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卫汉青 《中关村》2013,(11):7-7
2013年9月30日,也就是共和国64岁生目前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6位常委和政治局成员,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体学习,聆听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小米科技CEO雷军、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等中关村代表人物讲课。  相似文献   

2.
千洵 《中关村》2014,(10):122-122
风景秀美的稻香湖景酒店与科技先锋中关村在中秋时节擦出了火花。百余位中关村青年男女齐聚"稻香湖",他们吃着月饼,玩着游戏,认识着新朋友,这场百人PATY成了中关村人最好的中秋庆典。风景秀美的稻香湖景酒店与科技先锋中关村在中秋时节擦出了火花。2014年9月6日,稻香湖酒店举办了一场中关村青年联谊交友会。百余位中关村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稻香湖,他们吃着月饼,玩着游戏,认识着新朋友,这场百人PATY成了中关村人最好的中秋庆典。  相似文献   

3.
卫汉青 《中关村》2023,(12):68-73
<正>纪世瀛是中关村传奇中的传奇,是贯穿中关村43年发展历程的一位代表性传奇人物。2023年秋天,一本沉甸甸的《43年创业心灵感悟》摆在我面前,这是纪世瀛先生的新著。纪世瀛何许人也?一位年逾八旬的中关村元老,一些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人喜欢称他为“中关村第一村民”。今天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样板,是当代中国最亮丽的名片。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全体成员走进中关村集体学习,更是共和国未来发展方向的示范和象征!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11,(2):50-53
1"1+6"组合拳给力中关村先行先试 中央和北京市高度重视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建设,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关村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5.
王德禄 《中关村》2013,(11):32-33
我对于中关村发展模式有几点思考:一是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二是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三是中关村园区管理机构的作用,四是中关村成功发展的三模式。  相似文献   

6.
吴炜 《中关村》2014,(7):38-39
6月15日上午,在天使汇入驻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发布仪式上,天使汇CEO兰宁羽宣布,12位天使汇上的顶级天使投资人联合推出100X加速器。  相似文献   

7.
郑闯琦 《中关村》2005,(1):30-30
中关村二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创新的耀眼主线,这就是一种内在于其中的、构成中关村人精神内核的那种观念层面的“突破”和文化层面的创新。为此,我们选择了四位和中关村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化精英,以期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中管窥中关村二十年来的精神嬗变。不管是张朝阳,贺卫方,还是张颐武,胡鞍钢,他们都身处中关村,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甚至争议,在产生巨大的震撼力的同时动摇了人们原有的岩石般凝固的观念,中关村,和我们的时代,也就在这种争议、讨论和反思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8.
选忆中关村     
陈春先 《中关村》2008,(4):66-69
中关村已经发展了25年。现在的中关村已经不是最初意义上的中关村了,现在的中关村范围很大,但不管怎么发展,它的根子还在原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3,(1):16-16
在辞旧迎新之际,温家宝总理视察了中关村,百度的欢声笑语,联想的驻足凝思,他的讲话温文尔雅,像春天般的温暖,“既是带着对大家的想念、对企业的关心,也是寄托着很大的希望,相信中关村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温故知新,25年前温总理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调研,“小荷才露尖尖角”;光阴如梭,25年后中关村已然成为世界瞩目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0.
郑先桂 《中关村》2006,(1):128-131
2003年1月24日,在胡绵涛总书记来中关村视察工作时,管委会推荐了15位归国创业博士接受总书记的接见,周健博士名列其中。受到这样的重视,周健做了什么?那就是在金融信息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萧灼基 《中关村》2006,(5):106-107
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这种共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远未成为每个中关村人,每个北京人,甚至每个中国人的一种天然认识。  相似文献   

12.
赵凤桐 《中关村》2010,(6):83-83
三年前,《中关村创新谱》问世,曾引起热烈反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把中关村称之为“中国未来的动力引擎”,这部书稿之所以受到关注和好评,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英雄”。书中记录了中国创新创业的先锋,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到王文京、杨元庆、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51位“知识英雄”,尽管他们创业的道路崎岖不同,但都来自于中关村。都是秉承“创新”理念,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书写了中关村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在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  相似文献   

13.
吴炜 《中关村》2011,(1):18-24
中关村石景山园,即将迎来自己的5岁生日。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员,石景山可谓奇葩异放。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8,(10):36-37
1987年底,新华社记者夏俊生写了4篇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告,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先后有3位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组织力量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1987年12月10日,于维栋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当天即查找资料并加以消化。12月11日,于维栋走访了中国科协书记处、中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领导,听取他们的意见后起草调查方案,其内容包括调查的主题、重点,调查组的构成,调查时间的安排、步骤和方法等,并提出了一个由七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  相似文献   

15.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0):20-21
2013年9月30日,对中关村人来说,是个倍感荣幸和值得喜庆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员来中关村展示中心进行参观,作为政治学习中的一课,七大常委悉数到场。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关村发展提出了希望,同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五个着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萧灼基 《中关村》2005,(1):50-50
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这种共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远未成为每个中关村人.每个北京人,甚至每个中国人的一种天然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期《中关村》杂志,主打内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以及39位候选人群英谱。尽管他们只能有20人当选,但作为中关村上万家高科技企业、40万创业者的代表,他们无疑是中关村乃至中国的知识英雄!因为他们代表了拼搏,代表了效率,代表了创新,不然中关村何以在短短20年就能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发展为“世界八大文化圣地”之一,每年以接近翻番的速度扶摇直上!?两年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举办了第一届“双优”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柳传志、段永基、陆致成、张兆东、王文京、杨元庆、刘迎建等20位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的名字,已被永远铭刻在中关村科技园内一面黑色大理石砌成的文化碑墙上!  相似文献   

18.
金海 《中关村》2014,(4):24-26
这是一个类似中国合伙人的创业故事,起点是在被创业人士称为“宇宙中心”的中关村五道口华清嘉园。2011年10月8日,在全球顶级金融和互联网企业capital one、美国在线、美国运通公司和paypal工作了十余年后,叶大清联合两位伙伴陆佳彦和刘曹峰在华清嘉园的一套三居室内开始了创业历程,其中一间后来还成为了叶大清的卧室。  相似文献   

19.
卫汉青 《中关村》2008,(11):9-9
中关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纵然有百种解读,一言以蔽之日:“创新文化引领中关村前进”!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报告,在北京市文联、中关村管委会、中共海淀区委和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即将面世。“艺术中关村”,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形象地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艺术地反映中关村开拓创新20年的发展道路,热情地描绘中关村的精神风貌。“艺术中关村”是为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企业与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而打造的一场别开生面、卓尔不群的艺术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细心的读者或许能发现,在我们的种种“批判”中选取的参照系是全国其他高新区和中关村自身,而没有选择美国的硅谷——如其他媒体习惯的那样。没有人能否认硅谷的巨大成功,就像谁也无法否认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原动力一样。但问题是现在的中关村具备和国外大公司正面抗争的实力吗?更进一步说,我们有必要克隆一个硅谷吗? 有一位媒体同行曾给中关村开过一个药方:有创新的跟随策略。与中关村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看,不无道理。尽管技术革新派曾经嘲笑compaq更多地像个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