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赵峰 《信息与经营》2013,(8):107-107
近年来,房地产领域可谓是案发频频、"前腐后继"。近年来,一路飙升的房价让百姓望楼兴叹。然而,我们在声讨房价高涨的幕后推手时,官员的腐败也在推波助澜,成为推高房价、掠夺百姓血汗钱的罪魁祸首之一。2013年上半年,北京成交新建住宅6万套,均价2.2万元。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目睹了北京的房价从3000元起步,上涨了7-8倍,也许未来10年,还会上涨2-3倍。15年来,通货膨胀如影随形,始终伴随房价上涨始终。因此,按照货币实际购买力测算,北京的房价  相似文献   

2.
名言     
《信息与经营》2013,(10):30-30
中国内地目前还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房地产泡沫。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香港为什么没人投机房子?因为房价太高了,没人炒得起——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放言我国城镇商品住房和商业写字楼总供给量逐渐趋于饱和,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严重供给过剩——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发表文章称  相似文献   

3.
我国房价会“拐”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3月开始,政府为了打击炒房,平抑房屋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其中心目的是将房价控制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事与愿违,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岁末年初,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拐"声四起,从影响房价持续上升的因素分析、论证看我国房价仍有走高之势。  相似文献   

4.
名言     
《信息与经营》2013,(5):34-34
因为房价不是市场经济,所以它涨,如果是市场经济,就随着经济变化波动了——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4月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预测房价时表示对百姓开征一个新税是一件必须征得百姓同意的大事。不是国务院自己就能决定的,一定要通过人大会议。必须是整个税收结构的全面调整,不是简单地新加一个税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其实名微博中表示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两会”还能再像以前那样对房价问题吗?显然不能,尽管去年的“两会“把十大支柱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剔除出去了,但其并未因此而受冷落。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可能渐趋冷淡,但二线城市及一些中小城市的房价却又成为了热议的问题——重蹈一线城市房价覆辙。三亚的房价年前一天就涨5000多元/平米,长沙的房价也可能从4000元/平米上涨到1万/平米左右……而百姓只能对现实徒叹奈何。  相似文献   

6.
"房价"二字,牵动着百姓安居乐业,牵动着经济健康发展,牵动着社会和谐稳定。经过持续近两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6月份起,一些城市房价企稳并出现合理回落,房地产调控的成效正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全国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7.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的易宪容被冠上很多名号,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中国地产界名嘴、平民房地产代言人、唱衰派。因为在中国房地产近年来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的发展过程中,易宪容发表各种经济评论始终和地产商家及部分专家学者唱反调,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种种弊端。他认为一路狂飙的各地房价并非民众的刚性需求,房价单边上扬存在非正常因素,中国房地产市场属于泡沫经济,政府应遏制其过热发展,打压房价,满足百姓对住房这一基本生存条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都在吵嚷房价日高。其实这完全是基于一个错误概念。必须注意:拉动房价日高的,并不是房屋造价而是地价——土地使用的价格,即地租。这个价格目前埋在房价里,表面上看不出来,所以大家都以为只是“房价”在节节高攀,而且认为是房地产商人在和穷百姓过不去、甚至在对抗国家宏观调控的恶意捣乱。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度过金融危机期间的短暂低迷后,我国部分城市再次出现房价上涨过高、过快、投资投机性购房活跃等现象。为稳定市场,防范风险,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新年伊始,我国房价调控的力度有增无减。当前来看,房价调控政策呈现出两个特点:即有"保"有"控",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温柔的陷阱     
细则温柔落地,政策已多风雨,房价就涨在那里,国五条后还能否买得起?一声令下3月26日,一位墨西哥艺术家利用政府没收销毁的武器残骸创作出了一些"温柔的武器"——乐器。国务院同样也祭出了调控房价的"武器"国五条,各地政府"温柔"接招。跳楼价?国五条一出,民众纷纷期待楼价"跳楼",但楼价会直降吗——或许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房价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殿学 《商业研究》2006,(24):96-98
自1987年住房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经过近20年的风雨历程,已具规模。但日趋上涨的房价让广大的购房者望房兴叹,何时才能居者有其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为21世纪、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中百姓关注之焦点、议论之话题。从影响房价居高不下的主因素来分析,我国房价仍有走高之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申博成功,举国欢庆.世博会将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载体和"高速引擎",给申城继浦东开发开放后创造又一次腾飞的机遇.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上海"申博"成功后,全市房价此涨彼升,美其名曰为"世博效应".如今,街头巷尾,市民们谈房色变,"房价还会上涨吗?"不绝于耳.已购房者自然窃喜,但却加剧了拟购房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中国楼市从"冰点"到"高烧",房价"一击冲天",社科院蓝皮书甚至断言:我国已经85%的家庭买不起房,广大公众已经呈现出面对高房价难以企及的局面。而面对疯狂上涨的房价,2009年底和2010年初国家已经出台了连续的调控政策,那么百姓如何看待目前的房价,又如何评价这些政策呢?  相似文献   

14.
蒋伟涛 《中国市场》2007,(37):40-41
<正>上半年中国内地房产市场近乎不受控制的疯涨之势,使百姓望房兴叹,"市长之手"是否应当适时而动?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深圳、北海、北京三地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15.9%、11.8%、9.5%,位列前三。  相似文献   

15.
当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几乎是个“万花筒”。宏观决策者、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行业主管、投资投机者、低收入百姓及各种媒体,对过去和当下的房价与房价政策,众说纷纭,公婆说理各有一套。  相似文献   

16.
正我曾预测过英国房价在2007年会下跌,甚至2006年时打算在BBC 2台的某一期节目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不过,制片人却要求换个话题。他们认为,房价无疑要继续上涨的,到时我的判断会显得很蠢,话题后来被换成了"未来难以预测"。再后来,房价下跌了15%。伦敦人对"房价存不存在泡沫"的讨论没完没了,但这个问题可不是经济学家能轻易回答的——泡沫是心理学问题,而心理学并非我们的强项。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经济基本面来尝试做出判断。任何投资资产的价格都应该与该资  相似文献   

17.
正一线城市商品房的房价稳定在去年同期水平,房价微幅上涨大概在1.5%-2.5%之间。销售量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用温度来形容下半年一线城市的楼市就是两个字"温暖"。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调控政策回眸与今年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房、就医、上学已成为老百姓朝思夜虑的三大事。三件大事中,首当其冲的是买房。按老百姓的说法,房价年年调控年年涨。很多开发商骑着房价这匹疯驴,绝尘而去;很多购房者揪不住这匹疯驴的尾巴,向隅而叹。因此,对房价走势作以分析,实属百姓最为关心的急事、大事。  相似文献   

19.
怎么评述刚刚过去的2009年房地产市场呢?大概用半年剐性需求,半年投资投机;半年恐慌,半年疯狂较为合适. 年初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亟待一场小阳春"暖冬";年末的市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却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房价的迅速增长以及居高不下的现状,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经济现象,如房地产过热、百姓购房难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了合理有效地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和稳定房价,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我国房价的现状、影响房价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运用有效合理的财政与税收政策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