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某矿结合矿井现有生产实际,优化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方案,在1107工作面两巷采用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方式,切眼采用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通过优化设计,保证了顶板支护强度,为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多工作面采动对主要巷道的影响,三角煤区域工作面往往采取二次开切眼、内外面间续开采的方式回采,二开切眼需留巷做回风通道。针对某矿厚硬顶板条件下二开切眼纵向顶板载荷大、空区悬顶尾檐大、动压中留巷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在分析切顶沿空留巷巷旁作用机制及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次停采过程中撤架沿空留巷综合支护方案,即停采通道动态护顶、连通顺槽超前补强、撤架过程支护工艺连续性优化等手段。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后,空区悬顶压力得到释放,停采通道及连通顺槽支护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达到了三角区域沿空留巷目的。  相似文献   

3.
工作面回撤的关键在于回撤通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回撤通道的顶板管理又是工作面回撤期间的难点,所以回撤通道的设计在工作面回撤工作中至关重要。本论文根据吴四圪堵煤矿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对该矿综放工作面回撤巷道方案、断面大小、支护强度以及支护方案进行了全套的设计和分析,并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其他类似情况下的工作面回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贯通回撤过程中矿压显现剧烈,顶板难以控制,影响工作面搬家速度.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贯通回撤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贯通回撤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贯通回撤过程中巷道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矿松软特厚煤层底部9.5m大断面开切眼,支护存在一定难度。分析了顶板岩性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根据减跨理论提出了采锚杆、索、梁结合单体的复合支护设计方案,并根据巷道变形监测得出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6.
以禹州煤田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为研究背景,分析巷道失稳破坏影响因素,得到巷道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巷道围岩软弱、巷道围岩应力较大以及支护方式不合理。探究煤巷顶板软弱厚夹层情况,并对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支护方案及断面进行优化设计,顶板采用梯次锚网索+W钢带支护,帮部采用锚索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方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变形速度明显较低,围岩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保障巷道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深部矿井中老顶岩层厚、应力高以及煤层易自燃等情况,采用现场观测及矿压监测设备进行了深入监测,并通过分析采场来压,支架受力以及工作阻力等对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显现进行归纳分析,对顶板的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强度进行了确定。最后从巷道布置优化与巷道支护改进两个方面对矿压的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风水沟煤矿为典型的软岩巷道,回采期间巷道变形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工作面顶板垮落形态,研究回采巷道受力变形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三高一低”即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低支护密度的支护方法与切顶卸压相结合形成的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技术,进行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并对软岩巷道进行现场矿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高强支护+切顶卸压支护效果最好,其次为高强支护效果,两者皆优于原支护效果。通过高强支护+切顶卸压围岩控制方法,巷道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1304N回风巷是小煤柱送巷,受1303N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顶板压力大,巷道施工期间支护困难,选取不同的支护材料,通过比较观测巷道变形量,确定合适的支护材料.对巷道变形量严重地点,采取措施减缓巷道的变形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了巷道的支护强度,减缓了巷道的变形量,增加了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坚硬顶板条件下的对掘巷道围岩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该方案包括对坚硬顶板围岩力学特性的测试与分析、迎采技术在围岩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围岩控制方案实践基础构建。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围岩变形、设置支护结构分担压力及监测分析围岩行为等手段,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巷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常村煤矿回采巷道受地质构造及采掘动压影响,巷道支护困难,本文在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巷道的支护形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加强了施工管理,提出空帮让压、松帮卸压等合理的支护建议,通过对回采期间巷道变形进行监测得出:该支护设计可以延长回采周期,有利于缓解矿井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由于前期掘进施工中的探巷或是废弃切眼、相邻工作面废弃巷道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工作面正常推采过程中必须过老硐。为确保工作面能顺利通过,只有加强老硐顶板支护,采取强有力的工艺措施,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巷道围岩支护质量,以霍尔辛赫煤矿3503工作面进风措施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锚杆无损检测手段对巷道掘进迎头后方锚杆进行受力检测,基于锚杆无损检测结果,综合考虑工作面的地质条件、支护参数和管理水平,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锚杆支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进风措施巷的支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巷道锚杆支护质量良好;现场对巷道变形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巷道围岩变形在20d左右趋于稳定,顶板最大变形量为40mm,帮部最大变形量为52mm,围岩变形量较小,巷道支护效果良好,验证了综合模糊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实用的综放工作面开切眼大断面巷道的支护方式,根据潞新煤化二矿某工作面开切眼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采取"高强度锚网索"加强支护技术,提高顶板支护强度,能够有效控制上覆岩层的动压、高应力顶板,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开切眼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迎采动面沿空掘巷动态分段围岩控制技术,讨论了邻工作面采动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常见巷道支护技术,从煤柱尺寸确定、掘进期支护、回采期支护等方面对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巷动态分段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陕西富源煤业回采巷道均为半煤岩巷道,顶板以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层状结构及各岩层厚度极不稳定,层间含有0.1~0.2m的泥岩或砂质泥岩。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掘进后巷道从中线弯曲下沉,严重时锚索被拉断,与回采工作面相邻的巷道最明显。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监测和理论分析,提出锚杆配合钢带使用,重新优化调整了支护参数,现场实施后,顶板基本没有下沉现象,巷道整体没有变形,基本达到支护目的。  相似文献   

17.
破碎顶板、底板松软条件下的回采工作面进行高档普采 ,其支护形式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回采工作面的生产和安全 ,通过平沟矿 16 1#层左四工作面的多种支护形式联合作用的实践 ,提出了对该类型顶、底板条件较为实用的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厚煤层上、下分层开采,工作面顺槽巷道采用上下内错布置,并对巷道的围岩应力进行分析以及对厚煤层开采易自然发火提出了合理的巷布置和支护形式,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现一次采全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复合顶板条件下进行煤巷施工,给支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采取合理的支护方案是巷道支护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巷道围岩的控制方法,重点论述锚网索支护原理、支护设计原则和复合顶板条件下锚网索支护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沿空留巷即工作面煤层回采后,在1902综采工作面胶带巷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在1902工作面胶带巷留巷作为1904工作面的轨道巷。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采用预裂切缝技术使顶板垮落,巷道顶板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巷道超前段顶帮补强支护、回采侧巷帮挡矸防护及巷道滞后段加强支护等工艺利用原巷道并经加强支护形成新巷道,作为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采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