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周政 《价值工程》2014,(9):184-185
本文以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数据处理为例,说明Excel与Origin计算软件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相比,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绿色化工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全人类的福音.将绿色化工技术应用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不仅可以优化化学原料选择环节,降低毒害产物的产生;还可以降低化工企业生产成本,为化工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充分发挥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从绿色化工技术和化学工程与工...  相似文献   

3.
在测试技术的日益进步下,计算机软件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试验控制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结构实验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大型结构试验所涉及到的测试工况、监测点数也越来越多,使得需要测量的信息数量不断增多,以前应用的半手工操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测试技术发展要求.本文将大型结构实验及现场检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用以存储检测及实验数据的数据库模型,并根据数据处理流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数据库管理程序,同时利用Matlab软件的计算功能,实现了数据的处理、查询及浏览功能.  相似文献   

4.
董灵光 《价值工程》2011,30(22):230-230
化工原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是化工原理实验及有关类似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数据处理时,往往存在有较大的误差,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数据处理,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化工原理实验当中的数据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然对流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普遍,对于自然对流的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却相当繁琐,特别是数据处理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式计算,其中的参数多且复杂,给实验的后期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人为的数据计算的重复计算量很大,数据的相关性很强,造成出错率较高,更给研究自然对流造成了很大困难。文章论述了利用VISUALBASIC开发一套自然对流的计算软件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6.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趋势与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一些分析.近代化学工程与工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环节.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通过对相关的化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环境保护与科技发展的道路,进一步调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然对流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普遍,对于自然对流的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却相当繁琐,特别是数据处理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式计算,其中的参数多且复杂,给实验的后期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人为的数据计算的重复计算量很大,数据的相关性很强,造成出错率较高,更给研究自然对流造成了很大困难。文章论述了利用VISUALBASIC开发一套自然对流的计算软件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12):163-164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课堂理论消化吸收的重要实践课程。然而局限于验证课本理论的操作性实验具有单一性,不利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模拟软件对化工原理精馏实验工艺过程模拟优化、故障诊断模拟分析、仿真开发等手段对化工原理实验装置运行进行操作,使学生在过程中工程能力得以形成,并对专业学习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总体而言,本次改革不仅将模拟计算综合运用到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还在化工原理实验模式上进行了改革。改进后的实验设备具有运行成本低、数据重复性强、耗时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吕兆承 《价值工程》2015,(4):217-218
实验的数据处理工作普遍被认为是繁琐、枯燥的,并被尽量回避。文章分别采用逐差法和Origin软件处理了金属电阻率实验数据,展示了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具有精确、高效、直观等优点,值得在物理实验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物流工程专业的特点,针对传统的自动栉制原理课程实验系统的不足,结合MATLAB提供的函数和控制系统分析工具箱,开发了基于MATLAB软件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虚拟实验系统,实现了对控制系统的建模、传统函数的转换,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分析和根轨迹分析及频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等多种功能,有助于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仿真平台对课程内容的娜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1.
结合物流工程专业的特点,针对传统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系统的不足,结合MATLAB提供的函数和控制系统分析工具箱,开发了基于MATLAB软件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虚拟实验系统,实现了对控制系统的建模、传统函数的转换、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分析和根轨迹分析及频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等多种功能,有助于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仿真平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2.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实验课程,承担着巩固并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重任,针对现阶段无机化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开放性实验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实验兴趣的,使学生能主动的,自愿的参加开放性实验,又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应用性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用牛顿环实验中的实测数据,比较牛顿环实验的两种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论分析,论证了加权平均法是该实验数据处理的最佳方法,提出了借助计算机用matlab软件处理牛顿环实验的数据将简化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14.
江汉大学     
《企业导报》2010,(1):F0002-F0002
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4年教育部专业。20余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江汉大学     
《社会科学动态》2010,(1):F0002-F0002
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4年教育部专业。20余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6.
江汉大学     
《企业导报》2010,(8):F0002-F0002
<正>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相似文献   

17.
江汉大学     
《企业导报》2010,(9):F0002-F0002
<正>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相似文献   

18.
江汉大学     
《社会科学动态》2010,(9):F0002-F0002
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相似文献   

19.
江汉大学     
《社会科学动态》2010,(7):F0002-F0002
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相似文献   

20.
江汉大学     
《社会科学动态》2010,(8):F0002-F0002
江汉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78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开办"化学工程"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开始授予学士学位。1998年前学校已拥有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等本科专业,1999年遵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上述专业调整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环境工程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