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近日说,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将主要依靠立足国内解决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9月17日在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对世界能源稳定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总体上看,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一直在90%以上,近6年来,中国累计出口煤炭5.1亿吨及大量焦炭,为有关国家钢铁企业提供了重要原料。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高速增长,能源需求较大,我国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商机无限,节能技术市场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而同期GDP年均增长达到9.7%。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一般维持在70%~75%左右,远远高于国际平均的水平。同时,由于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中国煤炭总体上呈北煤南运的格局,大量煤炭需要铁路运输,加速了铁路运力的紧张。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朱益 《浙江经济》2004,(8):16-1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制定“十五”计划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续稳定的GDP增长带动了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膨胀。200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较2000年增加18%,远远超过规划时预测。部分省市出现能源供给紧张状况,能源供应问题重新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为全社会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全球能源开发利用转型已到关键时期,我国尤为紧迫。1990年以来,我国绿色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9.85%,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1990年的4%上升到2012年的8%,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长尤为迅速,2012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绿色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4%。我国是绿色能源第一大国,但距离绿色能源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态势鉴于传统化石能源大量使用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人类必须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国际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索中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证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能准确反映出以上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出"绝对能源消费系数"的新概念来评价能源消费与经济的关联性,并以此为根据,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对比提出几点建议及对策以供政府、企业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能源战略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日本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而日本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为了保障能源供应,日本制定了明确的能源政策目标,并围绕着能源政策目标的实现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战略,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能源战略体系,在能源储备、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和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本国的能源安全度,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能源安全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非常低。2000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901千克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8%,0ECD平均值的1/7,世界平均值的44%。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仅为美国4196千瓦(1999年)的3.1%。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达16亿吨;石油生产1.7亿吨;电力生产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研究》2011,(8):21-28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对外贸易大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了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的新难题。本文运用了Antweiler等提出的理论模型,使用31个省份1995—2008年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计量回归,探讨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各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贸易通过规模、技术和结...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能源资源比较丰富,是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与中国类似,煤炭在澳大利亚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2004年度(2003.7.1--2004.6.30)澳大利亚能源生产及消费见下表]。澳大利亚是一个能源净输出国,国内能源消费只占其能源生产总量(铀除外)的48%,其他52%均用于出口,主要出口产品为黑煤和液化天然气。随着国际市场能源类产品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实证经验看,有两个启发性的结论:一是在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和能源密度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二是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能源消费低增长和经济高增长。而中国有可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出现能源密度下降。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将资源约束这一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内生到经济系统中,优化经济系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华 《浙江经济》2012,(14):17-19
当前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和发展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浙江共识。关键是充分调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性,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研究和投资,加快整合能源产业链,积极抢占能源经济发展制高点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能源问题从来都是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崛起,我国能源消费与日俱增,2011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5.
核能与天然气: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中的重大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将损害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以中国"富煤、少油、缺气"为理由,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迫切性。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适当提高石油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其重心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比重。从长远看,中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应该是核能和天然气,其他能源消费只能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中的重大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将损害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以中国"富煤、少油、缺气"为理由,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迫切性。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适当提高石油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其重心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比重。从长远看,中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应该是核能和天然气,其他能源消费只能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在全球展开,而能源短缺问题似乎越来越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经济腾飞的"瓶颈"。于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开始对"富饶"而贫穷的非洲抢滩登陆,甚至以"反恐"的名义谋求能源争夺战。  相似文献   

18.
王建 《珠江经济》2005,(12):2-8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这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生存之道     
《东方经济》2004,(6):1-1
当中国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后,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趋突出,供求矛盾越来越大的形势无法避免地里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0.
赵雷 《首都经济》2008,(4):36-37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应比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