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地征用制度困境表现在城市土地国有制与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农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矛盾。产权的自我保护与政府保护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两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产权主体明确是产权权益保障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较多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地产权主体不完善造成。因此,应通过合理制度与机制设计,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强化农民使用权主体,确保农民为市场主体,维护农民为收益权主体,使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成为主体产权,切实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做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确保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根据现有一些文献的研究并且结合自身对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分析,对城乡统筹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对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城乡统筹建设重要性的分析,给出了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城乡统筹发展更加完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产权正义是产权权益保障的根本,我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产权正义缺陷显现,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为此,应从农地产权制度正义、产权行为正义、产权程序正义等方面,完善我国农地产权正义,有效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命题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认为,土地开发整理正由单一的补充耕地目标向综合化的土地综合整治转变,其内涵和外延逐步扩展,难度也不断加大,所需资金不断增加,管理需要不断完善,思路需要不断创新,提出城乡统筹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是一项"民心工程",所以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之路。是形成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发展产业化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二三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土地制度限制着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大市场的建立,更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以土地制度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为前提,分析了土地制度的现状及统筹城乡发展中因该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景帆 《新经济》2013,(23):106-106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及政策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俊 《发展研究》2009,(7):26-31
本文对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作了分析,重点探讨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即强化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土地统筹流转的内涵、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协同过程和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农村集体土地统筹流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协同论和土地发展权交易理论是农村土地统筹流转的理论基础。农村土地统筹流转中的协同是各类农用地流转和各类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之间的协同,农地规模经营生产方式与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是系统协同的目标,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职业农民培育等是系统协同的重要媒介。农村土地统筹流转机制应包括农村土地统筹流转的区域条件和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土地发展权价格形成与评估机制、农村土地统筹流转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协调机制、集约用地与耕地保护机制、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必然性基础上,从基本思路、遵循原则和配置机制、开发机制与引导机制等方面系统设计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路径,并就相应的制度创新设计进行了效果评价。分析认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改革是可行的,改革必将使我国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释放出巨大的资源价值、市场价值、甚至产权私有化预期,为我国持续减少城乡差距、整体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底,为了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江苏省开始试点推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探索研究集聚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然而,改革带来的问题总是要超过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万顷良田"工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是争议与质疑,工程普遍受到老百姓的抵触,结果差强人意,以至于在2011年",万顷良田"工程被停审批。因此,必须深刻反思"万顷良田"工程实施中的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这对于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途径,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将会带来有益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地票制度作为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方式创新的产物,对城乡之间土地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权益保护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婵 《经贸实践》2016,(4):39-40
随着成都市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关系发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对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立足于科技推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成都是统筹城乡发展对科技的新需求,包括城乡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民生改善、社会管理以及农民素质提高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土地流转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目前,中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面临制度和农民自身两大根本制约因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应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同时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社会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科学发展能否切实得到保障,然而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在其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本文在统筹城乡背景下,总结成都经验,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城市化条件下我国城市土地供求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激化城乡二元结构土地制度矛盾,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成为影响城乡土地供求的核心因素。城市土地有效供求分析模型表明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确实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调整现有的城市化模式,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核心,实现城市空间的紧凑和布局的多元化,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供求的有效均衡。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粮食安全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缩小是衡量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以专业合作社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农民之间的资金互助上;宏观调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公平调控;地方政府绝不能与民争利;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应作为今后"三农"政策的基本导向;农村社区化的本质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要化掉村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