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日本经济出现了十年来第三次衰退,但这并没有严理削弱日本的经济实力,日本的经济基础尚保存完好,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因此,对日本的经济衰退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认识到其衰退的客观必然性,也要认识到一些偶然因素对衰退的影响。同时,要对日本宏观经济政策所 困境及其未来走向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展望日本经济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们改变了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和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自从8月份金融条件趋紧以来,我们不断小幅下调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现在,我们不再进行小幅下调,而是认为,美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轻度衰退。我们预计,未来3个季度之中,以年率计算,美国的内需平均每个季度将收缩1%;2007年4季度-2008年3季度的一年之中,美国的GDP将是零增长,企业利润将收缩5-10%。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肆虐,投资者对实体经济前景的担忧不断加剧。目前,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已步入衰退,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后继续疲软,已处于衰退边缘。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给原本放缓的全球经济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如何判断未来经济走势一时间成为新的焦点。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乐观的认为,美国经济2002年上半年会复苏,9.11事件只有暂短的影响;而极端的悲观看法则认为,今后两年美国与世界经济都会处于衰退之中。但基于各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形势作以下的基本判断:美国经济(带动全球市场)明年上半年会停止下滑,但增长率会在1—2年内停留在1%左右的萧条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在2.5%左右。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考虑:第一,IT泡沫崩溃本已造成新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似乎一夜之间,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的阴影笼罩到每个人的心头,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未来经济走势唱衰的论调已占据了主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投资大鳄索罗斯近日表示:全球经济正面临着二战以后60余年间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位大资本家以他一贯的口吻认为,美国经济的衰退可能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崛起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8.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泡沫经济与日本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亚太经济》2004,(1):23-25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在表面上是源于泡沫经济的破灭,但实际上与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在泡沫经济膨胀和破灭过程中政府的失策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误导以及种种政策的失效,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全面衰退。日本政府的经验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如何走出衰退?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衰退的10年”,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短暂恢复之后,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本文分析了日本经济10年衰退期的增长特征,再次陷入衰退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日本经济新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日本经济在二战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一度成为后进国家的榜样,其发展模式也被广为借鉴。然而,“经济奇迹”过后,一直被经济学家看好的日本经济出现严重的“泡沫”,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期停滞。这与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关系很大.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既造就了早期的高速增长,也是经济泡沫的主要成因,还是长期衰退的决定因素。这种超稳定结构是日本经济今后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府干预是日本经济得以高增长的重要保障。日本历届政府根据本国特殊国情、本民族特殊性等,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各类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对经济发展的趋向和产业结构,加以调控、引导。对日本政府干预机制的形成和内在机理做一深入细致的剖析,有助于对日本经济高增长的主动力源泉做出深层次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因泡沫经济破灭而步入了经济萧条期,这迫使日本政府对其宏观经济战略做出调整。从历史着眼,可对这一时期日本经济战略的调整有一个纵深的把握,也有助于对今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调整有着深层次的制度根源。要振兴日本经济,关键不在于依托FTA这根"救命稻草",而是要克服原有制度"被锁定"的困境,并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一言以蔽之,结构性改革或者说制度改革是日本经济的唯一出路,要迈出这一步,日本政府需要足够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经济合作成果尤其显著,其中日本ODA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维系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依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分析范式,从政策决定过程和政治与经济互动、中日关系互动的视角来分析和考察日本对华ODA决策、实施的过程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未来走向,有助于我们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适时制定灵活的政策方针。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为何输掉10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了“奇迹”,80年代其国际经济地位达到峰,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却陷入了严重的萧条,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这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入研究日本经济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永红 《改革与战略》2012,28(6):96-97,18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对西部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结合当前国家发展趋势与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如今新经济发展的视野之下,西部企业的未来规划重点主要集中于当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而言,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西部区域整体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利于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对西部地区企业之间的高效分工配合,进而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上的调整与升级,最终实现对西部区域未来经济增长的推动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知网(CNKI)1992—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255篇核心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合作关系、研究热点及前沿、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和探究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自1992年以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受到学术界关注,2004年该研究领域的文献剧增,研究趋势受到协调发展政策的显著影响;虽然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但研究机构多以独立开展为主,机构间的合作不够密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发展多元化,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未来该领域研究亟须在绿色发展、清洁能源和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日本对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重新定位,希望中小企业成为积弊日久的经济社会再生和创新的主角。日本政府也改变以往视中小企业的弱者的扶植政策,而以鼓励创新,创新投资,技术研究为主要的政策目标,这些新举措的成效如何有待时间来证明。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日本汽车产业政策新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府在战后经济发展中,采取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措施,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环保意识加强,给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变化。日本政府相应调整其汽车产业政策,以保持其汽车产业国际领先地位。这些政策和现今世界经济紧密相关,对汽车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少林 《南方经济》2017,36(7):1-16
新常态指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并呈现新的稳态形式,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判断。文章尝试基于条件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行划分,量化识别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刻,为从经验分析角度深入分析新常态奠定基础。实证结果显示,1995年第2季度至2005年第4季度为中国经济旧常态时期,2008年第1季度至今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其余为过渡期。此外,文章进一步应用时变参数模型从要素禀赋视角探讨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原因,发现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并未发生较大改变,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主要源自于就业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