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①。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其新发展的梳理,通过对美国二战后贸易政策演变的分析,与重商主义和幼稚工业保护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得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质是一种保护贸易政策,是一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是一种国际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新贸易理论和战后国际贸易实践发展起来的,是贸易保护理论嬗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主张国家干预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成为各国争取最大利益的新的理论兴奋点。迄今为止,战略性贸易政策只在一些发达国家尝试过,其实践效果各不相同,但研究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助于我们对某些贸易政策干预的理解,并可适当运用某些政策提高战略性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幼稚产业保护论是保护贸易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主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对尚未具有国际竞争力、但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以扶持便可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内工业,采取过渡性保护和扶植政策。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世界贸易组织也以该理论为依据,列有幼稚产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6.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是"国际贸易学"中交织在一起的两根主线,并且不断衍生出新的内容。采用启发教学、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重形式复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政策产生的背景、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从而形成立体的国际贸易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章主要介绍研究性教学视角下"国际贸易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幼稚产业保护论是保护贸易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主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对尚未具有国际竞争力、但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以扶持便可获得竞争优势的固内工业,采取过渡性保护和扶植政策。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世界贸易组织也以该理论为依据,列有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将该理论遣用到现实中的关键是幼稚产业的确定问题,政府要有完全的信息和准确的判断,对保护成本和收益有准确预期。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执政以来推行兼具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实用主义的贸易政策",其对华贸易保护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也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幼稚产业论的短期分析发现,奥巴马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短期内使美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并引起就业规模扩大,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和就业面临较大负面冲击。对中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析发现,奥巴马政府单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将造成国内消费市场萎缩和失业人数增加,而中国劳动力就业数量不降反升。面对奥巴马政府贸易保护政策和"再工业化"战略的冲击,中国政府部门应与美国积极开展战略经济对话并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走出去"增加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加快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相比,在关注的焦点、实施的手段、保护的方式、保护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影响等方面表现出十大突出特点。一新贸易保护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前者保护的是幼稚产业,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  相似文献   

10.
一、战略贸易政策论的核心内容 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产生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而战略贸易政策论是这种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论WTO框架下中国战略性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进行贸易体制改革以努力保持政府的中性地位,而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面临着摒弃中性贸易政策,通过补贴或其他保护贸易政策以增加本国福利。本文针对战略性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和WTO的相关约束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WTO框架下我国实施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贸易政策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为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贸易干预、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通过推行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指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已日益暴露出其自身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深化对外贸易理论。在此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能否借鉴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指导和促进本国贸易和产业的发展呢?为此,笔者结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实施条件及中国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全球自由贸易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却是当今世界的现实,自从“关税的内生化”理论诞生后,针对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就从未停止过。本文首先简单综述了前人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这个问题的研究贡献;然后在DaniRodrik(1995)提出的框架下.借鉴了Grossman and Helpman(1994)的分析思路,进而建立了简单的模型从贸易政策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到一个国家某个部门贸易保护程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最后简单的分析了国有企业在受到贸易保护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国际贸易的政策研究争端四起,讨论的焦点就是名噪-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保障措施是WTO框架下与反倾销、反补贴相并列的保护国内产业的贸易救济工具。作者认为经济扭曲理论是实施保障措施的贸易保护政策依据;鼓励产生外部利益和垄断租金的产业发展,为保障措施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新理论解释;缓解国际和国内政治压力,则体现了保障措施新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政策功能。作者以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为例,对文章建立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验验证,并为中国运用保障措施政策工具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贸易保护是否影响一国产业结构?本文理论分析表明,贸易保护一方面抬高了进口工业品的价格,使得本国居民消费更多的本国商品;另一方面贸易保护抬高了整个社会的价格和工资水平,使得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的非贸易品部门产品价格上升幅度更多,对不可贸易品的需求减少。两个渠道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贸易保护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由于关税收入在发达国家的总税收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贸易保护政策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吴培力 《浙江经济》2012,(21):40-42
面对新时期的国际贸易壁垒,重点要注意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漫不经心,毫无准备;二是消极退让,无所作为;三是过度反应,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整体福利得以增进,但在实践中,各国(地区)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贸易保护或贸易干预政策。进入新世纪以来,世贸组织主导的多哈回合谈判趋于停滞,贸易保护呈现诸多新的形式和特点,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全球贸易  相似文献   

18.
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近年来广受各国欢迎和青睐,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也层出不穷。然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保护成本问题,研究还是少见而残缺。鉴于此,论文全面剖析和测度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保护成本;将它与产业保护政策、关税以及其它非关税贸易措施进行了成本收益的对比;并从中得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以来美国联合欧盟和日本强力推动“高标准”贸易规则,使其贸易政策呈现出显著的修正主义特征和偏执性。对此,霸权周期理论、国内经济周期变化、权势集团的操控和国际经济体系的特征等分析视角难以就其贸易政策倾向和风格的选择进行有效解释。资本和霸权的关系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因素,其主线是资本向霸权渗透并利用霸权力量寻租,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构建霸权异化与贸易政策选择的分析框架。霸权异化包括两个维度,即资本向霸权渗透的结构性或制度性路径和霸权国家的经济集中或分散嵌入国际生产体系的方式。其中,渗透路径影响贸易政策的风格,嵌入方式影响贸易政策的倾向。制度性渗透带来灵活性,而结构性渗透带来偏执性政策。集中式嵌入带来维护现状政策,而分散式嵌入则会刺激修正主义政策。从现实经验看,1986年至今美国对待跨国投资保护规则和“高标准”贸易规则的政策,经历了从灵活地修正到偏执地修正国际经济秩序的转变。霸权异化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美国在霸权优势动摇时期贸易政策选择的复杂性,有助于新兴大国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周正 《黑河学刊》2009,(8):80-81
金融危机以来,俄方贸易限制、保护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了黑河进出口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此应实施"走出去"战略,促使合作带动贸易;降低贸易成本,改善口岸通关环境,引进和培育经贸主体,帮助外经贸企业拓展合作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