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亿人次。在短短不到30年,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数量、出境人数、出境旅游消费都呈现规模化增长,特别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品牌化:目的地应对未来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静 《旅游学刊》2008,23(5):10-11
与30年前相比,国内旅游市场正在出现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旅游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品牌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国内众多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品牌化已成为他们应对未来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又将进入一轮新的增长期。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旅游业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高速稳定持续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国将从一个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旅游  相似文献   

4.
伍延基 《旅游学刊》2005,20(5):9-10
面对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我们有必要思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路径是什么?旅游学术研究中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旅游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是什么?当前国内在旅游学术研究中又存在哪些误区?就后者来说,笔者认为,当前国内旅游学术研究中存在如下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5.
国际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危及旅游消费者人身安全的紧急事件频频发生.如何确保国际旅游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的人身安全成为焦点问题.然而,现有关于紧急情况下国际旅游消费者保护的国内和国际法律规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为此,世界旅游组织新起草了《旅游消费者和旅游服务提供者保护公约(草案三)》(简称“草案三”).“草案三”专门规定了缔约国以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住宿服务提供者等救助在紧急情况下的国际旅游消费者、通知客源国并与其保持密切协作等方面的义务.中国现有法律规范对国际旅游消费者的保护作了初步规定,但是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对其进行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中国应该完善国内相关立法,积极参与相关公约的起草,推动有关国际旅游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制的接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世界遗产类旅游产品的感知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朱竑  李鹏  吴旗涛 《旅游学刊》2005,20(5):21-25
中国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事实也说明遗产地确实具有开发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通过在北京、广州、珠海三地的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各世界遗产地在国内游客的感知中并未处于相同的地位,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成为世界遗产地并不就意味着绝对的旅游吸引力。世界遗产地名誉的获得是影响游客感知、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决定旅游地发展的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不能仅仅依靠遗产地名誉的获得,而要结合实际、合理规划、恰当宣传.进而促进其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研究的多维视野--对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的评述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本文通过对大量英文和中文文献的检索和分析,以几个重要的主题作为阐述的基本框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本土学者、外国学者以及旅居国外的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并对旅游研究过程中所呈现的基本趋势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个分析,使国内同行得以一窥中国旅游问题在世界旅游论坛上被关注的程度,以及了解中国旅游研究与国外旅游研究的差别。本文提供的大量英文文献,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线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多目的地的国际营销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中国将在2015年前后成为全球最大目的地国家.这个预测主要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全球化结构以及幅员广大和文化多样化的基础,它与我们自身的目的地营销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似乎没有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没有主动的目的地营销,中国也会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目的地国家.  相似文献   

9.
跨界旅游区发展困境与旅游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发展30年以来,旅游规划从内涵和外延上得到不断丰富和提升,也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学者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无可置疑,旅游规划客观上为中国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这种国内经济“新常态”是相对之前的“常态”而言的一种阶段性概念,表现出几个主要特点:一是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新常态也将给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组织"旅游与哲学"这一专栏的初衷在于:一方面,中国当下旅游研究在走向"科学"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固化和枯燥,无法凸显旅游学术研究的张力,无法创造深度探讨的空间,因而担心中国旅游研究的学术思想日趋细碎和枯竭;另一方面,如果能为国内一部分执着于思考旅游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将对打破上述隐隐出现的困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晓东  冯学钢 《旅游学刊》2012,27(2):101-112
邮轮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近几年达到8%左右的增长速度,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然而,邮轮业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研究成果还非常有限.近年来国际邮轮市场的倾斜,使得中国邮轮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和新领域.文章基于国内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世界邮轮业的概况和中国邮轮业的发展现状;其次从宏观审视和微观分析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学者对邮轮旅游业的研究成果;最后针对中国邮轮产业的问题,从产业集聚视角、利益相关者视角和消费者视角提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旅游绿皮书>的国内旅游发展报告中,我曾经说到中国国内旅游在"十五"期间是"稳健的大步",而"十一五"的这两年又表现为"适度的加速".这是中国国内旅游业日臻成熟的表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旅游绿皮书》的国内旅游发展报告中,我曾经说到中国国内旅游在“十五”期间是“稳健的大步”,而“十一五”的这两年又表现为“适度的加速”。这是中国国内旅游业日臻成熟的表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正如《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所宣告"旅游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旅游权归属公民权利中社会权利的范畴,是休息与休闲权利的重要体现。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全年国内出游人数约3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万亿元,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超过1350万,相关就业者达8000余万人,已成为全球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和出境旅游购买力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广东中旅首次将小费制引入国内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导游小费制”是否适合当前的中国国情,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我觉得有3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第一,“小费”到底能够起什么作用?第二,在现阶段的中国推行小费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这些困难应如何克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旅游教育蓬勃兴起 ,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教育结构体系以及高等旅游教育的性质、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中国旅游教育的研究进行了简略综述。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有关旅游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假日旅游蓬勃兴起,城市郊区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城郊旅游兴起的原因、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或优势)和形式,以及城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或战略)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并对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国内旅游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强  高文举 《旅游学刊》2007,22(8):86-91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旅游环境影响研究亦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国内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存在问适题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国内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后中国旅游形势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汶川地震及其他一系列不利因素给2008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对地震之后中国旅游形势的判断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旅游业遭遇到的7次冲击,为科学分析这次地震对中国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具体分析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面临的形势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