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50年辉煌的历程。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上海郊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郊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注入了强大动力,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覆盖上海市郊大地的科技“星火计划”实施10年来,经历了燃起、燎原、升华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推动上海市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1986~1995年间,先后实施了国家、市、区县三级星火示范项目近2500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计新增产值达186.1亿元,新增利税40亿元,创汇节汇6.34亿美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5.03,极大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1984年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4.
上海郊区农村二十年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改革走过20年历程之后,我们党召开了十五届三中全会。全会集中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发展的目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分为两个30年。改革开放前30年是改革开放后30年的基础,也可以说没有前30年就没有后30年。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部署,1996年对嘉定区徐行村、南汇县红光村、青浦县陆湾村、崇明县北双村、金山县欢兴村等5个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及500户农户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表明,上海农村在市委、市府及农村党委、农委的领导下,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带来了农村经济的新发展。这次调查结果与往年调查相比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龚介民、黄振忠、吴志冲、杨德安、庄荣盛对上海农村城市化作了潜心的研究。本期农村城市化专栏特刊登他们的力作《全面推进上海农村城市化进,程》。文章分析了上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上海农村城市化体系的基本构想,并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必要的制度建设,不少是对现有体制、机制的突破和创新,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北京郊区农村包括朝阳、海淀、丰台3个近郊区的农村部分和远郊8区2县,2007年底共142个镇、41个乡、3951个行政村;农业户籍人口284.3万人。郊区土地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3%,其中山区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的62%;耕地面积348.3万亩。30年来北京郊区农村,成功进行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实践,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人民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了新的伟大的长征,逐步走上了一条富国强民之路。回顾上海郊区农村20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郊区农村在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非农化的产业转换,使农村经济得到综合发展。从1978年到1982年,市郊农业劳力的转移总量约100万人,同期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超过100亿元,大体上每转移一个农业劳力就能多创造产值1万元。这充分说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能动因素,是农村产业结构演变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最近对上海郊区农村抽样调查,着重就上海郊区农村劳力转移的几种态势作一些阐述和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郊区二、三产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我国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反映上海郊区农村改革发展和“三农”工作进展情况,由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作序,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主编的《上海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一书,已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上海农业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 1.主要农产品正由过去的短缺型向供求平衡、丰年有余、部分农产品开始出现过剩转变。 2.农产品供给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转变,开始重视农产品供应的安全、卫生、优质和方便。 3.农业生产方式正开始由粗放型生产、加工向集约型生产、加工的方向发展。 4.农产品地区自给自足、自求平衡和农产品本地化的小市场状态正在被打破,高度开放  相似文献   

16.
一是壮大农村经济的坚实支柱。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中二、三产业产值合计增加到3472亿元,这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15%,首次超过了农业的总产值。到2007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52%,成为撑起农村经济的最坚实的支柱。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古代农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是始自鱼盐之利,盛于稻棉种植.捕捞渔业是上海农业经济的发端,唐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业则主要是稻棉种植,至唐代中后期华亭县稻米已成为江淮漕粮的重要供给,明末清初上海、嘉定等7县(厅)形成"棉七稻三"的种植结构.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近郊地区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商品性蔬菜、花卉和瓜果生产,以及奶牛饲养为主的小型牧场.但总体商品性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渔业基本为捕捞业,至解放前上海农业结构仍明显以种植业为主导.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上海农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乡村农业到现代城市地区农业的明显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涉农理财刊物,《农村财务会计》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我谨表示衷心的祝贺!50年前,《农村财务会计》的前身《农业社会计》,适应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运而生。这本专门面向农村基层的理财月刊,担负起了培训辅导财会人员做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向农民群众普及传授勤俭持家、学习管理知识的重任。说农家话、办农家事、解农家忧,不断增强实用性、针对性、知识性、可读性,成为这本刊物始终不变的办刊宗旨和别具一格的办刊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未来上海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郊区,农业的重要性不在GDP总量,而在对地区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影响力和放大作用.未来上海农业GDP比例将会继续减少,却将更多地参与全市GDP的创造.未来5-10年上海农业发展将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乡镇企业的发展变化 上海乡镇企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依靠农业的原始积累办起了小型工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