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根据新建选煤厂煤泥浮选药剂消耗过高的现状,通过分步释放试验分析煤泥的性质,了解煤泥中不同可浮性物料的数量、质量的分布规律;通过煤泥浮选的优化试验,确定浮选过程中的最佳药剂量,从而提高浮选精煤的回收率,减少尾煤的排放量,提高尾煤的灰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乔娜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5):127-127,133
浮选作为煤泥分选的最有效分选方法,在实际分选过程中会因煤泥特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不规范、浮选流程不合理等多种因素而导致浮选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对浮选车间入料的浓度、浮选药剂的配比和用量难以控制,这样就会导致浮选效果差、精煤回收率低等问题。以布尔台选煤厂为例,研究了浮选工艺改进,结果表明,采用可编程控制系统后,可大大改善该洗煤厂煤泥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远煤业原煤煤质变化、煤泥含量大幅度提高的现象,浮选和煤泥水系统严重过载,浮选精煤占总精煤比例大幅度增加,导致精煤灰分高、水分大,选煤厂对分级旋流器、精煤弧形筛、煤泥离心机等关键设备参数调整,减少浮选入料量,有效改善了浮选和煤泥水系统状态,使精煤灰分降低0.21%、精煤水含量降低1.5%。  相似文献   

4.
在煤炭的浮选中常常都需要添加浮选剂来增强煤的可浮性,改变煤外表的疏水性,让煤与矸石分离开来。因此,为了让浮选药剂变得低耗高能,增强煤泥浮选的成效,文章对复合药剂、起泡剂、捕收剂等,按照其使用状况、性能以及分类展开分析,并探究了新型浮选药剂与原有浮选药剂的特点,对将来煤泥药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粗煤泥的定义,概述了粗煤泥产生的原因及其理论分选效果,对某选煤厂产出的粗中煤泥进行螺旋溜槽分选、摇床分选、直接浮选和磨矿后浮选试验,并通过这几种分选工艺的对比,确定最佳分选工艺以期达到最好的分选效果。实验表明球磨后浮选能达到很好的分选效果,当灰分为8.64﹪时,精煤产率达到59.73﹪。  相似文献   

6.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洗煤厂是一座设计能力为1.2 Mt/a的炼焦煤选煤厂,采用跳汰/重介和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煤泥水采用浓缩/压滤工艺回收。原浮选系统采用三台GP84-7型真空过滤机处理浮选精煤,2007浮选系统技术改造使用了1台国产GPJ96型加压过滤机处理浮选精煤。并增加了浮选自动加药系统。改造后浮选系统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满足了选煤厂扩大生产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选煤厂2010年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6.0Mt/a,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煤泥重介+浮选联合工艺,实现了设备的一键启动和远程集中控制。近年来进行了多次自动化升级改造,先后完成了TBS粗煤泥分选系统、浮选自动加药系统、重介密度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喷雾除尘系统等升级改造,持续提升选煤厂自动化水平。随着智能化选煤厂建设要求和验收标准的逐步确定,按照国家智能化选煤厂的标准要求,结合选煤厂实际情况,从完善底层平台、提升基础自动化水平、实施智能控制改造、实施智能管理和决策等四个方面,引入智能化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完成了选煤厂智能管控云平台和3D可视化、智能干选、智能供配电系统、智能安监、在线+全流程煤质智能检验系统等智能化提升建设项目,全面提升了选煤厂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选煤厂,位于古交市西北汾河北岸。年处理能力300万吨,与矿井相匹配,于1985年9月18日破土动工,1987年10月20日建成投产,是为上海宝钢供煤的配套工程。基建投资1.37亿元,主要洗选设备由国外引进,辅助设备国内配套。原工艺流程特点是跳汰粗选,重介旋流器精选,煤泥浮选,浮精干燥。技术改造后,工艺流程为跳汰主选、中煤重介再洗、煤泥浮选。2001年将改为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煤炭能源供需量协同提升,对选煤厂运行效能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科学引入智能化技术方法、全面提升选煤厂生产系统质效备受业内关注。本文介绍选煤厂生产系统现状,分析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和浮选系统智能化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等角度,探讨选煤厂煤泥水浓缩系统智能化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受选煤厂入选的原煤煤质及含矸率等变化影响,煤炭洗选环节煤泥产率由14.80%增加至17.07%,导致煤泥水处理系统始终高负荷运行,难以满足煤炭高效洗选需要。结合选煤厂实际情况,在煤泥水处理系统水力旋流器与弧形筛间增设GPS1236高频筛,借助弧形筛、高频筛联合对旋流器底流、溢流进行处理;针对粒级0.5mm以下煤泥占比高问题,将高频筛、弧形筛筛网筛缝均更换为0.35mm,提高粗煤泥回收效果,针对现场情况及设备布置情况给出改造方案。改造后,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及效率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在煤泥浮选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利用其与煤表面的作用机理,将HL-1号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柴油进行复配,并通过改变其配比、用量,进行了一系列煤泥浮选试验,得到一种可以改善捕收性能、节油的复配捕收剂。此类捕收剂可有效改善煤的浮选效果,提高浮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开滦精煤股份吕家坨矿业公司(以下简称“吕家坨矿业公司”)选煤厂于1968年建成投产,原由波兰设计,主要设备由波兰提供。原煤设计工艺为100~13mm块煤立轮再洗、末煤跳汰三产品中煤再洗和煤泥浓缩浮选联合工艺。煤泥沉淀池沉淀回收,并设有浮选精煤干燥系统。产品结构为炼焦精煤、洗混块和洗混末煤。由于建厂时间长。设备严重老化,造成设备低效运转.事故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二矿选煤厂煤泥处理情况及每年因为煤泥水分灰分超标带来的一亿元罚款,提出来适合二矿选煤厂煤泥烘干的技术和相应的设备选型、方案,对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邢台矿业集团显德汪矿洗煤厂于1998年6月建成,该矿选出的浮精与原煤掺合后销往电厂,主要是起提质降灰的作用.该厂煤泥水的浓度很不稳定、波动大而且泥化现象严重,该厂、矿领导以及有关技术人员研讨了各种浮选设备的性能,最后选择了FCMC型旋流微泡浮选柱.  相似文献   

