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通过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法律制度,调整国内的诉讼制度,制定了刑事诉讼法,并渐渐地发展成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日本特色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日本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由来,诉讼各阶段阐述现今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特征,再结合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了解其掩含在司法精密高效下的不公正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事人主义具有程序主体性、自律性特征和保障程序参加者的诉讼权利的价值取向 ,与意思自治的自由、平等、权利本位的价值蕴涵相融通。程序参加者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主义的重要支撑。以主张、质疑、举证为核心的平等对话机制有助于实现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缺席判决的价值缺陷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席判决制度作为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中普遍确立的一种制度,有其独特的功能,因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与此同时,也有其本身固有的价值缺陷,即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诉讼结果的客观与公正。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在立法上过于粗疏,在司法运作中存在操作混乱、甚至没用的情况。如果说过去在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之下,缺席判决的价值缺陷尚不十分明显,则在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背景之下,随着当事人主义诉讼理念的强化,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对抗已成为保障民事诉讼结构均衡的决定性要素,缺席判决在客观价值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必将暴露无遗。为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缺席判决制度,以切实增强缺席判决的客观价值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或者类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制度,在任何不采用案卷移送制度、实行控辩双方向法庭举证的诉讼结构中,证据开示具有重要意义。证据开示制度在诉讼中占有重要的份量,是确保诉讼程序公正进行的有效、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审判模式的改革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易萍刑事诉讼的目的,是通过诉讼活动,查明案件事实真象,准确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以维护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安定,促进经济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  相似文献   

6.
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国诉讼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与日本具有相似的法律传统,日本刑事辩护制度的一些特色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辩护制度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刑事被害人做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之一,具有当事人和实质证人的双重诉讼角色。虽然没有必须出庭的义务,但却有权全程参与刑事审判,证人必须是当事人以外的人,这就造就了我国刑事被害人地位的尴尬现象。只有被害人陈述制度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使被害人陈述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卉 《现代经济》2015,(1):61-65
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制度,自认制度有着能够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实现诉讼经济的优点。因此,对自认制度的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自认的实质是免除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而不以"于己不利"为要件,与自白、认诺、承认存在本质的不同。它需在诉讼中作出,且以当事人为其主体要件,以当事人对能够直接引起法律效果发生的主要事实的陈述(该陈述与对方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相一致)为客体要件。当今我国的自认制度存在诉讼模式的制约、法律规定不足、已有规定不明确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在诉讼模式上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过渡、在立法上完善自认制度、在已有规定上以解释明确适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诉讼法学界关于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意见不一,但都包括了公检法三机关和当事人,有的观点甚至还包括了其他诉讼参与人。从诉讼的本质来看,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刑事诉讼主体应是指控、辩、裁三方,除此之外的诉讼参与人只是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  相似文献   

10.
检察官不起诉权,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从不起诉权的概念着手,分析了检察官不起诉权的价值依据是起诉便宜主义规则、刑事政策和罪刑法定原则、诉讼经济以及刑罚功能,进一步探讨了检察官不起诉权在我国的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面重要诉讼权利,为世界国家和联合国通过的许多法律件所确认。我国尚未将沉默权纳入刑事诉讼制度中,因此,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我国有必要确立沉默权,并对其加以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地以犯罪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犯罪率的剧增,积案也日益增多,司法机关面临的压力随之增大。同时,《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作用得到体现,控辩双方在庭审中的对抗程度愈加激烈。随着与联合国人权保障公约的接轨,被告人权益的保障要求将会增多,对控方的要求也会更高,使得司法机关控制犯罪的难度加大。在我国目前司法资源短缺、控诉风险逐渐加大,缺乏疑案解决机制,存在重复追诉等弊端的现状下,建立控辩协商制度是必要的。而且,我国移植辩诉交易制度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念和制度上的支撑,因此在我国建立控辩协商制度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主要工具,对我国刑事诉讼工作研究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网络环境的特点,并研究网络环境下刑事诉讼当事人相关问题,其中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刑事诉讼当事人知情权、程序选择权、辅助制度建立以及当事人作为证据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要求更高了.但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时却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从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已成为诉讼制度与律师制度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司法工作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能够准确地认识案件事实。也就是说如何使主观符合客观。尽管诉讼认识有其特殊性,但也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诉讼认识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只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本文立足于诉讼学界关于证据法理论基础的讨论,从具体的证据规则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辨明证据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紧密关系。证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构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从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及刑事诉讼的价值角度出发,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性。最后结论是。拒绝将认识论作为刑事证据制度基础和将认识论作为唯一的基础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控辩平等作为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制度中的通行做法。检视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控辩关系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应通过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强化辩护权、确立审前司法审查机制等立法改革来实现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17.
暂缓起诉制度,作为起诉便宜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我国一些检察机关也在司法实务中积极探索实践暂缓起诉制度。然而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没有暂缓起诉的直接规定,因而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从现代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看,确立暂缓起诉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暂缓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8.
承揽合同中的风险负担,不仅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更涉及到由哪方当事人承担风险更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对当事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材料的意外毁损、灭失原则上由材料的提供者承担;工作物的意外毁损、灭失原则上采所有人主义;承揽人报酬的风险原则上采交付主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要求更高了,但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时却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从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已成为诉讼制度与律师制度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证据失权制度使超过举证时限的证据不得进入诉讼,剥夺了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权利,但却没有为当事人设置相应的救济制度,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上的疏漏。建立证据失权复议制度,对当事人的失权证据进行救济,不但更好的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而且也使证据失权制度具更具有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