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丽霞 《企业活力》2004,(11):50-51
<正> 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要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这意味着企业可在国家行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下,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并进行筹资、投资,承担相应风险。全社会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在企业外的其它机构进行。同时,在照章纳税之后,企业有权对其创新收入进行自主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大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已经取代工业经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知识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最主要的经济资源,这意味着现代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不断创新、使用、积累与转化来实现的,而技术创新必然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知识的主体,技术创新自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源泉。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包括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生产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用户创新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4.
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在现阶段还是制约我国科技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分析,认为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并对企业如何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环境支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6.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8.
卢昌宁 《企业导报》2011,(10):193+226
在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为博士后提供实践的机会,特别是为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因此,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正是当前促进博士后工作站成为科研与市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河南省出台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的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经过4年发展,河南省已认定创新试点企业四批共138家,试点工作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创新层次低,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0.
毕娟 《中外企业家》2007,(12):46-52
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等)参与的系统工程,但其核心主体是企业,这是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微观组织,其追求利润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对于市场需求具有更为敏锐的感应力和判断力,能够自主、灵活、高效的感知技术创新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探索和完成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存在市场  相似文献   

11.
孙德梅  庞双禄 《活力》2005,(12):74-75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已不仅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应是这种创造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从而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即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如何通过恰当的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探讨政府的财税政策选择问题.结果显示,在企业技术创新研发阶段相比企业所得税的税负水平,财政拨款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在这一阶段,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能够更有效激励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同样地,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阶段财政拨款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仍然更好.  相似文献   

13.
曹健林 《企业科协》2008,(1):10-12,6
今天大家围绕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等问题开展主题报告与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上海相应的配套服务得到发展,包括科技政策,科技信息、知识资源共享、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的鉴别和交易、投资和融资、企业的孵化、人才的流动与结构配置、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等配套服务,构成了上海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软环境”.有效的促进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观安生产力转化,——摘自《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种技术——经济概念,它源于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探求。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社会合并,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以上,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意义,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源泉,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必须发挥主体地位,因此应充分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并给予企业多方面的支持。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发明专利外授权占到72.3%,其中  相似文献   

20.
区域技术创新服务网络的功能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创新服务网络及其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服务网络是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扶持科技创新而设计的一个体系,该体系是各网络主体在为科技企业创业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该体系以一些建筑物和设施为依托,以服务于创业者成长为目的,由一支精干的管理服务团队将新企业及其成长相关的社会资源有效结合的各类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