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钊 《中国金融》2005,(20):47-48
2005年7月18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推出了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通过的《权证管理暂行办法》.8月12日,宝钢股份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宝钢股份成为我国第一家引入权证作为对价方式的上市公司。之后.长江电力、新钢钒、武钢股份,万科等也计划借助权证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权证交易在中断近10年之后,重新在我国境内股市登场.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为此,  相似文献   

2.
《浙江金融》2005,(5):1-1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4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市场人士期待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终于正式启动。专家分析指出,解决“股权分置”这个股市头号难题,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金融博览》2005,(6):21-21
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终于迈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证券市场相伴而生的、困扰了中国股市多年并直接导致近四年漫长熊市的头号难题,终于出现了破解的迹象。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紧接着在5月9日“五一”节后首个股市开盘日,证监会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4家试点上市公司:清华同方、三一重工、紫江企业和金牛能源。  相似文献   

5.
《深交所》2005,(12):91-91
作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一直得到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河南证监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5年7月,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河南监管局有关领导到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司法人股股东及管理层对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态度和认识,向公司介绍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积极意义。8月中旬公司参加了河南证监局组织的股改观摩活动,对风神股份股改进行现场学习。8月底公司参加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组织的“中小企业板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动员会”,认真学习了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邱永红 《深交所》2005,(8):35-38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出现了诸多新的法律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试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其中的若干典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家》2005,(9):23-23
9月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操作程序、改革方案、改革主体、中介机构、监管措施等内容近一部予以明确的安排,并在政策导向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充实和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正式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一场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变革,使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飞跃之旅,获得了凤凰涅磐般的蜕变重生。时至今日,沪深两市大部分上市公司已完成或者进入股改程序,市场运行令人鼓舞,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在股权分置改革一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5年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果。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经济实质及其财务后果,同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及其财务影响。掌握资本运作和创新金融工具运用方面的知识,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9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破冰,启动了资本市场上一场意义深远的制度变迁。股权分置这一根本性制度缺陷,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制肘之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一系列变革的深入,该问题成为各界众而矢之的焦点。但以往对股权分置问题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而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的产生和存在有着特定的经济、制度背景,股权分置时代由于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在资本市场运行中出现了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诸多问题。股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赋予股权应有的流通转让权,从根本上解决股权的同股不同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围绕改革中的利益分割展开激烈的博弈。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非流通股股东将倾向提供素质一般或较差、发展前最不明朗或暗淡、股票价格对公司内在价值存在显著高估的公司进行试点;流通股股东期望同非流通股股东裁上述公司的试点博穿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补偿。稳妥推进股权分置试点,需要改变市场不合理预期.积极鼓励蓝筹类上市公司先行试点。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2005年启动的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变迁.本文选择12个竞争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剔除宏观经济周期对业绩影响,以2006年6月30目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270家和当时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25家公司为对比样本,运用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资产收益率指标分别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比较,从上市公司绩效视角对股改的效率进行统计与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竞争性行业中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呈现"靓女先嫁"特征,迄今为止股权分置改革尚没有凸现直接的公司绩效差异;二是与股权分置改革相伴生,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显著提升,绩效的所有制差异已基本消失;此外,上市公司与行业总体的绩效差距在逐渐变小.由此可见,股权分置改革正在从总体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股票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尤其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成效显著,体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所有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变革,它打开了桎梏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枷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由来,之后重点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尚雅闪  段然 《中国外资》2011,(6):160-161
本文以所选取的44家上市公司(其中民营控股和国营控股上市公司各22家)为样本,利用资产负债率、长短期有息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股权融资偏好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所选取的44家上市公司(其中民营控股和国营控股上市公司各22家)为样本,利用资产负债率、长短期有息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股权融资偏好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全面股改的前40批701家公司为有效样本,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四期年报数据,剔除宏观经济及大市波动的影响,借助六个公司绩效指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绩效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这种改善来自主营业务,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存在较高的效率,改革给公司绩效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有效性及内在机理。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结构断点进行Chow检验,发现股权激励治理效应回归方程在2003—2009年全样本期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减少了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对国有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影响显著,缓解了公司代理问题,但是对非国有公司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对于解决国有公司过度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商业银行》2005,(10):25-27
经过百日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业内对段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风险基本达成共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面铺开阶段。目前人们有四个方面的担心。如果这些疑虑不能消除。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会增加.股改的风险将会加大。  相似文献   

20.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之控股非流通股股东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蕾 《金融会计》2005,(10):9-11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