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金秀 《当代经济》2006,(22):74-75
家庭教育作为父母对子女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未成年人时期是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该特点要求家长们要时刻对孩子的成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造成不利影响.保证育人方向,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本文试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及教育和引导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作为父母对子女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未成年人时期是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该特点要求家长们要时刻对孩子的成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造成不利影响。保证育人方向,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本文试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及教育和引导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十分重要深远的影响,而其中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期所占比重相对最大。西方各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子女全面综合的发展;而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轻德育、重智育,且学业上过度施压。希望通过这些思考,西方国家教育方法的合理之处能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刊》2009,(12):13-13
与数十年前社会强烈的反叛情绪相比,近年来美国父母在养育子女上表现出过度重视和投资,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根本不能承受未来走向社会后的各种压力。不分种族、年龄和地区的家长们对子女成长的关照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对子女的成功是如此之关注.让养育子女已变为一种开发产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无论在何时都为大家所关注,一个孩子的养成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尤其是母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担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此文中分析“虎妈”、“徐妈”现象,提出一种与传统家庭教养方式完全不同的和谐的家庭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科研报告指出,独生子女长处和缺点并存;家庭、学校、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对富裕地区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对富裕地区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但家庭是人生第一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这一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然而,据对目前家庭教育现状的观察了解和分析,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和误区,严重影响着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教育和培养,略举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密不可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正处在社会骤变,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时期,也正是中国学术更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梁启超家书》就是收录了这期间梁启超与子女之间的书信往来,这是研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教育投资中,除现金性的显性教育支出外,家庭也会通过放弃潜在收入并增加子女陪护时间的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这种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理解中国家庭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子女升学压力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外生冲击作为识别框架,估计了母亲由于子女教育压力而放弃的潜在收入,为识别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证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子女升学压力会使母亲月收入显著下降19%,同时父亲收入没有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高学历、非国有行业、育有男孩或独生子女的母亲收入更容易受到子女升学压力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子女升学压力下母亲会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降低工作时长以及增加家庭照料时间等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进一步利用地区重点高校录取率反映地区升学压力,发现子女升学压力越大的地区,母亲收入下降幅度越大.本文研究识别了子女升学压力下的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为更好理解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和家庭劳动供给决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9.
浅谈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情绪情感、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庭教育是责无傍贷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在校园,他们更需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氛围.所以本人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就以"拥有健康的家庭生活是孩子顺利成长的保障"来探讨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留守子女"的生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力,情感缺失,学习态度消极,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家校缺乏合力等.多层面探讨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龚继红  钟涨宝 《经济师》2006,(8):222-223
文章根据帕森斯的一般行为理伦,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不同数量子女家庭对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投资目的、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教育投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子女少的家庭对现代教育投资观念有更强的认同感;独生子女家庭和四子女家庭在教育投资目的性上更倾向实现子女向城市流动;在教育投资选择上,多子女家庭除了遵守择优原则并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好和年龄偏好,子女少的家庭大多选择进行高价投资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进步,教育行业是经久不衰的行业,是永不会被社会淘汰的一个行业,同样也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个行业.人从出生,就面临着三种教育,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或多或少也和父母受的知识教育程度有关.而在农村,因为父母的不善交流,明显家庭教育弱于城市.学校教育设施不完整,师资力量也不够雄厚.农村的孩子是最需要在学校教育这一块上得到关注的群体.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迫切希望改进农村孩子厌学,消极及自卑的心态.但农村经济的消极怠倦使得师资始终不稳定,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在这里简要介绍关于如何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育机构得到长稳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康楠 《经济》2012,(6):136-138
高考在即,暑假临近,万元冲刺班、千元辅导课、百元课时费,中小学家教辅导市场一度"兴奋"。如今的家教授课已经由传统家教衍生出庞大的课外辅导机构产业,即在以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授课为主要环节的基础上,课外辅导机构对学生提供专业咨询、科学测评、制定培  相似文献   

15.
林爱芹 《当代经济》2016,(14):48-49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高风险的家庭构建模式,需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唯一的孩子遭受意外等不可控的风险.失去孩子的家庭不仅需要承担着孩子去世的精神危机,还需要考虑老人的晚年由谁来赡养等社会性的现实问题.面对失独家庭的特殊情况,虽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物价上涨等客观原因导致失独父母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依据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康楠 《经济月刊》2012,(6):136-138
高考在即,暑假临近,万元冲刺班、千元辅导课、百元课时费,中小学家教辅导市场一度"兴奋"。如今的家教授课已经由传统家教衍生出庞大的课外辅导机构产业,即在以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授课为主要环节的基础上,课外辅导机构对学生提供专业咨询、科学测评、制定培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家教中介市场中大学生与家教中介组织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高度不对称状态.博弈论作为众多应用经济学科甚至政策研究中普遍应用的一个有利的分析工具,利用其对家教中介市场中大学生与家教中介组织之间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指出导致家教中介组织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家教中介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大学生与家教中介组织的长期交易更有利于信用体系的建立,并对家教中介市场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来促进家教中介市场规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入的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长期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本文利用针对大连市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一次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和子女数量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家教活动中,学生、家长们和中介机构因为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不一样,在家教市场利润分配上也有严重分歧,文章采用中间利润分配模型分析了参与家教这一经济活动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 李嘉成,这个名字已不为经济界所陌生,他那卓著的成就和赤子之心尤其受到炎黄子孙的敬慕。然而,他那艰辛而又充满风险的创业之路,留给人们的启迪却知之者甚少。少年壮志六十年前,李嘉成出生于广东潮州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家庭,李父家教甚严,十分注重孩子的教养。虽然家境清贫,但为了子女的前途,还是从牙缝挤出钱来,把不到5岁的李嘉成送进学校的大门。还未读满6年,中国大片领土横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