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转折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轨经济作为一种过程中经济形态和非平衡系统运动的经济形态,同时也体现为一种连续性运动状态,根据其经济形态变动程度和变动的性质,在体制运行轨迹中必然存在着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若干标志。研究这些转折点应该具有的特征,既有利于把握转轨过程中经济运行状态的阶段性变化,同时也有利于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认知基础的完善和人类发展的经济史分析深化对转轨时期经济的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体制转轨与成长转型是转轨时期经济面临的双重约束.转轨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应现实成长阶段的制度安排,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实现经济发展;第二,转轨的制度安排比一般性制度变迁远为复杂和系统,路径选择与政策搭配都对经济绩效产生直接影响,选择一契合是寻求约束向激励转化的重要思想;第三,转轨时期的经济绩效由回顾性增长和前瞻性增长两种性质的收益构成:随着转轨过程中认知条件的趋同,转轨的走向会逐渐趋同;第四,转轨的实质是一次商业功能的重建,是补商业的课。中国样本超常增长的实质,是特殊奈件下发生的一次商业革命的结果;第五.无论转轨过程表现出怎样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转轨的发生和结果都将符合于经济史的一般性原理。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迄今为止大约有30多个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转轨或过渡。中国也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转型期。鉴于转型期所特有的鲜明的阶段性、变异性或过程性质,把握转轨型经济学及其方法论尤为重要。尽管对中国转轨绩效的评价各执一词,但30年的实践经验和转轨业绩,充分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成功转型,即以最小的社会经济转轨成本,又好又快地促成中国转轨型社会经济形态的重大转折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难题及其转轨策略高拴平谋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然而,我国未来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和体制、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等方面的特殊性,使我国未来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所采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从行政区经济走向大都市圈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大都市圈地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城际利益矛盾有日趋激烈的发展趋势。例如,江苏省进行的南部、中部和北部的三大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都要牵扯到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和互补…  相似文献   

6.
转轨经济中的资本外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格雷戈里关于经济体制的四种属性和刘国光对经济体制的“五分法”,本文研究了转轨经济中普遍发生的资本外逃问题。由于转轨经济的现实同科斯定理所要求的理想状态存在巨大差异,较高的交易成本、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产权未被很好的界定,使得经济转轨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经济转轨的成本之一,资本外逃抑制了转轨经济的正常增长,丧失了大量的税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本文分析了转轨国家资本外逃的现状和规模,揭示了资本外逃对于转轨国家的负面效应,从体制转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转轨国家出现资本外逃的原因,并就如何防范、减少资本外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转轨经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国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变革探索已延续了半个世纪,世界上30多个国家、1/4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探索,这些国家可以统称为转轨经济国家,它们的经济运行既不能简单地用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来界定,也不适合用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来界定,而是体现出特有的转轨经济共性,转轨经济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转轨经济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从传统理论或已有体制的视角出发,而应该立足于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过的实际历程。归纳可以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方法论上的创新,本文对开展这一研究的初步思考以整个转轨经济国家为背景,而以中国经济转轨为个案。  相似文献   

8.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本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9.
杨来科 《经济经纬》2000,36(1):31-35
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潮流.但是,由于各国本身的社会历史及经济法律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在转轨道路及转轨模式上有所不同.中国的经济改革,遵循的是一种特殊的思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中国取得了特殊的经济成就,也遇到了特殊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行政区经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瓶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涛 《经济地理》2005,25(5):682-684,706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它将对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提出已将近半个世纪,然而进展依然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强烈影响。抑制“行政区经济”、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长株潭三市以及湖南全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共产主义后的转轨各种各样的理论概括,其中大多数颇值得商榷.事实上,看待转轨过程的最流行的方式也许是最不正确的.东欧(广义上还包括前苏联在欧洲的部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轨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积极的制度构建过程,即恢复竞争市场和私人财产的过程.这种理论概括对共产主义后的改革者制定政策起了不好的作用,但是,被认为是有其他不利的原因导致了这些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这些错误,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摇来摆去,不彻底,而这些负面的体制结果又导致了转轨早期的不尽人意.特别是可以把空前的广大东欧地区的经济衰退归咎于这些错误,这场衰退已经吞噬了东欧大约四分之一的国民产值.  相似文献   

12.
朱兆生 《经济师》2005,(12):63-64
中国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表明了经济转轨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取决于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体制的错位、政府职能的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末叶的一种世界性现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开放经济对转轨经济既有积极的制度变迁效应,也使转轨面临巨大的外部风险。分析表明,转轨国家间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根源于不同的转轨方式及对制度变革和发展政策关系的不同处理。在对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一些经济学家批判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华盛顿共识”,强调转轨中制度建设的历史的重要性。论文指出,在开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本文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变革探索已延续了半个世纪,世界上30多个国家、1/4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探索,这些国家可以统称为转轨经济国家。它们的经济运行既不能简单地用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来界定,也不适合用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来界定,而是体现出特有的转轨经济共性。转轨经济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转轨经济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从传统理论或已有体制的视角出发,而应该立足于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过的实际历程,归纳可以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方法论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转轨经济研究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经济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出既有理论框架,其研究的个性特征日趋明显,原有理论和认识开始出现以转轨经济为对象进行整合、集成和创新的发展态势,可以说,转轨经济学的研究框架正在形成。本文拟作些综合归纳与分析。一、何谓“转轨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过渡而出现的一门旨在研究这些国家的制度变迁特征、过渡路径选择以及经济过渡绩效的经济学分支,是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制度学等经济学科的成果加以综合而应用到转轨问题研究的一种尝…  相似文献   

17.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该文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8.
转轨期中介组织的改革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中,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两种最基本的体制形态。企业与政府都属于纯粹的层级组织,市场组织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平行结构。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则活跃着各类中介组织,这些中介组织介于各经济主体之间,为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而从事沟通、协调、公证、评价、监督、咨询等活动。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介组织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又经历脱钩改制、归类合并等改革整顿,其间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一、我国现有中介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徐震 《经贸实践》2003,(6):22-23
行业协会如何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整个经济转轨过程时期,明确定位,发挥作用?把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工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在此我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谢作诗  杨绍江 《当代财经》2002,(9):15-18,38
转轨方式并不独立地决定经济绩效,而是与初始条件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初始条件应该一分为二,一类不依赖于转轨方式而直接地决定经济绩效,另一类则要与转轨方式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究竟是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是一个模糊糊不清的问题。究竟是第一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勉强可问,究竟是第二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俄罗斯的经济绩效与转轨方式无关,具有事前决定的性质,中国的经济绩效却是与转轨方式有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