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时相对一般毕业生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难,因而提升就业能力成为影响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求职现状,接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USEM模型内涵进行阐述,进而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探讨出对应的就业能力框架,并结合该框架对就业能力上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从学业素养、可迁移能力、心智模式、职业素养四维度探讨提出增强的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比单纯解决经济问题更为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关注、切实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本文重点论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立志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挫折教育、激励教育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促使其从根本上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有效手段和必要保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和家庭基本信息,旨在获取个体和家庭层面学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数据,尝试构建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影响因素Logit实证模型,得出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具有正向性影响;学生户口性质和家庭收入等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产生消极性作用,具有负向性影响。文章结合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奖助学金在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努力进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等学校奖助学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目前高等学校奖助学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做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加强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合理调整奖助学金比例,协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间的矛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金类高职毕业生是未来从事社会财会金融相关职业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研究用人单位对财金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以及高职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评价,对于提升财金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培养和提升财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包括: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加强学生职业基本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侧重于培育大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氛围、创新就业育人机制,让学生们拥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应对压力时的健康心理以及更强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解决就业问题。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为什么困难,这并不是社会没有就业岗位,也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没有确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考虑,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了面向市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教育子系统使学生树立牢固的面向市场就业意识,专业学习和综合就业能力训练由被动变主动;课程设置与修订子系统改善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训练,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就业能力培养子系统全面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9个相关配套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新资助政策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问题逐渐凸显。论文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力求提出增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文针对当今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通过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实习、学生日常管理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特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来破解就业难题。研究成果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建应用型大学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通过探讨如何提升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入手,分析应用型高校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入"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出"之间的供求关系,以提升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不能简单等同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多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在思想、心理、学习、就业、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审视“贫困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贫困生不仅包括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包括了心理贫困生和能力贫困生.高校应当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贫困生的资助手段,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将“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从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到帮助其心理解困和能力提升,以不断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1613个调查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意愿及其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烈的就业能力提升意愿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意愿随着年龄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和接受政府培训次数增加而增强,并且已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意愿略强于未婚新生代农民工,但男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意愿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动态分析与审视,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位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就业指导不适应学生实际需求,导致就业质量不高。要拓展互联网思维构建共享教育生态系统,将就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力度越来越大,资助额度逐年提高,资助面逐年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家庭孩子读大学的窘境。同时这种趋势使得高校资助工作显现出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个别学生出现等、靠、要的想法;部分学生滋生“不要白不要,要了不白要”的念头;还有部分学生穿着名牌冒领助学金等等。这些现象不断见诸媒体,因此,高校在做好困难学生救济帮扶工作的同时,感恩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入学率的提高,因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困难学生人数也在逐年提高。学校可以通过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程实践等教学方式和适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业与就业的关联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课程难度与学业基础的有效匹配,克服学生基础差导致的学业困难;通过针对性的个体辅导训练,提升学习障碍的学困生学习能力等措施,全方位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来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也存在着诸如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失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脱节、自我认知与单位需求的差异等问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生态学机制,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构建和发展以经济帮扶为基础,素质与能力相支持的"双线"资助模式;适当调整奖、助学金比例及捐助渠道;加强励志教育,强化素质提升;创新体制,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增强能力提升;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提高理财意识。  相似文献   

19.
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形成既有个人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动态的就业档案机制、经济帮扶机制、心理帮扶机制、能力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20.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心理素养严重缺乏,就业力持续弱化。这主要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学生评奖评优制度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素质咨询教育及社会实践拓展教育方面强化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整体规划,健全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改善高校大学生考评体系,持续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