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中国玉文化有着七千年以上的历史,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堪称中华文化当中延续和传承时间最长并贯穿整个文明史的标志性文化。它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融入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
3.
4.
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竞争已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要成为竞争中的胜者首先必须占据人力资源优势."第五代人"是我国当今和未来的人力资源库.他们生于20世纪的70~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有首适应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需要的特点,他们将成为推动我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7.
8.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诞生在一个自信的时代。因为,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中国梦”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伴随中国企业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区相继上市的热潮,开曼群岛、维尔京、百慕大……这些原本不甚知名的小小群岛逐渐成为了中国企业注册离岸公司的摇篮 是什么样的原动力驱使大量的中国企业趋之若鹜,涌向这些远洋岛屿呢 相似文献
10.
11.
13.
9月20日,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倡议者郭开和他的合作者于招英、蔡金水以及《西藏之水救中国》的作者李伶,四位同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郭开介绍了他和蒋本兴(水利部原副部级工程局局长)、于招英(原中央办公厅干部)等人16年前联名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朔玛滩引水到天津的方案,并就工程技术、开发经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西线方案同现行的南水北调东、中、西线方案的比较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有了日程安排,而“东亚自由贸易区”还停留在书面上。目前东亚经济合作主要是以3个“10+1”的形式进行。对中国来说,东亚经济合作以“10+3”形式还是“10+1”形式利益更大呢?虽然国内很多学者认为“10+3”的经济合作模式对中国来说是比3个“10+1”更优的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在把经济合作的利益抽象为外贸额增长的假设前提下,建立经济模型,用历史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出了从单纯的外贸增长角度“10+1”合作方式比“10+3”对中国经济利益更大的结论。并把模型结论结合东亚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哲学诞生,天命主宰”[1],天命论是中国哲学的先锋,更是中国人思想的根源。要了解中国人首先就要知道天命论。本文就借助前人的力量,站在一个角度上分析天命论对中国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面子与脸能解释和调节中国人的社会行为。面子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机制,它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熟人社会和儒家文化相关。面子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人的尊严,适当爱面子是人对自身形象的维护,但是爱面子超过一定限度.则是脱离客观实际的虚荣心的表现,甚至成为弄虚作假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前人对人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动人”假设,旨在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对教师实施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近期以来,外界主流媒体和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的解读,既有正面积极的声音,同时也不乏唱衰中国经济的悖论。其中绝大部分外界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高度评价中国经济,普遍认为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增加投资、抑制通胀的宏观调控,既保持了经济强劲稳定增长,也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经济形象得到普遍认可。但另类唱衰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崩溃论也浮出水面,这是否意味着渲染中国经济崩溃将成为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另一种舆论导向?显然这需要我们深思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继制造业之后,当前出现了发达国家向具有低成本、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业的新趋势,服务外包成为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文章分析了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打造"中国服务"的重要意义,认为我国已经初步积累了大规模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打造"中国服务"的基础和能力,并就承接服务外包打造"中国服务"的路径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