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分税制以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政治推动力从中央政府转到地方政府。政府行为的市场化不仅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也为地方政府官员运用现有权力和可控资源进行寻租提供了可能。从地市级层面上探究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并将官员腐败纳入地方政府产生干预行为的动机,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多重利益驱动下产生的银行信贷干预行为,会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地市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财政激励、晋升激励、腐败都会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三种利益动机驱动下产生的信贷干预行为的影响程度同样存在差异,其中晋升激励和腐败行为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吕静静 《商场现代化》2005,(21):164-165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的不同,而在转型经济中由于法治尚未完全建立,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中俄两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关系的比较,表明这造成了对地方政府的不同激励,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的集体利益偏好就是追求预算外收入。以此为逻辑起点,利用198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表明,官员集团(尤其是中下层官员)"预算外收入"的集体利益偏好与高层官员"政治晋升"的个体利益偏好、地方政府的利益激励与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高度共融。不同时期差异显著:1993年以前,地方政府追逐预算外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反过来会抑制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扩张;1993年之后,二者相互促进,且预算外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之前。根据两阶段的实证结果差异,可以进一步推知,对于整个地方政府而言,政治晋升激励优先于以预算外收入为主要表现的财政激励。随着现有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负效应尽显,经济转型亟需优化对地方政府的效用偏好,并增强财政约束与施政过程监督。  相似文献   

4.
张晖 《商业时代》2011,(29):4-5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是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附属物,不同时期竞争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建国以后不同时期中央地方关系的变迁各具特点,本文认为只有改革开放之后的分权才真正激励了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竞争,即经济制度变迁引致了中央地方关系变迁,进而引发了地方政府竞争。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食品安全规制中最重要的主体——政府,研究了在不同的激励约束条件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食品安全规制部门间的行为博弈。文章试图针对网络经济的整体趋势,将政府规制在政府网络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在确定政府规制网络架构的前提下,明确政府在食品安全规制方面的责任,分析政府的规制行为。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观测到地方政府进行食品安全规制行为的概率是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及其规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观测到地方规制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规制行为的概率;以及地方规制部门加强食品安全规制的概率,这些是影响地方规制部门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所得研究结论,文章针对政府规制部门提出了确保食品安全并提高规制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文甫  艾非 《财贸研究》2021,32(1):52-68
通过构建包含不同地方政府目标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不同激励目标对政府债务和支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短视带来了实际债务相对于目标债务的偏离,不同政府目标对债务扩张表现出不同的放大作用;合适的债务监管强度可以使地方政府的支出强度逼近居民效用最大化水平,但地方政府行为对相关参数非常敏感,这为确定债务监管强度带来了困难.通过对不同要素的拆解发现,对投资的关注是导致政府支出和借贷行为对债务监管敏感的主要原因,收入目标和税收结构的优化可能是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方利益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利益是以地方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综合利益,它体现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之中。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的行为既可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可能损害经济的发展,因而有必要规范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的行为,以实现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崔宝玉  张忠根 《财贸研究》2007,18(5):24-28,58
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效应与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两情势空间德宾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其构成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不同类型支出的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竞争性支出行为总体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税收返还与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江帆  杨振宇 《财贸经济》2012,(12):116-124
作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市场体系的维护者,地方政府为何会对辖区内的工业和服务业展现不同的偏好?遵循财政收入和政治收益两条线索,我们描述比较了省级层面二、三产业的增长特征,并将该特征纳入一个约束下的双目标模型,模拟地方政府在现行政绩考核体系激励下的策略行为。我们发现,发展服务业耗费执政资源更多、见效更慢,同时回报更低,而现行服务业指标并不能产生合意的额外激励,因而服务业对大多数地方政府缺乏吸引力。以各省"十五"规划中提取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了地方政府偏好对辖区内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及其在年度间的分布变动。  相似文献   

11.
<正>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主办的清华诺贝尔经济学论坛暨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会上发布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学总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行为和激励必须改革和调整到位,中央与地方政府作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书杰 《商业时代》2011,(30):59-60
本文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隐性财政赤字造成的金融风险,以及地方政府财政行为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权责分离、政绩利益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客观上存在权责分离,这意味着债务权力难以受到债务责任的有效约束,如果出现地方政府“经济人”利益诱导,地方政府债务将超越社会利益范畴而出现超常规增长.可见,权责分离为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创造了条件,同时这种超常规增长还取决于不同政绩利益环境下的地方政府利益行为选择.实证检验发现,权责分离加剧了基于追求经济增长预期和应对人员支出压力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债务违约.进一步检验发现,权责分离对债务超常规增长的影响还取决于地方政府“经济人”利益强度,这与上级政府补助引起的支出独立性存在负相关,即上级补助越多,支出独立性越弱,对债务依赖越小;与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存在正相关,即在“唯GDP”政绩考核模式下,周边同类地区经济水平越高,越能激发地方政府加速举债.最后,本文从改变债务权责关系、转变政府官员政绩观、优化财政分权体制等方面提出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的相关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作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其供给行为受到自身财政激励的约束和引导.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发现:支出方面,地方政府确实存在依据户籍供给公共服务的倾向,流动人口受到歧视;收入方面,财政资源的分配没有与人口流动相匹配,表现为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其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均税收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方面的结合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财政激励扭曲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来源于财政制度设计.为矫正不当的地方财政激励,提高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已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同时扮演着环境规制实际执行者以及工业产能过剩治理实际落实者的角色。在央地政府之间信息非对称且目标非一致性情形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与激励不但受到官员行政绩效考核制度与官员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到地方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省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环境规制及二者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明显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随规制工具类型与地区而不同;全国与东部地区费用型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仅有环境处罚有助于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经济增长目标与费用型环境规制交互项抑制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处罚交互项降低了工业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政府宏观调控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对于地方经济少有较为详尽的政策,而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管理活动中一般都扮演着直接执行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更为直接和重要。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优化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宏观税负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指标,税收的产出效应研究需结合具体的体制背景才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以地方主导的转型增长模式下,不同阶段地方政府具有不同的利益动机和行为特征,进而影响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状态。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受财政收支压力及投资冲动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名义宏观税负与实际宏观税负分化。为协调当前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税费改革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为主的药品价格规制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应该从规制的源头即政府的作为找起。本文通过建立反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药品价格规制机制中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药品价格规制机制在当前考核体系下会对地方政府形成扭曲激励,地方政府因而会罔顾社会总福利的损失,消极应对中央政府的政令;当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力分配格局,使得激励的扭曲效应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因此,中央政府应尽快放开药品价格管制、放弃药品价格最高零售限价政策,从改革政绩考核模式入手,并通过地方政府财政给付抵消现有机制内在的激励扭曲,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黎民百姓。  相似文献   

19.
张文凤 《现代商业》2007,(10):136-137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政府行为作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行为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兼具“政府”和“投资人”两种身份,正是由于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使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无疑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市场封锁的若干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甬军  陈宏 《财贸研究》1992,3(6):21-28
市场封锁是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地方利益的区域性政策倾斜行为,严重妨碍着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重构,不利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建立。市场封锁是一系列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关系扭曲和超区域经济秩序紊乱的综合反映。研完市场封锁的生成机制不能仅停留在“地方利益”上,而必须深入发掘其产生的“中介机制”:区际价格水平差距甚大,经济改革在不同空间的拓展非同步性,物资配置方法的欠妥等。正是诸种非地方政府因素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相互缠绕,才生成地方封锁机制。因此,要创造统一市场的社会基础和条件,瓦解市场封锁的生成机制,协调区际经济关系,重构微观经济基础,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