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鹏  周莹 《新财富》2005,(12):90-94
与大多数收购基金相似,亚洲最大企业投资和收购基金之一的骏麒投资多会选择控股投资,其收购目标一般为金融服务、日用消费和增值制造业等行内的中型企业,价值介于1—5亿美元,骏麒收购后一般会运营4—6年,待其增值后才选择合适的方式退出。收购后。骏麒会着力提高公司的治理透明度,并实行定期目标管理。为使管理者和投资者利益一致,一般会授予管理者股权和股权期权。  相似文献   

2.
成败并购     
薛长青 《新财富》2006,(8):10-10
中国企业目前正处在并购高发期,尤其是“打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国并购。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收购,尤其是国际化的收购,对收购者来说蕴藏风险: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估价失真,一是收购后的整合变数多。输赢往往在收购过后的一段时间改写,收购的大赢家,成为投资大输家,这被称之为“赢家诅咒”。  相似文献   

3.
钱找项目     
《浙商》2009,(8):125-125
1.收购高科技企业或项目 浙江省某企业欲打造多元化产业集团,现寻找科技型企业投资,要求控股。高科技创业项目亦可。  相似文献   

4.
从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到南汽和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海尔竞购美泰克,“走出去”正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随着5月1日国家取消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走出去”有望进一步升温。在这一关键时期,审视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现状,探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出海抄底”的时刻到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本国际扩张的步伐,这两年明显加快。2007年,中国金融机构和资源类企业完成了多笔令人膛目的海外收购,交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都前所未有。步入2008年,中国铝业并购力拓矿业集团,江西铜业公司与中国五矿共同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以及还在进行中的中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次贷危机令西方各大企业的股价出现深幅下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国门,抄底全球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成为他们充分利用的投资手段。  相似文献   

6.
夏溟 《致富时代》2011,(12):67-67
目前,许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谋求企业发展。无论以何种方式投资,企业都将面临风险。许多公司因为不成功的并购面临巨大损失。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企业的财务状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该文以联想收购IBMPC部门为例,分析了企业在并购的各阶段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浪微博     
《浙商》2011,(12):28-29
[资本频频入股国外酒庄]在国内红酒市场一片火爆的情况下,海外酒庄频频被国内资本收购。“传统企业谋求新的投资渠道或产业多元化,闯进红酒市场,这是个新现象,以后这样的企业应该会越来越多。”宁波保税区永裕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江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已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家电、汽车、电子、轻纺等行业纷纷在海外”筑巢”,建立自己的组装和生产基地。“绿地投资”方兴未艾,并购风潮悄然兴起。TCL收购施耐德,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等等,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令众多国外企业惊叹。然而更多的中国企业却不知该从何下手。一头雾水的企业在经历了几个几百万的合同亏损后,选择了退缩。  相似文献   

9.
<正> 一、创建海外企业与收购海外当地企业是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式,即在东道国创立一个新的企业和收购东道国已经存在的企业。创建的新企业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投入全部资本、在东道国设立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独资企业,也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投资者或第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并购。以企业拟投资并购斯洛伐克境外目标企业为例,企业到境外投资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境内企业在境外并购外国公司的正常程序;收购国外公司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收购国外公司是否符合环保政策;当地对外国投资的其他相关要求。境内企业到境外并购外国公司只有事先了解国家的相关程序规定、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才能防范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跨国大收购     
继华立集团完成了对飞利浦集团CDMA移动通讯部门的收购和TCL收购德国电视机制造商施耐德之后,2月12日,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资本战刀再次举起,京东方科技集团(简称“京东方”)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TFT-LCD业务,标志着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掌握了TFT-LCD的核心技术。如今,为了实现快速扩张,抢占世界技术、市场制高点,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跨国收购的途径。据了解,联想、春兰、创维等我国著名电器企业也都在酝酿跨国收购。 华立集团、TCL、京东方等国内企业的跨国收购,表面看来似乎很顺利,实际上不论他们与外方谈判的过程,还是今后企业的发展,都充满了很多变数,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有很多条道路,如自行研发,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创新,合资合作等,为什么这些企业要选择跨国收购?怎样的企业适于跨国收购?跨国收购要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收购成功后在企业管理方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欧洲人愿意被中国企业收购也是有所图的,中国企业背后巨大的中国市场才是他们更看重的东西钱多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一切,智慧才最重要。在欧洲,中国投资者的竞争对手并不少,任何一项投资背后都可能有多个投资人在跃跃欲试。如何获得信任,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及以何种方式投资,都是除了钱之外,走向欧洲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中国海外(含香港,下同)投资企业已近4500家,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内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形成的。例如,1988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收购了美国依阿华州的凤凰钢铁厂;首都钢铁公司于1988年收购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70%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建投资,也称为绿地投资,即在东道国建立一个新的企业,或独资或合资,另一种是跨国并购,即通过跨国收购或合并来控制东道的一家企业,收购是指通过公开收买一家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从而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合并主要是指从法律角度上讲的吸收合并(即兼并)与新设合并。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贸易中,对外投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对外投资亦是对外直接投资:它是指投资者在国外直接开办企业或收购企业部分股权或采取其他方式获得企业经营权的投资行为,是将资金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逐渐取代国际货物贸易而成为挤占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这期间,我国积极顺应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据外经贸部统计显示,2001年经外经贸部批准和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312家,协议投资总额9.7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7…  相似文献   

16.
并购     
《浙商》2011,(18):21-21
中投40亿美元收购法国企业 久未披露投资信息的中投公司一口气对外宣布了两笔收购交易:拟投资31.5亿美元收购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旗下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的子公司30%的股权,及拟投资8.5亿美元收购该集团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亚特兰大液化天然气码头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并购时代。 2005年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马特;4月又收购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2005年9月,华润以2.8亿元收购了宁波慈溪市最大的零售企业慈客隆超市的100%股权;11月,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将集资所得的约4.81亿港元用于收购10~14家百货公司;2005年11月,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以3亿元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52.24%的股份;2005年12月初,家乐福接收了乐客多大卖场上海七宝店,实现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收购;而乐客多在上海的大华店和浙江的4家店则由乐购包揽;2005年,五星并购了“中永通泰”之一的青岛雅泰的5家店;上海永乐则用短短的两年时间收购了广州东泽、河南通利、四川成百、厦门思文、台湾灿坤以及北京大中;2005年7月,国美收购了华南的连锁企业易好家。 2006年,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并最终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五星电器;紧接着持有永乐家电20%股权的摩根士丹利却开始狂抛永乐股票;未几,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与大中合并;7月,国美突然宣布以52.68亿元港币“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中国零售连锁企业近几年来的并购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透过这种局面,我们不禁在思索:这些企业并购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产业投资非常活跃,而且突破了传统的矿产、能源行业,触角伸到传统行业。收购兼并是公司迅速做大的有效途径,然而,收购兼并之后的整合却非易事。国际经验表明,只有三成左右的案子最后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冯玉 《新财富》2003,(10):8-8
一家注册资金仅3500万元的企业,竟能连续收购并从容运作一组现金流达数十亿元的100多家企业群,且这一系列收购和运作几乎都是在短短5年之内实现的,该企业群所组成的结构似乎还有着无限可能的扩张力。  相似文献   

20.
夏勇 《商务周刊》2009,(17):78-81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最大亮点。2009年伊始,中国五矿17亿美元现金收购澳洲矿业公司,中石油拟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石化出价72.4亿美元收购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的瑞士阿克达斯石油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等待他们的除了鲜花和掌声,更有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