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新华社》4月30日报道:针对部分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竞相攀比、价格偏高等问题,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而清理整顿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并规定:一年内,门票价格以及游览景区内缆车、观光车、游船等交通运输服务价格一律不得提高。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作为人们娱乐和休息的重要场所,不仅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艺术的欣赏环境还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从现代园林经济学的视觉出发,分析现在园林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城市园林稳健发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现城市园林经济规划;强化合理布局战略,减少园林建设资源浪费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1、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加强经营性服务价格管理。一是制定了一批经营性服务价格(收费)管理规范性文件。如《陕西省经营性服务价格管理实施办法》、《陕西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陕西省经营性停车场收费管理办法》等。二是建立了一套经营陛服务价格(收费)管理工作制度。如《陕西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四项制度》(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调整听证制度、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调整备案制度、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明码标价制度、游览参观点游人及收支情况报告制度)、《陕西省收费公路价格听证制度》、《物业服务价格备案公示制度和协商座谈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进行经济学分析,需要满足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或假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产品)属性与生产、使用、管理问题,以及国家地质行业的产业政策等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投资,使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产品)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公共产品生产与管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平乐县沙子镇治平村委渡河自然村位于广西平乐、阳朔、恭城三县(自治县)交界处,村域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全村共91户,总人口408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村庄在1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村民的努力,从最初的在山上挖杂树移植到目前发展到了拥有几十亩高端园林盆景花卉和百亩育苗基地,产值3000万元的园林产业。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村里的园林资源不但建起了新楼房、修了水泥路,还将各家院子用亭子、假山、盆栽、"古"围墙等装扮起来,让原本单调的房子具有现代园林风格,村民们说,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将村子打造成广西园林第一村。  相似文献   

6.
(一) 农业生产经济学在西方是一门形成较早的农业经济学。本世纪初,农业生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初步分析方法,如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适当集约度,部门配合理论,边际分析方法等便在农业经济学与农业经营学等学科内部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其中影晌较大的早期著作产生于德国,如艾瑞保(F.Aereboe)于1905年发表的“农业经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11月 4日 ,闽发证券副总裁、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教授、经济学博士袁东应新疆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新疆农垦经济》编辑部邀请前来讲学 ,就当前我国经济学研究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关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袁东指出 ,经济学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逻辑体系。中国的经济学研究 :(1)要立足中国现实 ,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离开中国经济现实 ,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是不足取的。因此 ,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要本土化 ,唯其如此 ,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才能得到世界的承认。立足中国现实 ,解释中国文明由盛而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倡导,把对农村的经济学研究,从狭义农业(也叫小农业)逐步扩大到广义农业(也叫大农业),进而扩大到整个农村经济。适应这种新的研究,一门新的独立的经济学科——农村经济学,在经济学科  相似文献   

