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股东权益、资源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文章利用修正Jones签模型对我国263家IPO的公司各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IPO时盈余管理的普遍性,并从IPO门槛、保荐人制度和中介机构等方面提出对盈余管理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收集的2010年在创业板首发上市的89家公司在IPO前后连续5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的情况,强调上市公司IPO时有风险投资背景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风险投资背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风险投资和行业的交互项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创业板IPO于2004年正式发行,至今已有300多家公司成功上市,这些公司在IPO前实行盈余管理,以期募集更多资金,由此形成了创业板IPO前盈余管理。创业板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正向影响,降低负面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盈余管理和IPO抑价概念后,着重分析了创业板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双重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风险投资在我国首次公开募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经营目标和行为对我国首次公开募股公司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以2010年11月12日之前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进行的分析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存在盈余管理现象,风险资本持股并不能减少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盈余管理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ST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利润调节手段,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ST公司的青睐.发现ST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找到有效的监管手段,把盈余管理和非法的利润操纵区别管理,无疑会对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健全证券退出机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及其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起到了积极的认证和监督作用。在我国,政府性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多地发挥了正面认证和监督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和数量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数量越多,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风险投资机构总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比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有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与规避监管动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前两类动机并未得到显著的体现,规避监管动机是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受益者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剥夺是盈余管理的深层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收益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会影响其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以下简称非标意见)的可能性。经选取200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491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持忽视和容忍的态度。因此,需要优化公司制度环境和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系,加强外部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20082014年483家中小板IPO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来源的不同将风险投资分为政府背景、企业背景以及独立背景风险投资,考察风险投资异质性对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较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该结果支持了风险投资在IPO过程中的监督认证假说;进一步加入风险投资异质性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独立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较高,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对IPO前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治理被认为在预防公司内部人为控制经营状况,以及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验证上述假设,文中选取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从独立董事比例和任职地点两个维度,研究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尝试解读在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特别是,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和增加本地任职,能够明显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独立董事比例偏低和异地任职的增多则能够增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扩展分析发现,即便在较强盈余动机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仍能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会关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做出积极的策略反应;投资者保护水平会对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风险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就越敏感。  相似文献   

14.
全流通背景下,控制股东股份增持、减持成为常态。为了低价增持、高价减持,控股股东有操纵盈余的动机。基于2009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增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下操纵;控股股东减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上操纵。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监管,控股股东就可能持续、重复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考察增发长期价格效应的盈余管理观,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公开增发和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盈余管理对两类公司长期股票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开增发后长期股票业绩显著为负且与增发前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后长期股票业绩显著为正且与增发前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结果支持增发长期价格效应的盈余管理观,也证实中国上市公司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深圳中小板上市的647家IPO企业为样本,对承销商声誉与企业IPO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发现声誉高的承销商没有发挥更强的抑制作用且承销商承销的IPO企业数量越多,其越有可能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进而从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制度的相关规定、会计准则制定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完善和健全会计准则,改革监管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对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参考,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资本市场20072012年IPO申请公司为样本,基于政府管辖的视角实证研究了IPO公司产权性质及盈余质量对证券保荐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国有性质和盈余质量差的公司,在IPO时倾向于选择当地的证券公司任保荐人。这表明证券保荐人在IPO过程中的保荐作用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夏立军  鹿小楠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45-150,158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影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两大因素,同时分别影响其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的程度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即采取协调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媒体关注、机构投资者、分析师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操控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越多的新闻报道伴随着越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新闻媒体能够发现、揭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没有纠正功能;机构投资者交易越活跃,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的操控程度越小,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盈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