15.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洗煤厂是一座原设计能力为0.60Mt/a的炼焦煤选煤厂后改造为1.20Mt/a,采用跳汰/重介和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煤泥水采用浓缩/压滤工艺回收.主要产品为优质主焦煤,直接销往全国各大钢厂和焦化厂,洗混煤供周边发电厂作燃料。自1996年12月投产以来,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工艺系统趋于合理和完善,产品质量和产量稳步提高,2005年生产能力达1.60Mt/a。因改造为原厂基础上进行配套。工艺设施大部分未增容导致入洗量提高后系统内问题较多。为解决煤泥水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厂内进行了粗煤泥系统改造、浓缩机设备增容改造等工艺设备改造,2006年新增DYF3000B带式压滤机4台及絮凝剂自动制备装置,改造后的工艺进一步简化,洗水达到一级闭路循环标准,煤泥实现了厂内回收。  相似文献   

16.
分步释放法试验三种煤泥的浮选效果。控制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和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对比分析煤泥与浮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选煤厂环境污染现状,对选煤厂环境污染的来源、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对煤尘、煤泥水、矸石、油脂、放射源等污染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创建优美的选煤厂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祁东煤矿选煤厂属矿井型选煤厂.设计入洗能力为2.0Mt/a.煤种为1/3焦煤和肥煤等。选煤工艺为原煤经分级脱泥后.采用有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煤泥则进入水力分级旋流器分级浓缩.大于0.25mm的粗煤泥采用CS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小于0.25mm的细煤泥直接进入浓缩压滤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平庄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对褐煤进行洗选 ,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褐煤易风化、矸石易泥化的特性 ,使褐煤选煤厂产生的煤泥水 ,在煤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粘度、浓度变化、粒度组成等方面 ,都有其特点。根据褐煤煤泥筛分试验可知 ,煤泥水中的煤颗粒与矸石泥化物颗粒在粒度上有一定的差距。利用合适的设备或设施对煤泥水进行分级 ,可以使煤与泥有效分离 ,得到灰分较低的煤泥产品。经过对各种分级设备的比较 ,我们选用四台由唐山煤研分院开发的GPS1 0 2 5高频振动脱水筛 ,分别安装在西露天选煤厂及红庙选煤厂 ,用于…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在榆家梁选煤厂现有工艺条件下,对能否适应榆家梁煤矿4-3原煤煤质要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分析原煤可选性,影响筛分效率各种因素,小筛分试验及泥化实验影响煤泥水系统,最终产品结构组成实现的经济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