捧,我国氟化工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丰富的萤石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成为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氟化工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论述了氟化工新品的市场状况及在工业上的应用,针对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环境和氟石资源是有机氟化工发展的两大瓶颈,因此拥有环境容量和氟石资源的公司才有做有机氟精细化工的基础。占世界储量2/3的萤石资源是国内氟化工行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世界有机氟产品生产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有机氟化工包含有CFC(氯氟烃)及其替代品、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工产品三大类,后两者是有机氟深加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化工科技市场》2010,(12):62-63
近日,工信部提高氟化工产业准入门槛,使得氟化工行业成为”黄金行业”,迎来大量关注和投资机会。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氟化工产品应用于建筑等各行业,还能带来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7):45-45
近年来,国内许多知名氟化工生产企业在迅速壮大甲烷氯化物自给能力的同时,纷纷瞄准了有机硅产业进行发展,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氟、硅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继2008年江苏梅兰集团2.5万t/a有机硅装置投产后,浙江巨化集团和山东东岳集团也都分别兴建了6万t/a装置,并预计2009年下半年投产。  相似文献   

12.
《化工科技市场》2010,(2):45-45
中国有机硅行业复苏迹象十分明显,预计2010年国内硅氧烷消费量有望实现同比增长约20%,当前产业发展重点是推进科技创新;氟化工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部分产品又受到国际环境公约的制约,2010年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氟化工产业现状,随着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氟产品进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为氟化工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提出了氟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随着氟化工生产所用原料价格的变化,原先高成本的氟产品开始显现出较好的性价比,市场对氟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加之清洁发展机制(CDM)减排交易的成功,我国氟生产企业参与CDM减排交易可以获得巨大收益。  相似文献   

14.
周笑非 《现代商业》2007,(21):188-188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房价与地价急速上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金融机构不够完善,这一切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极为相似。相当一部分日本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版图上的下一个日本。本文通过对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以及中国现状,及其与日本差异的分析,认为中国与当时的日本存在很多根本性的不同,因而无法做出中国将赴日本后尘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雅静 《中国广告》2004,(4):118-119
F1是一个魅力无穷的竞技,世人对它的关注度已经与足球运动不相上下。但区别在于足球有中超,西甲、意甲等很多不同的赛式组合,而F1却只有一个,这就使它具有集中性,比重度高等特点。去年新浪将F1带到中国(与B.A.R.车队合作),进行了F1在中国的热身赛,今年F1在中国是正式比赛,这将关系到几乎  相似文献   

16.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技术和经济需求走在世界的前列,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同时,与中国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进入日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日本市场极其特殊。要想以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进入日本市场,对日本市场所依存的市场环境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限制我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环境因素,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使用SITC四位数项下的7类产品分类数据,基于一般加权模型、技术加权模型和范数模型,计算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四种类型的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指数,得出产业内贸易优化程度指数;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VEC模型,旨在检验相关因素对中国与日本之间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春颖 《消费导刊》2011,(11):116-116
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中国文化发展而去的日本文化经历蜕变,不断吸收其他各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将其转化为适应本国发展的特色文化从而使如今的日本文化有了很多不同于中国文化并值得中国人研究和学习的部分。日本文化的快速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9.
胡杨 《中国市场》2014,(37):121-121
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影响因素和特点两个方面的分析,说明日本企业的成功,和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推动了日本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日本经济的增长。我国企业应当将日本企业文化同我国国情相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中国类似,也是一个“舶来品”。虽然日本企业管理中一直有着类似的责任思想和各种责任实践,但没有社会责任这种提法。中日类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使比较研究更具有政策含义和实践价值。社会责任源自西方,而责任理念和实践又不具有跨文化适用性,日本已经基本探索出一条如何将全球社会责任理念与东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相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