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大企业金融在“泡沫经济”形成与崩溃过程中表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表现的原因是日本金融体系固有的特与惯例-大企业的低成本融资结构,双重利率结构、四大证券公司的市场垄断,稳定股东的保险机能等,日本大企业的这种资金循环对日本经济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经济制度、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状态的改变,日本传统的企业治理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目前,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日本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所有者、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企业规模结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部份.本文分为有机联系的三个部份:由各个企业规模组合决定的企业规模构成,企业规模组织以及企业规模结构政策。一、二重结构:日本的企业规模构成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外压的条件下实行产业革命的。西方国家是在工场手工业大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大工厂生产体制的。在日本,工场手工业是在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是和移植来的大机器工业并存和发展的。这种后进国家的赶超战略决定了日本  相似文献   

4.
宛浩然 《辽宁经济》2005,(11):70-71
一、日本企业发展中的企业系列体制与主办银行体制 在日本的市场主体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资金雄厚、技术能力强的现代化大企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众多资金薄弱、生产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企业系列体制是联系日本大企业与小企业关系的基本形式。企业系列体制是指大企业通过供应原料、加工定货、技术援助和指导以及提供贷款等方式将中小企业纳入自己的生产体系中,并在大企业督导下由中小企业提供零部件和服务,从而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密切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这种体制下,大企业以对外订货的形式委托小企业为其生产加工零部件、配件,从而将其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或全部分包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工资水平较低,可以使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日本企业系列体制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问形成长期交易的相对稳定关系,大企业往往通过派员监督,指导中小企业生产,甚至双方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使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界对日本式经营的批评日益增加。“日本企业无战略”是其中非常流行的一种。这种批评正确地指出了日本大企业之间战略趋同这一现象。但是这种批评受到特定战略观的影响并忽视了日本企业战略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日本企业的组织形态与产品的技术特征的匹配性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种匹配性在部分产业中的消失是日本企业衰退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企业伦理与治理结构的协同演进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企业开始采用内部控制型治理结构。之所以形成这种治理结构的根源在于日本企业的伦理属性决定了其企业的发展模式。从董事会治理伦理、股东治理伦理以及主银行治理伦理三个角度都可以体现出日本企业独特的治理特点。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伦理观念在协同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两者的逻辑关系决定了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一个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的国家。本文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这一生产关系侧面出发,力图通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竞争方式的变化来分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的必然性,进而揭示日本系列化生产体制尤其是制造业系列化生产体制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支配与被支配、掠夺和被掠夺的从属关系,旨在说明在当今日本垄断资本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这种生产关系规定性正是中小企业能够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一、从直接竞争到协调竞争是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垄断是当今日本经济的根本特征。但所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后日本流通业进入激烈变革时期,这种变革是二战以来的第二次流通革命。流通革命改变了日本流通体系和结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的重组日益流行,流通运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流通革命将对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导致日本流通革命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价格破坏、定价体制改变、进口增加、购买方式变化、流通自由化、产销同盟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原因。对这些原因及其背景的分析也反映了当今日本经济的概貌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机能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企业治理结构与英美国家相比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的形成与日本的历史和国情有关。这种特殊的治理结构曾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微观基础,然而今日又成为日本经济恢复的制度性障碍。具体说,即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机能转换为诱发投资过剩的机能。目前日本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组织结构和主力银行的监控机制都在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取向可能是日本治理结构原型与美英式治理结构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谈议日本大企业的几个特征东北财经大学夏春玉众所周知,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而支球日本经济的则是日本企业的有效经贸,尤其是那些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门“大户”的大企业,在促进日本的经济成长中更是表现超群,功绩卓琴因此,对日本大企业的研究也越来越被更多的...  相似文献   

11.
所谓大中小企业系列体制(以下简称系列体制),是大企业通过供应原料、加工订货、技术指导和提供贷款等方式将中小企业纳入自己的系列体制中来,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监督和控制下,为其生产某种零部件或提供某种服务,从而在大中小企业间形成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这种系列体制是在“二重结构”的条件下实行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具有浓厚的日本特色。战后,这种系列体制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大企业组织大规模生产,而且还有利于通过大企业来带动中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12.
在战后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大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所有权结构的变化对其经营战略乃至于整个日本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日本所有权安排与大企业经营战略的联系,对正处于高增长阶段并致力于产权改革和企业机制重建的我国有效地借鉴别国的经验,提供点几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在70年代之后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强烈适应能力,这主要应归功于它们在长期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环境适应机制。这种机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吴昊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4(6):33-36
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大企业在法人相互持股和间接融资为主的独特金融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主银行为核心的治理结构。由于各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并且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主银行功能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主银行对各种类型的企业的监督与控制程度并不一致。主银行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对日本大企业的经营活动,乃至日本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有为复杂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其负效应正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5.
李石 《南方经济》1991,(2):65-67
在讨论我国工农技贸企业联合体发展方向以及有关策略时,日本企业集团与综合商社的模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一、日本企业集团与综合商社的模式1、企业集团战后日本企业集团是在高速经济成长期中,由许多形成了各自系列的大企业通过横向结合而组成的一种高层次企业联合体,三井集团,三菱集团,住友集团,芙蓉集团,第一劝银集团,三和集团等六大企业集团正是这种联合体。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新闻》社今年9月对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场的100家大公司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公司有收买企业的打算。日本收买企业与美国相比,表现出下列特点。1.日本主要是从经营战略角度来考虑收买企业的。对100家大公司的收买企业的调查表明:为获得自己所没有的技术有31家;为尽快打进新行业新领域的有30家;为扩大销售的有14家;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增长乏力,堪称得了“日本病”,在这次经济萧条中,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分化;外向型制造企业与内需型非制造企业的分化,两极化现象的出现,既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阻碍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阻碍日本经济良性发展的消极因素,本文拟就日本企业两极化的原因和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日本经济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依旧为巨额的银行不良债权和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目前正经历着从上世纪30年代世界大恐慌之后、70年间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时期,陷于双重困境之中而难以自拔。2002年日本经济的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内最终需求不足,出口拉动GDP微增;通货紧缩扭转无力,价格水平逐年下降;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国债余额已逾GDP;不良债权处理进程缓慢,金融机构改革步履艰难;企业收益小幅改善,发展前景依然不安;经济政策左右摇摆,结构改革阻力尚大。因此,日本经济振兴最重要的课题是,合理把握政策调节中必要的相机抉择,果断地实施结构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使目前渐显谷底的景气与民间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结合,由此克服通货紧缩,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2004,(8):78-78
东部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前提是与西部企业之间存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比较势差和互补特性。东部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通过异地化  相似文献   

20.
张孝德 《现代日本经济》2002,121(1):24-26,30
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经创造了日本经济辉煌的日本企业制度,在90年代以来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却表现出对应迟缓,弊端凸现。要分析日本企业制度兴衰的原因,有两大因素必须考虑:一是必须从日本的文化来研究日本企业的制度形成。具有高度团队精神的日本企业制度,是由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依附关系与市场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必须从日本企业制度与经济的时代关系中来解释日本企业的兴衰。80年代以前是制造业发展的时代,90年代以来是新经济时代。90年代以业日本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应当从没有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建立起新的企业制度的方面去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