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化露天煤矿虚拟开采计算机辅助系统(SMCAD),是以矿山三维动态实体模型为基础,紧密结合露天矿山的生产实际,以简洁实用为目标,采用人机交互、计算机仿真手段,虚拟整个开采过程,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的开采工艺、开采程序、开拓方式、开采参数等多个开采方案,从而获得最为合理的开采方案。其最终目的在于为露天矿生产提供一个动态、直观、立体的开采对象数字信息平台以及功能强大而有效的采矿辅助设计系统,实现工程设计三维可视化,降低设计难度和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设计失误,提高设计质量,更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提高露天矿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煤炭作为生产生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煤矿开采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保障面临着更高要求。而在当前煤矿开采工作中,提升装置在整个开采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保障开采效率的同时,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起到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对矿用提升机载荷监测保护装置的设计成为主要工作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该装置的设计要点进行概括与总结,希望为矿用提升机载荷监测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提升提升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提升机在工作场所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常村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大,今后,开采重点在21延深风井开拓区,查明该区的地质条件对合理设计至关重要。常村煤矿风井开拓区受F16断层影响,煤岩层产状变化大,岩层倾角6°-85°,局部出现倒转现象,岩层裂隙极其发育。为保证该区开采工程合理设计,急需查明该区的地质条件,即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厚度变化规律,以及地质构造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  相似文献   

5.
稠油开采油井工程分析设计软件包是在充分总结稠油开采实践的基础上,面向稠油开发过程中各类油井开发的工程分析设计的计算工具。不仅能对蒸汽吞吐工艺、井简降粘工艺进行参数分析与优化,也可对稠油电加热开采、掺蒸汽、掺稀油、掺化学剂等降粘条件下的温度压力场和抽汲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是适用于稠油开采任意井型、多种机型、多种杆型、多种泵型的工程分析设计综合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含水率对油页岩原位开采冷冻墙形成过程的影响,设计室内模拟实验,得到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冷冻井周围温度下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地下水含量(定量结果)会对冷冻墙形成时间产生较大影响,确定出了实验条件下的滞后时间为600min,研究结果可为油页岩高温开采地下冷冻墙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大,矿山开采强度呈上升趋势。在矿山开采前期,竖井的开挖与支护方法选取至关重要,矿山竖井不仅是后期开采过程中提升运输设施的安全通道,而且其质量对矿山生产活动影响较大。通过分析矿山竖井开挖形式及支护方法,本研究总结矿山竖井荷载理论及其设计方法,基于矿山竖井荷载理论,提出矿山竖井支护形式和施工工艺流程,并探讨矿山竖井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方法,给出设计方法,旨在提升矿山竖井的安全性能,为深大较硬岩矿山竖井施工及后期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  相似文献   

9.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  相似文献   

10.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煤炭资源有着不能取代的作用,作为一次性能源,只有对其高效高产的开采才能保障经济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对于煤炭的现代化开采,采掘机械截齿的性能对整个开采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采用高新材料,合理的设计,降低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提高整个开采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煤矿开采方面,正在从传统的人工开采逐步转向自动化开采。在自动化开采的过程中,采煤机位置动态监测非常重要,对于提升采煤机工作效率、提高采煤质量具备开拓性的意义。红外测距技术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技术,在采煤机位置定位方面能够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红外测距技术的概念、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结合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对红外测距技术在采煤机位置动态监测中的整体程序设计、信号设计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红外测距技术在采煤机位置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釆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  相似文献   

14.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两大科研攻关难题开始,到引进推广放顶煤开采技术,实现了我国缓倾斜、急倾斜特厚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革命。伴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智能化开采路径,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目标,煤矿需加强综采智能开采煤炭体系建设,以满足矿井煤炭资源高效开采需求。凉水井煤矿设计布置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搭建了以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及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集中控制体系,提高了煤矿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对保护层的开采过程进行卸压效果的动态监测是现场技术方案设计的关键技术支撑,本文以葫芦素煤矿211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利用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对卸压效果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面强矿压显现的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而设计出BOTDA技术感测系统及方案,研究采动过程中光感数据变化状态,揭示保护层开采下伏煤岩卸压动态效果,为BOTDA技术应用于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石油、天然气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能源,虽顺应节能减排要求,但对其开采的力度仍然较大,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为了满足需要不得不将开采范围扩展到山地或不等高地区,本文将从不等高地区油库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设计特点分析,紧抓油库设计的要点,并系统的提出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两大科研攻关难题开始,到引进推广放顶煤开采技术,实现了我国缓倾斜、急倾斜特厚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革命。伴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开采事业部始终坚持在开采与支护这一煤炭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上,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前身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与支护、煤炭工程设计与咨询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机构。1957年5月,北京开采研究所成立。遵循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北京开采研究所建立了始终为我国煤矿提供"先进、科学的开采与支护技术"的发展理念。从成功承担国家"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采煤方法改革和坑木代用"两大科研攻关难题开始,到引进推广放顶煤开采技术,实现了我国缓倾斜、急倾斜特厚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革命。伴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开采事业部始终坚持在开采与支护这一煤炭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上,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8131首采工作面煤层开采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获得了8131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9.67 m,周期来压步距为21.86 m,研究成果为8131工作面煤层开采提供了指导,同时对国内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和工作面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