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首先具体介绍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模糊合成运算 ,将复杂的多层次评价问题转化为定量评价 ,从而能够更直观、更合理地反映经济效益状况 ,为支柱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关于改进当前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东辉 《财经研究》2002,28(3):44-50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指出必须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提高产业组织政策在我国政府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实现政府产业政策体系由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中心向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并重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从反垄断政策,针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直接规制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改进现阶段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晓燕  骆玲 《财经科学》2005,(5):134-140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支柱产业理论中所包含的诸多问题存在含混不清的认识.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支柱产业的概念、特征、支柱产业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与主导产业的关系,以及支柱产业选择理论与其本身的形成和转化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作较全面、深刻的分析,力求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所突破,并为支柱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8.
三七是文山最具潜力的一大特色产业。作为边、远、贫相对落后的文山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要想知快经济步伐,必须因地制宜。依托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理论纲领,以及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对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六大文件始终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和实事求是的观点,既肯定了通过前2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伟大成绩,又指出巩固  相似文献   

10.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思想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影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文章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而绿色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绿色经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时广西高校在广西四大支柱产业中的专利技术产业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广西高校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邓小平和江泽民两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 ,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要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线 ,以对农村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 ,以对人力资源的优化培育为手段 ,加紧发展城镇二、三产业 ,解决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问题 ,并对一产实行农场化管理和“农场主”经营。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走新型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产业结构中,支柱产业是核心。对支柱产业选择的研究,尤其是支柱产业选择量化标准的确立,有助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判别和认定,有助于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王艳 《生产力研究》2005,(4):123-125
实施统筹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它有助于缩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差异性,整合、提升中国生产力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校正政府和市场的职能错位,从根本上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增强“共同富裕”社会信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宋宏 《经济师》2003,(2):6-7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未来 2 0年的发展目标 ,建立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前不久 ,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应邀出席安徽省社会保障研究会理事大会并作学术报告。借此机会 ,笔者专访了邓先生 ,向他请教社会保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里白 《经济师》2004,(12):6-7
“2 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世界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态势 ,城市化道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特色。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化水平从 1 982年的 2 0 .60 %提高到目前的 37%,预计到 2 0 1 0年及 2 1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 45 %和 65 %。中国城市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 :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 ;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但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四届年会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上 ,记者有幸听取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先生关于城市发展问题的发言 ,深受启发。现摘要以访谈的形式刊发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上提出的21世纪的宏伟目标,小城镇建设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也促使小城镇建设的理念随之改变.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现体制创新,谋求全方位的发展,而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定位则只能限于"公共领域",即"市场失灵"领域.  相似文献   

20.
河南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目前已达1200万人。人口老龄化给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河南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构建适应新情况、新特点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