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地处高密市区西北,现有行政村83个,农村党支部79个,耕地面积16.5万亩,人口5.3万人。近年来,大牟家镇立足粮食资源优势,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按照“试点先行、全域覆盖、联合提质”三步走,大牟家镇实现党支部领办合作全覆盖,79个村级党组织均领办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具有大牟家特色的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2021,(6):96-103
在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一条重要途径。从组织运转过程角度来看,合作社是一种"积极性组织",能够积累和利用社会资本,节本增效。实践中,该类合作社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影响力。但是这类合作社也会出现诸如认识存在误区、压力传导机制不合理、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工作的展开,这类合作社将呈现出数量先增后减、类型多样化、以多种形式参与竞争、影响力提升等趋势。在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挥组织优势,突出"领"和"办"的行为,促进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并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考虑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4.
惠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底,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合作社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组织群众抱团种植强筋小麦,辐射带动周边高标准打造了1万亩优质麦示范区,成为潍坊市唯一的全国优质麦(强筋麦)示范区,有力促进了粮食产业发展,实现了村民富裕、集体强盛、产业兴旺的良好效果。2020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相似文献
5.
彭茜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2,(4):37-47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新模式,对其进行研究可助力村集体资源的合理配置、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村庄治理结构的优化完善。基于山东省的典型经验,研究发现该省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二者从互洽互适到资源整合再到组织重构的互动过程,从而实现了党建带动社建、党社共同发展的“双向激活”。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党支部在领办合作社的互动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一是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引领力薄弱;二是党支部在合作社的角色定位不清;三是合作社难以长效发展。因此,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需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建立激励机制提升领办能力;完善财会制度,划清职责边界,明确角色定位;给予税收优惠和明确领办方式助力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常德市8家粮食加工企业领办合作社的情况调查,总结了企业领办粮食合作社的基本做法,用大量事实证明粮食加工企业领办合作社促成粮食产业链与农企利益链有效链接,促成农户“小生产”与粮食“大市场”有效对接,提出了倡导粮食加工企业领办粮食合作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以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为向心主体,重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利益共同体,形成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为底色的乡村社会秩序,是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系的有益尝试。本文沿着党组织以政治动员低成本整合治理资源,集体经济重建乡村内部联系,制度建设清晰多元共治网络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公共服务传播现代化意识的思路探索了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的基本治村逻辑。然后运用留坝县案例对这一逻辑进行现实检验发现,实现治村逻辑需要注意的是,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构筑的多元共治网络依赖于乡村自治组织的深度参与,需要对不同类型村民进行差别激励;发展集体经济应兼顾效率与公平,创造持续收益稳固利益共同体,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整体变迁。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创新的一次实践,既是对邓小平“二次跨越”思想的全面贯彻,又是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有效推进。新形势新环境下,为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要求,以及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应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其核心机理是“党建引领+集体重塑=共同富裕”。在今后发展中,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加大投资力度,正确引导消费,保证整个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转。通过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探索出一条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收入的共同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正式出台,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因此当前一定要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形势,稳定推广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不断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文章分析和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产业链创新模式,确保我国农业产业链结构不断创新,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城郊农村地区的集体土地的资产价值逐步显化。为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这些地区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本文以苏州市高新区和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剖析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治理的现状,并分析了政府干预其治理的内在逻辑。分析发现,政府通过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提供政策指导、项目倾斜、财政扶持、规则制定等措施逐步实现了合作社效率与公平的双赢。然而,随着政府干预强度的不断提高,政府逐渐介入合作社内部事务,合作社被纳入政府行政体系之中,既削弱了合作社经济效率也加大了政府负担。鉴于此,建议政府把握好干预的强度及边界,逐渐退出对合作社内部经营管理事务的介入,通过激发合作社内部管理层的投资积极性,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2.
西部省份拥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文章以广西为例,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指出西部省份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状况,据此选择优势行业予以重点扶持,并采取产业链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各环节的实力和水平,以此增强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的市场竞... 相似文献
13.
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基本省情和突出短板。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23个评价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对2018年广东省各地区乡村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了推动广东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共生治理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与共生模式四大要素,从共生治理的理论框架解释新中国城乡关系70年的演进逻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新中国城乡治理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型:1949—1978年的"寄生型"治理、1978—2002年的"偏利共生型"治理、2002—2017年的"非对称互惠共生型"治理、2017年之后城乡"对称互惠共生治理"理念的提出。本质上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结构关系折射的是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迁,城乡共生型治理遵循的是一种渐进主义的改革方案,反映的是国家政权建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构,最终目标是为了在对称互惠共生治理中实现城乡社区的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5.
绩效与不足:建国初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借贷活动的历史考察——以鄂湘赣三省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建国初期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新中国乡村借贷关系转型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信用社借贷有利于农户的生产生活经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本文以浙江省缙云县和杭州市临安区、山东省曹县、安徽省泾县、江苏省沭阳县、山西省临猗县6个电子商务发展阶段不同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扎根研究手段,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不同阶段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发现:(1)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的产生阶段,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快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二者之间呈现基本不协同状态;(2)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速度开始下降,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磨合;(3)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的成熟阶段,在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的带领下,二者逐渐走向协同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