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先正 《大经贸》2006,(10):92-9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和确定调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体系,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国有资产越来越雄厚,到2005年底,我国国有资产的存量有近十万亿元之巨,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近七万亿元,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和各地相继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对所属企业进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对国企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现行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落实责任主体的同时也存在产生“老板加婆婆”的条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而国有资产证券化则成为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文章首先论述利用国有上市平台的融资手段,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再通过实证研究,选取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国有企业作为样本,统计非公开发行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盈利能力及杠杆率三方面指标的影响,并与未进行非公开发行的样本组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国有资产证券化对于国企改革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倪云虎 《浙商》2010,(18):32-32
从现在开始,喜欢“炒”国企股的要将政策关注的重心从发改委转向国资委,从关注“国企改革”转向关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资本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国企改革问题,得出国企的根本问题是"资本"问题这一核心结论,并指出由于国有资本的"逆人格化",使得"政资不分"成为国企问题的根本症结。为此,本文以"政资分开"为主线,沿着企业→国家→政府单元→第三财政的路径,逐步探讨国企改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建设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体制已不适应这个要求。因此,必须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的体制要按“统一政策,分级所有,分工监管,分类经营”的原则建立。  相似文献   

6.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有资产通常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一般被认为是非经营性资产。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严重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推进的步伐,沿用多年的“国家统一所有,各级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其存在的各种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急需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拟针对现行体制的弊端,对如何改革和创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常治 《中国市场》2003,(1):35-35
<正> 十六大报告提出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时提出要在“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种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被认为是国有资产改革的重大突破。 首先,国企所有者的到位,意味着重  相似文献   

8.
周发强 《商场现代化》2007,(11):351-252
20多年的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值得反思的问题也很多,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本文通过对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分析,揭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进而给出了部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手段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三层制”的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好国有资产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搞好资产评估,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准确量化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国有企业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没有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要排除国企改革进程的阻碍 ,必须解决国企产权不清晰 ,权责主体不到位、调整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才能顺利推进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资产管理旧体制的弊端越发显现。十六大提出国资改革的新思路 ,为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的任务是在深入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国情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促进国有资产从企业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变 ,尽快解决出资人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也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林 《商业研究》2004,(20):112-114
随着新的国资委的成立和《条例》的颁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再度引人注目。新的改革在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所有主体虚置的解决、国有资产“分级所有”的转变、实行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等。在改革的同时新的国资委可能出现的角色冲突、管资产、管人和管事“三结合”的不明晰及地区间国有资产的不平衡划分等问题,以期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一、高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高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是指坚持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将国有资产从无偿占用改为有偿使用,并对无偿调拨和购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全局性的余缺调剂,打破部门所有的界限,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管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组建县级国有商业资产经营公司的思考晓书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并结合县级商业机构的改革,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现行政策、法规,县级国有...  相似文献   

15.
安瑞娟 《商业研究》2001,(4):121-124
在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不到位;新建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缺乏规范性;对国企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诸多症结的存在,使国企改革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资本的人格化,使资产对增值的追求转化为国企经营者对利润的追求;企业董事会统筹决策并选聘经营者;建立、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各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运作模式;以及健全、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无疑是国企走出困境、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践过程中切实可行的思路和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16.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目标的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中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这项制度创新的指导方针概括为”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这是对多年来国有资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总结。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并要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从国务院2003年5月份出台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的规定看,企业国有产权管理主要包括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产权交易管理等方面内容,是国有资产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升了产权管理的意义和作用。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处于出资人不到位、政资职能不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分离的状态,产权管理基础工作职责一直由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履行,很多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迅速转化角色,以出资人身份开展产权管理工作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应当重点关注的是:规范产权交易,改进基础管理工作,研究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充分发挥产权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资委代表政府行使出资人职责,旨在改变国有资产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人人负责而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状态,革除管资产、管事与管人相脱节的弊端,推进政资分离、政企分离,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权制度。从推行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的实践来看,迫切需要按照出资人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基本范式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推动国资跨区域重组、对各路资本敞开大门,加速国有资产证券化、试行外部董事长制度……记者从上海市国资委获悉,上海正酝酿五方面突破,以加速推动国企改革和国资重组。上海国资委的举措,无疑向全国国企改革吹响了新一轮的号角,作为山东经济排头兵的青岛会有怎样动作,记者就此专访了青岛国资委主任于大江,他说,青岛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国有资产进行优化重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资委的组建,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般国有企业的“三层模式”国资管理新体制已初见雏形。本文试图从剖析传统国资管理体制的弊病及症结所在入手,阐述新体制下的三层模式是如何较好地理顺了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顽症,从而使得新体制下的不同层次的机构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