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钟乃仪 《新金融》2001,(3):29-31
新世纪伊始,日元的颓势依不见减,5日东京外汇市场的日元汇率已经跌到自1999年8月的1:116以来时隔17个月后的回归,短短月余时间,日美汇价(日本战后自始至终以此为汇率基准)中日元贬值了6日元。日本政府和央行容忍眼下具有景气支持效果的日元贬值加速了市场抛售日元。尽管日元的贬值加强了出口企业的利好趋势,扩大了它们的收益,但是,通过进口价格的抬高,给进口企业以及消费都却带来了负效益,与此同时,还将有可能减弱与日本有着竞争和合作关系国的竞争力。如果从日亚间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亚洲各国对第三国的出发,即便作为短期行为的这种粹碎依赖职口而忽视国内经济的振兴以及亚洲各国利益的短视观点是否可取,已经引起日本舆论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2.
尽管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永远的心痛,但对于眼前正在爬升的日元汇率。日本政府却表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心情。因为,虽然日元的升值令日本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也令通货紧缩每况愈下。但日本却可以籍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并提升日元在新的国际货币新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周波 《中国财政》2015,(4):76-77
近期,日元汇率持续大幅度贬值引发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为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的通货紧缩,重振经济增长,安倍自2012年底上台以来,力推"量化质化宽松(QQE)"货币政策,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100并持续下行。2014年10月31日,日央行将量化质化宽松政策升级,日元汇率呈加速下行的态势。总体来看,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刺激作用效果不佳且不可持续,对外则从贸易、金融和投资渠道输出通货膨胀,给世界各国宏观金融稳定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4.
《投资与理财》2014,(24):60-61
“贬值!贬值!再贬值!这是市场对日元近期走势的描述。由于“世界正被抹平”,日元贬值已在中国市场激起阵阵涟漪,宏观上对中国出口、经济增长、股市等都有影响,微观上在日旅游、购物、留学将会更便宜,吸引更多国人。自2012年底,安倍晋三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日元贬值。11月25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日本央行将持续实施量化质化宽松政策(QQE)1直到实现2%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前,日本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预示着日元的贬值趋势。日本政府力图以日元贬值来拉动日本经济,此举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汇率战。 2013年,欧债危机前景尚不明朗,美国险些跌落财政悬崖,全球经济仍然处在脆弱敏感的关键时期。作为主要发达经济体之一,日本最近的举动引起世界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元汇率的异动。  相似文献   

6.
5月9日美国纽约外汇市场上日元再次大幅贬值,日元汇率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100.79日元,不但突破100这一重要的阻力关口,而且创下了自2009年4月以来时隔49个月的新低。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日元汇率持续贬值,截至5月10日的1美元兑101.37日元,较2012年第三季度末的收盘价1美元兑77.59日元,贬值幅度高达30.65%。针对这一现象,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2年4月美元相对西方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后,美元与日元之间汇率却波动不大,这实际上是日本政府操纵外汇市场的结果。本文从日本国内经济基本情况、外部帐户状况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多个角度分析了对日元汇率的影响,认为日元成为近期最可能大幅升值的货币。  相似文献   

8.
对于眼前正在爬升的日元汇率.日本政府表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心情。虽然日元的升值令日本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也令通货紧缩每况愈下,但日本却可以籍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并提升日元在新的国际货币新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9日,日本央行结束了持续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上日元小幅上升,但随后兑美元的回落走势抵消了前期的涨幅,整体行情呈现振荡走势格局,远不如市场预期般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结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早有预期,行情在预期中消化。其次,美国和欧洲外汇市场人士预计,结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日本利率会立即大幅上扬,美元和日元之前的宽幅息差仍将存在。焦点在市场中落定,情绪主宰日元汇率变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日本财务省4月7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3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达到8265.77亿美元,比上个月增加了497亿美元,连续7个月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是日本外汇储备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为诱导日元贬值进行市场干预.3月份在外汇市场抛售了4.7万亿日元(约106日元合1美元).购进美元。  相似文献   

