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国内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管理体制、发展战略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之路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赵欣 《河北金融》2013,(9):15-16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将面临根本扭转,对其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建设意义.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利率市场化冲击,金融业经营转型的压力也日益显著.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公司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波 《银行家》2013,(1):55-56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都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先后两次放松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打开更是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质的飞跃。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主要影响,并从营销策略、盈利模式、业务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公司业务的经营转型策略。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振奋 《福建金融》2002,(11):18-19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波动频繁的利率市场,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障碍,并提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姚庆喜 《福建金融》2012,(12):37-38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与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普遍面临着经营转型的巨大压力。本文结合小型商业银行实际,分析利率完全市场化对银行公司业务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公司业务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积极主动参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银行,积极主动参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将有助于充分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式包括:积极向政府和中央银行提出建议,支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积极参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我国利率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推进工作;认真加强对利率市场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方 《新金融》2006,(5):48-5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多方面的影响与挑战:银行竞争更加激烈、利率风险凸显、利差下降、利润滑坡,等等。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快构建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防控机制与体系,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骤然加速,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完全开放后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利差和盈利减少、信贷增速放缓、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业务转型等冲击之后,系统地考察了各国利率放开后的利率水平、利差和净息差变化、贷款风险及不同规模类型银行业务发展特点等情况。在国际经验和对我国利率体系及银行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并顺利实现经营转型,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勇  刘昶 《金融纵横》2014,(5):51-55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分析比较国外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商业银行正确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十分必要。本文梳理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研究分析期间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在业务模式上进行转型。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风险管理能力和同业竞争的影响,探讨了商业银行的三个转型途径:布局中间业务、力拓零售业务、深耕小企业市场。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力推进了银行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革新,而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能力的提高,也会对市场利率变化趋势产生影响。文章回顾了英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简要历程及其对银行业利率和利差水平变化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英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及其成熟的定价管理模式,并就国内银行业如何借鉴国际经验以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银行体系利率大致可分为货币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其中由央行指定的利率主要有存贷款基准利率、再贴现率等。在货币市场上,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地位。在信贷市场上,在特定时期,保持适当的存贷款利差具有积极意义。由于一些阻碍信贷市场与货币市场统一的制度安排的存在,这两个市场间的利率传导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我国利率体系,下一步应逐步弥合市场分割,加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培育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重新开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将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2013年10月25日,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发布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利率市场化的重启和进一步推进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利率市场化必然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即围绕此进行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冲击,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文章考察了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步骤平稳推进。改革后,在全能银行模式下德国金融业没有出现象美、英那样的银行集中倒闭危机;银行贷款在非金融部门融资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而住户部门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德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银行的流动性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银行信贷政策以及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红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心脏"角色的银行业的分红问题。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不科学的股利分配现象还普遍存在,如股利支付率低、分红频率不高等。因次,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无论对于银行业本身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商业银行股利分配的差异,探究其原因,并在借鉴美国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下,提出了通过税收政策引导资本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变银行盈利模式、建立多元化股权结构等措施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分红情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利率变动也将愈加频繁,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带来严峻挑战,国内某些媒体开始鼓吹中小银行"存款搬家论"。尤其是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之际,中小上商业银行危机论甚嚣尘上。我们应该看到利率市场化同时也给中小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小银行的风险监管能力、定价能力、业务结构、金融创新都在不断完善,完全可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环境,大规模的中小银行倒闭潮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7.
自2012年央行两次降息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之后,7月19日,央行又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本文在分析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并进一步指出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便在顺利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金融界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绝大部分是以西方国家的影子银行为研究对象。该文从对比分析中西方影子银行体系间的差别人手,对我国影子银行机构的特征及类别进行了归纳,估算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分析了影子银行快速发展会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影0向,并就加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多数领域的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深刻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和挑战.论本文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就利率市场化水平和银行业集中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高的负相关性.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为中小银行的崛起提供了空间,转变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使得银行业更加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部门需求和金融部门的供给的高度不匹配,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依靠传统的国企投资来拉动,已不再奏效,低效率和泡沫泛滥的并存,经济增长难以为继。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民企的内源性融资是否还能持续下去?近年来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金融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竞争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把过去银行认为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无效融资需求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有效需求,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民企的投资扩张的临界点,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因此,不仅仅依靠利息率市场化的调整,而更需要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积极竞争,从而填补金融市场的供求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