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本文一方面评价了我国过去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应,另一方面又探讨了目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巨大益处,并进一步提出实施扩张消费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到现在已有将近五年的时间了。从目前情况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必须继续实行下去,不能“淡出”。随时间推移,主要以增支为主的财政政策出现了一些局限性,客观上要求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加以配合,从而达到既能保证财政收入,又能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作为短期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了,短期政策在我国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特定背景和政策组合的特点;政策组合实施的效果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能够中长期化的可能原因;在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淡出。  相似文献   

5.
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不要适当加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以及现阶段中央财政承受力方面,论述了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针对去年以来财政政策运行状况,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及时遏制了经济的下滑,但是,自2001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加重,本文通过这些现象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相似文献   

9.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为抵御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至今,连续四年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效显。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于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应否淡出”众说纷坛。究竟“是否应继续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为争论的焦点。本着眼于我国国债投资政策实施的现实状况,结合中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国债投资政策的利弊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国债投资政策宜进不宜退。  相似文献   

10.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扩大支出和运用税收手段两个途径来实现。目前,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税收手段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税收在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扩大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