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远军 《经济师》2006,(10):280-280,28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证。文章在分析“中部崛起”的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是“中部崛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经济竞争力的原点在企业。80年代日本经济在世界的崛起,尤其是面临85年的日元升值与贸易摩擦的严峻的经营困难,日本企业极其敏锐地迅速调整生产和经营,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已引起国际的重视。本文仅以自己十分浅薄的认识对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历史经验说明,保护主义和内向型经济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英国通过保护主义造就了产业革命的辉煌,美国通过典型的内向型经济实现了对英国的赶超。那种把保护主义看作是落后的代名词,认为保护主义无法解决技术进步问题并导致企业不能承受国际竞争的看法与历史经验大相径庭。我国以自由贸易、加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依赖外国直接投资为核心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经济陷入诸多经济困境的主要根源,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保护主义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为了从目前的经济困局中突围出来,并重新开启中国经济崛起之路,提出了保卫民族产业,实现中国经济崛起的十大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4.
薛飞  彭彭 《经济导刊》2015,(3):38-45
中国的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近200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大企业的产生无不伴随着国家的崛起。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表明,国家的命运与企业发展休戚与共。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大国之间的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其大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角力。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中国大企业群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国家脊梁"。中国企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将是不容回避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东  许丽 《技术经济》2007,26(2):13-15
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发展集群经济是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在分析了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中部地区集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潘彬 《经济地理》2007,27(3):380-382,391
中部地区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弱势地位,除国家的区域政策影响或历史原因造成外,区域内部制度安排的相对低效率也是主要诱因之一,在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难以全面惠及中部地区时,实施区域内部有效率的制度创新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突破的基本途径,文章选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制度创新的效率问题,指出在中部经济崛起战略的制度创新中,应运用高效的制度去调节和控制中部经济发展中的本土资源、人才和资金等因素合理有序的运行,从而减少制度变迁阻力,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增强了集群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压技术创新,还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大大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城市要发展,必须提升经济的竞争能力,而经济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又必须依靠培育产业集群去实现。  相似文献   

8.
江西绿色崛起的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核心思想是把江西的自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产要素与资本,推动江西经济在青山绿水中跨越发展,异军崛起。目前,江西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显不足,农业经济效益偏低,服务业发展不快,工业竞争力不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因此,要抓好五大工程建设:一是始终一贯抓生态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三是着重抓好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的赣江流域、环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四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是加快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加快建设和完善以连云港为桥头堡的新亚欧大陆桥,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推进东部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举措,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增强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然也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县域经济崛起的筋骨,更是欠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能起到“四两拔千斤”作用的抓手。仙居地处浙中南山区,是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市中各方面都较典型的县市。近年来,仙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截止2005年底,仙居拥有以仙琚制药和新农  相似文献   

11.
区域崛起关键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崛起关键在新区。新区是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突破口,竞争力是新区的“生命线”。要把三大新区培育为支撑河北强劲崛起的新制高点,必须借鉴前沿新区的经验教训,立足高起点,靠软实力有效突破新区开发瓶颈,走出提升新区竞争力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环境不理想、加之历史的原因造成“中部塌陷”。中部经济崛起有待于在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方面进行创新,其中,壮大民营经济,加强对“三农”扶持,打造城市经济圈,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是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中部地区成为经济政策的边缘地区。“中部塌陷”之势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由此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既往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是“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迫切选择,是保持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罗萍 《大陆桥视野》2008,(12):29-31
新亚欧大陆桥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是连结陆桥沿线国家及地区重要的经济纽带和物流通道。连云港依托其优越的港口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最有竞争力的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之一。加快建设和完善以连云港为桥头堡的新亚欧大陆桥,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推进东部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举措,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增强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直接体现看国家的竞争力.当前中国政府倡导的自主创新战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国跨国公司创新竞争力的提升上.本文分析了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现状、成效及制约瓶颈,探讨了中国开展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撑,重点论述了中国跨国公司崛起的必然性,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中国跨国公司在新世纪走向崛起应采取的相应战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的重要性重新被发现.以企业网络组织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通常以若干个在全球价值链占据高端的产业集群为支撑.文章认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必须实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以集群升级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协作与腾飞.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06,(10):61-62
莱西,青岛的卫星城市,胶东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中心,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一座发展中崛起的湖滨城市,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人口72万.近年来,莱西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乡村城镇化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2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42元,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食品工业强市和山东省综合实力30强县(市).  相似文献   

18.
山西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勇 《经济前沿》2007,(4):27-30
“中部崛起”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中部经济发展,意味着要提升中部地区的竞争力。作为中部地区的山西省,要提升其区域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其关键所在。本文从山西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阐述山西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这一极富时代感的名词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它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它与传统经济相比衍生出更多的优势与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经济及其竞争力的趋势和特点、网络经济下如何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下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模式三个方面对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企业的相应对策是加快培养核心竞争力。希望本文能对我国中小企业在网络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产业有所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对工业化以来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裂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中国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在进行战略设计时,必须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出发,立足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