11.
近期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对收益率曲线控制上限的调整低于预期。日本央行之所以选择“保债弃汇”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日本经济仍未恢复至理想水平;二是日元温和贬值对经济有利;三是日本通胀前景并不明朗。日本央行控制收益率曲线上限的上调幅度对日本经济总体利大于弊。一方面可以继续支持经济持续复苏,另一方面财政融资成本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日元也将因此低迷一段时间。未来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保债弃汇”,退出宽松政策仍然遥远,通胀偏高不会迫使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转向。  相似文献   

12.
郭可为 《金融博览》2013,(11):48-48
5月9日美国纽约外汇市场上日元再次大幅贬值.日元汇率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10079日元,不但突破100这一重要的阻力关口,而且创下了自2009年4月以来时隔49个月的新低。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日元汇率持续贬值,截至5月10目的1美元兑101.37日元.较2012年第三季度末的收盘价1美元兑77.59日元,贬值幅度高达30.65%。针对这一现象,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3.
财富指数     
《新理财》2013,(6):14-15
甘利明称强势日元已基本修正 据日经新闻,在参加NHK的脱口秀节目被问及日元应该贬值到什么地步时,日本经济部长甘利明答道,尽管他本人不能评价这一问题,“但很多人说对强势日元的修正已经基本完成。如果日元继续进一步贬值,这将对人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甘利明的评论显示日本政府已经将其关注点转向日元持续疲软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永中 《中国外汇》2011,(10):56-57
日元汇率在大地震后非但没有贬值,反而加速升值,令人非常困惑。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灾难性事故,其货币汇率通常应声下跌。然而,日元汇率在大地震后非但没有贬值,反而是加速升值,令人非常困惑。不过,就地震频发的日本而言,这似乎没有什么新奇之处。1995年1月阪神地  相似文献   

15.
贺华明 《中国外汇》2013,(23):88-89
2014年,日本货币宽松可能进一步扩大,而美联储则或退出QE。预计美元/日元将在2014年整体持续单边上涨。  相似文献   

16.
欧洪  梁庆 《中国金融》2023,(7):76-78
<正>受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日本经济表现曲折反复,增速远低于预期。外贸逆差创历史新高,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日元大幅贬值。长期货币宽松的副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债务继续攀升,人口老龄少子化和经济转型乏力等结构性问题加剧。综合多方预测,2023年,通胀和日元贬值压力减小以及持续的宽松政策有望支撑日本经济增速回升至1.5%~2.0%,但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日本自身的外交政策取向也可能拖累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日元贬值只能算得上是发起了一场非对称的"货币战"。其潜在的后果更多可能是使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更加纷乱不堪,阻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步伐日元贬值并非出于国际资本投机或者外汇市场力量变动,而是日本安倍政府力主的货币贬值战略。这里称之为贬值战略,是因为日元贬值并非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通过长期的贬值措施,以期实现其贬值战略的意图。这可从日央行的声明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份以来,日元大幅贬值,市场对于日元是否已进人中长期贬值通道展开了热烈讨论,日元贬值论也甚嚣尘上。文章在分析导致日元历史与近期贬值趋势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尝试对日元汇率的未来走势进行判断,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日元存在短期内温和贬值的可能,但尚未发现足以推动日元中长期贬值的市场力量,目前判断日元已进人中长期贬值通道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9.
自2012年10月初以来,日元一直呈现大幅下跌走势.目前其贬值幅度已经达到20%。在2012年10月5日至2013年2月18日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收盘价已经从7865升至936,  相似文献   

20.
白2012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以来,日元汇率便开始了急剧的贬值之路。安倍晋三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联手出击,在裁至2013年中的第一个回合中,使日元兑美元贬值了大约32%。日元汇率随后陷入长达一年的高位盘整。今年7月底,日元空头再次发力,过去两个月日元再次贬值近10%,美元/日元接近110.00关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