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大量救灾资金和物资陆续调拨到受灾地区。为确保救灾资金、物资按要求及时到位、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审计署决定  相似文献   

2.
刘娜 《现代审计》2010,(1):66-66
日前.双流县审计局对汶川地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再次开展审计调查。此次审计调查涉及县红十字会、慈善会镇(街办)等24个相关单位,主要复查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接受汶川地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的来源、支出和结存情况.重点是摸清捐赠资金物资的总体数量: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审计署为确保救灾资金、物资按要求及时到位,并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组织了对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进行审计。从审计职能部门角度看,救灾款物筹集、管理和使用关系到抗震救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重建的物资保障能否落实,审计署通过调查发现一些救灾款物的滥用现象的发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损赠者的积极性和期望,而且也暴露出救灾款物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对救灾款物进行审计十分必要,本文拟对救灾款物审计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罗湖区审计局根据《深圳市援助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成立罗湖援助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小组,精心组织,加班加点,对罗湖区支援地震灾区物资的募集、管理和拨付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做法有:一是分阶段审计,全过程监督。本次审计是一项非常规性审计,审计持续时间较长,罗湖区审计局按照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任健 《现代审计》2008,(5):38-38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拨付了大量救灾资金。国内外捐赠了大量款物,社会各界对这些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非常关注。为确保救灾资金物质及时到位、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国家审计署已组织10650名审计人员对19个中央级单位、520个省级单位、4289个地方市级单位、15022个县级单位进行了审计,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青川遭受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来自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大量捐赠资金和物资,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生存命脉”,维系着青川极重灾区受灾群众的生存生活。为此,青川县审计局切实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督,确保救灾款物及时拨付、有效使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和群众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救灾款物管理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救灾款物在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管理程序不到位、手续不完善、分配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应急状态下的资金物资管理制度、定向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层级反馈制度和捐赠款物使用结果反馈制度、捐赠物资价值和品质鉴定制度等制度,建议补办物资收发手续,建立和完善备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捐赠款物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制度,并规范救灾款物账册登记和实物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统筹规划灾后重建资金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胜良  金敏 《会计之友》2008,(33):77-78
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救灾款物管理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救灾款物在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管理程序不到位、手续不完善、分配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应急状态下的资金物资管理制度、定向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层级反馈制度和捐赠款物使用结果反馈制度、捐赠物资价值和品质鉴定制度等制度,建议补办物资收发手续,建立和完善备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捐赠款物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制度,并规范救灾款物账册登记和实物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统筹规划灾后重建资金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市审计局对全市地震救灾资金物资开展审计;鸡西市审计局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监管;黑河市审计局公布地震救灾资金跟踪审计情况;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审计局积极对地震救灾资金物资进行跟踪审计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对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南山区审计局迅速开展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一是成立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挑选业务能力强的审计骨干组成审计组,迅速制订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二是与区民政局、区慈善会、区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取得联系,询问和了解接收捐赠款物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刘家义在审计署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做好此次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审计机关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好这项审计任务。刘家义指出,汶川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刘家义在审计署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做好此次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审计机关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好这项审计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3日,审计署作出开展抗震救灾款物审计的决定;5月14日,审计署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做好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5月15日,审计署制定下发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方案;5月16日,审计署召开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动员会议,全面布置审计工作;5月19日,第一批审计组陆续开始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和民政部、中国红十字总会等十一个中央级部门和单位的救灾款物进点审计。5月31日,审计署党组果断决定,从昆明特派办、重庆特派办紧急抽调30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四川重灾区审计组。与此同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取消了所有原定在四川省开展的审计项目及成都特派办在外地的审计项目;将原定于9月份开展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推迟至11月份进行;对有关派出局的审计计划也作了部分调整。全国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迅速调整力量,就地开展救灾款物审计。随着1.2万余名审计人员的陆续投入,全国性的大规模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及时有序地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6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当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第1号),曝光了救灾款物审计发现的3起违法违规事件。也是这一天,由本刊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组成的采访组来到地震灾区,跟踪报道救灾款物审计进展情况。在此。刊登本刊记者王静、李兆勤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四篇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近日,灵武市审计局对市民政局、红十字会、财政局、市委组织部、团市委、总工会、宗教局七个部门就汶川地震救灾资金物资的收集、管理、拨付、结存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在地方电视台向社会公布了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朱玉增 《审计文汇》2009,(10):21-22
汶川地震发生后,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省级审计机关采取关口前移、提前介入的方式,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筹集、管理、拨付、使用情况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救灾款物进行审计,这不是第一次。在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2004年云南大姚地震、2008年南方十几个省市特大冰雪灾害救灾资金审计中,跟踪审计已在考虑和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计》2008,(3):7-7
自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灾区人民的生活、重建情况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全力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大量救灾资金和物资迅速调拨到受灾地区。截至6月5日,各方捐款捐物已逾450亿元。如何利用好这笔巨额资金和物资,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为了促进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救灾资金物资“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审计署在5月16日就着手部署,全面开展对救灾资金物资的跟踪审计。在四川,4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审计了省本级、市和县单位数4535个,延伸审计乡镇1610个、村2803个,调查受灾群众17913户。  相似文献   

19.
6月5日.审计署汶川地震救灾款物联合审计组.在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特派员助理王彦斌的带领下.到都江堰市开展审计工作。该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科向审计组介绍了全市受灾情况、开展抗震救灾情况、加强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监管情况。该市纪委、财政、审计、商务、粮食、民政、卫生等部门有关领导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及发放情况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受汶川5.12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踊跃捐助。截止6月2日,共接收捐赠款物14384万元。为了确保募集救灾资金和物资渠道正规、管理规范、进出有序、拨付及时,我们采取了行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