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避免由于开孔而造成压力容器的破坏,一般采取保守的做法,即尽量避免开孔,当必须开孔时,尽量开小孔。然而近年来,随着过程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容器的开孔逐步向大开孔的方向发展,给压力容器的结构强度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开孔附近的应力集中系数、开孔补强的方法、开孔补强的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在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开孔补强进行设计是作为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我国压力容器设计进程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针对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设计做出相关要求与计算,在规范的要求下,实际过程中对开孔补强设计的安全、性价比等都提出了更严谨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值得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开孔补强进行设计是作为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我国压力容器设计进程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针对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设计做出相关要求与计算,在规范的要求下,实际过程中对开孔补强设计的安全、性价比等都提出了更严谨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值得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于压力容器设计来说,开孔补强结构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了开孔补强结构的设计需要本着安全、合理、科学、经济的原则来进行,而且对其进行优质的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压力容器的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开孔补强技术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保障压力容器在内部压力下的安全使用,并能相应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需要应用到压力容器的行业来说,可以节约生产运输成本,降低在生产运输中出现事故的几率。本文通过对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结构设计的研究与分析,对开孔补强的几种方法进行论述,总结出对于不同压力容器而是用不同开孔补强结构的优选设计,从而达到在压力容器的生产使用过程中追求追高性价比的目的,在保证压力容器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投入和资料浪费。  相似文献   

5.
压力容器由于其设备工况的特殊性,安全性是其设计和使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随着石油、化工、医药、核工业以及海洋、空间工程技术的发展,压力容器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工艺和结构上的要求,不可避免地要在容器主要受压件上开孔,由此必然会在开孔边缘形成复杂的应力状态,这往往是压力容器强度破坏的根源。本文将对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国内外研究理论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
依照IB4736—2002《补强圈》标准给出的压力容器补强圈理论尺寸为内外正圆形状,但考虑到实际放样时,筒体开孔越大,其相贯线尺寸变化也越大。如果只按照外径正圆形、内径椭圆下料,相贯线尺寸变化大的补强圈宽度就会变小,实际有效补强面积就会小于GB150—1998标准中第8章规定设计计算的所需补强面积,导致补强圈报废。文章旨在通过对各种规格容器上不同开孔补强圈的实际放样尺寸进行计算(既对补强圈的长短轴的差值进行计算),并与设计理论所需补强面积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归类出相对放样简单、又符合设计标准要求、且节约材料的补强圈形状和尺寸,如内外正圆、内外椭圆、内椭外圆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压力容器的力学结构特点,本文阐述了基于整体有限元应力分析和应力分类的快开压力容器设计一般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应用过程的一般原则。工程设计表明,按该方法设计的容器能够满足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雅丽 《科技与企业》2013,(22):369-369
压力容器设计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容器的制造和成本,也影响容器的使用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压力容器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了压力容器的优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莉静 《企业导报》2012,(20):265+267
结合压力容器发展情况,考虑材料强度、容器介质和焊接方法等因素,依据国家标准规定对常用空气储罐设备筒体,密封头和人孔以及辅件进行设计,对压力容器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压力容器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些错误进行论述,希望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李兴敏 《价值工程》2015,(15):142-143
笔者根据带夹套容器的特性及夹套的主要结构形式,对夹套容器设计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实际压力容器产品,重点分析了设计温度、计算压力、壁厚以及耐压试验压力在实际设计中是如何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沥青路面补强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着重介绍了旧路面弯沉值测定、分段、计算路段的计算弯沉值、交通量调查与分析及旧路面冷再生后的补强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13):154-155
由于化工行业工艺流程的要求,要在压力容器主要承压部位开孔并接管,会产生不连续效应,进而影响开孔接管区应力分布。笔者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ANSYS软件对内伸式开孔接管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开孔接管区不连续应力的分布规律,对压力容器设计和选型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春海  段亚平 《活力》2005,(4):230-230
本文就带夹套压力容器的设计参数和容器类别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方法,供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3,(4):25-26
本文针对压力容器制造施工过程中,补强圈与容器壳体之间会存在着一定间隙,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不同间隙的有限元模型,来研究补强圈与壳体之间存在的间隙对补强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分析了化工压力容器局部腐蚀的几种主要形式,并依据其各自特性,分别提出了化工容器在设计中的各种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压力容器设计环节的质量控制,证明设计属于压力容器的优生环节,对压力容器安全稳定长期高效的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对设计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压力容器在设计中的热处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于由奥氏体不锈钢制造的压力容器,进行热处理问题的分析。容器的介质为液氨,怎样进行热处理。由复合板制造的容器,焊后怎样进行热处理。对于替代材料,如何进行热处理。如何进行焊后的热处理问题。主要意图是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压力容器中的热处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进行结构补强设计的主要过程,采用MSC/NASTRAN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冲(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质量问题成因分析,提出预防和补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