9.
农机跨区作业规模与效益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跨区作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各种新情况不断出现.文章运用规模临界点理论、边际经济学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等,对农机跨区作业规模问题和成本、交易与契约等效益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农机跨区作业面临着规模不均和效率下降问题,显性成本突出及隐性成本凸现产生的成本与效益相抵问题, (边际)交易成本不断上涨制约交易主体间有效沟通、合作和共赢的问题,各种契约模式竞相出现、发展、优化进而平衡的契约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土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属于生产力经济学,但它是结合生产关系来研究解决如何正确对待国力,以最好的经济效果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学。 国土经济学是以一个国家的国土(包括地面、地下、空间、水域、大陆架等)作为研究的范围与内容的科学。如中国的国土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观光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特色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地方农业的发展,也能提高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地方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各地都开始进行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建设,观光园的普遍发展让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由于我国现代农业观光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普遍面临生态环境建设失衡的问题。文章以西安浐灞生态园区为例,在综合考量园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指出园区建设还存在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市场主体参与度不够、生态信息网络不完善、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等问题。运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浐灞生态园区现有的优势和弱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为其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文章指出浐灞生态园区应开放园区规划平台、引进先进的建造技术、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定向培养基地。现代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应以科学生态观为指导,着重建设园区生态循环系统和资源循环系统,注重园区环保宣传,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低碳经济视角下,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都市农业旅游发展背景进行阐述,明确了我国目前低碳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如整体规划缺位、信息不对称、品牌建设不足以及政策扶持欠缺等。同时明确了都市农业旅游的5种发展模式:低碳农业观光型、生活体验型、低碳科普示范型、低碳技术开发型、农业物流型。根据问题,从树立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指导作用,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构建都市农业旅游市场信息平台;推进低碳型都市农业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生态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包括茶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但是对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满足产业推进生态价值评价转化的实际需求。构建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生态环境水平、技术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建立了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开展17个样本茶园的实证研究,计算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同时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阻碍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 17个样本茶园的评价结果与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原有判断基本吻合;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生态效益维度中的水土保持情况和茶园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多样性,茶叶产品安全质量维度中的农药残留是否零检出。[结论]该文构建的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对茶园生态化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广平富硒农业观光园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平富硒农业观光园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种植富硒冬枣、富硒樱桃、富硒小麦等,发展观光旅游活动,打造特色旅游商品。目前,富硒农业观光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富硒农业观光园的发展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商品单一、产业链不完善,辐射范围小、竞争压力大等问题。针对富硒农业观光园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主要从广平富硒生态观光园的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分析,从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必要性、富硒产品的食品营养健康和市场营销以及如何完善产业链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旅游商品开发的方向,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终建成特色资源丰富、产业链完善、通过旅游购物来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的特色商品生态观光园,促进生态旅游的深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市民农园在经济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影响下快速发展。文章通过整理国内外市民农园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市民农园的实用型、社区支持型及观赏型等不同经营方式及其特点,并提出了明确市场定位、发展特色品牌,建立互联网大数据、为市民农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建立专业技术平台、为市民农园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农业金融服务、为市民农园提供资金支持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市民农园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体验式旅游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旅游在滨海旅游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阐述了青岛市的体验式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对青岛市体验式旅游开发潜力进行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优越,近年来,政府强势主导,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全市旅游业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在分析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island of Mallorca is the main Balearic resort and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is a key challenge for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of tourism as the main economic activity. The critical water supply situation on the island is being exacerbated by the extension of the tourist base to so-called “quality tourism”. Since the mid 1990s, low-density residential tourist land uses associated with second homes and more affluent urban dwellers have spread around existing mass tourist urban centres. Increasing water consumption for outdoor uses (gardens, swimming pools)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is development. Available water consumption data mask 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tourism on water consumption level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compare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in quality tourist, mass tourist and residential urban areas, and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magnitude of water consumption by gardens and swimming pools as water-related leisure structures. The analysis combines water consumption data with a land use geodatabase at the sub-parcel scale, a detailed population inventory, and an estimate of pool water u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quality tourism produces higher water consumption levels per capita than mass tourism. Garden irrigation is the single main cause of the high water consumption in quality tourist areas and accounts for more than 70% of these areas’ total consumption in summer. But even in mass tourist and residential areas, garden irrigation accounts for up to 30% and 20%, respectively, of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in summer. Individually owned swimming pools cause an additional average water consumption of 22 litres/person/day. The proliferation of swimming pools and lavish ‘Atlantic’ gardens may turn out as one of the biggest threats to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on the island of Mallorca and in other tourist destinations adapting the quality tourist model.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发展思路、管理机制、配套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主导.统一协调;加大投入,消除瓶颈;出台政策,强化宣传;突出特色,提升品牌;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等.  相似文献   

20.
Prague, the capital of Czechia, has a long history of allotment gardening, however, since 1989 allotment gardens are diminishing at a considerable rate. Allotments are being transformed into recreation sites, permanent residences, or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project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or commercial facilities. Often, they simply turn into vacant land. This paper critically assesses the decline of allotment gardens in Pragu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n extensive field survey. Land use changes of allotment gardens in Prague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ree time periods and the main reasons and motives that have led to a diminution of gardening as a sustainable productive and recreational function during the nineties and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ew millennium are presented (construction of second homes, transformation to residential dwelling, destruction). The need for a much broader community and civic movement involvement in the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s viewed as crucial to secu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allotment gardens within the city. A successful case of negoti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 and further conversion of one of Prague´s threatened allotment garden colonies into public access garden is then presented as a suitab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with allotment gardens´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