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迪棣  吴双 《市场周刊》2004,(10):53-54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途径问题,社会各界争论已久,至今还没有确切的方案。研究通过对整体上市和拆分上市两种模式的分析认为:应根据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分别给予一定的时间采取整体改制,然后整体上市,但是,当前也应该对经营效益较好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拆分上市以争取时间,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证券市场表现低迷,也为善于把握机会的民营企业提供了绝佳机遇。一些优秀国内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相对低潮的有利契机,运用娴熟的理财技术开展资本运作,成为资本市场一支日益显现的活跃力量。据统计,只浙江省就共有17家企业通过买壳上市,其中横店集团、浙江美都、莱茵达集团、伟星集团、杉杉集团、华立集团、精功集团等民企购并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地位,而万向集团、华立集团、金义集团、吉利集团等则在美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证券市场成功实现买壳上市。为数众多的优秀民营企业备受全国瞩目,它们当中也有一些在近几年竞相进入了资本市场。可见,在国内外买壳上市,这已成为民企上市的主渠道,也是最为便捷的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找出影响买壳上市企业绩效变化的因素,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试图根据DEA的方法建立绩效评价模型,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从而对买壳上市前后的绩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根据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运用SPSS模型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诸多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比较在资产盈利性水平、流动性水平、安全性和成长性方面的因子得分及排名,并对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整体上市"作为近期证券市场上的一项创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研究有关公司发出的已经实现整体上市或计划整体上市的有关公告,以及这些公司的财务和治理结构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整体上市的可行性,指出要实现整体上市的基本要求。通过回归分析、事项研究等方法对资产质量,股权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了资产质量和股权结构是整体上市的两道关口。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的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中小企业取得境外上市地位的最佳途径是买壳上市。  相似文献   

6.
自从TCL集团采用换股合并实现整体上市以来,整体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整体上市的内涵,然后对“换股IPD”模式、“换股并购”模式、对大股东定向增发以吸收母公司资产模式和再融资反收购母公司资产模式四种整体上市的模式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整体上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徐超 《计划与市场》1998,(12):19-20
企业买壳上市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我国证券市场典型的买壳上市共发生25家.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按照国家法规和股票上市交易规则,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取得控股权后,对该上市公司的人员、资产、业务等进行重组,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与业务,实现自身资产与业务的间接上市.一个典型的买壳上市由两个交易组成:一是买壳交易,即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绝对或相对地控制该上市股  相似文献   

8.
常娴 《商》2013,(23):193-193,187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脉,企业发展壮大需要资金的支持。许多企业通过上市,来解决其发展所需资金的问题。国内公司上市一般为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本文分别对国内公司在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融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上市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建行、中行和工行上市方式的差异入手,通过比较这三家银行上市前后主要经营指标后发现,经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之后,三家银行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初步实现了上市的目标。最后,本文还就国有银行未来发展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14家全国性上市银行2006年~2008年的效率水平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假设,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我国上市银行经营效率普遍呈上升趋势,在其四个主要因素中,银行资产质量越高,即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银行"上市"对其效率产生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海外资本市场先后对中国企业敞开大门,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上市,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还可以提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海外上市,本文通过对几个主要的海外市场的上市条件进行对比,比较海外上市与本土上市的优势、劣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最佳选择,为我国中小企业境内外上市地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娜  沈英 《商》2012,(10):155-155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信托历史的发展进行回顾,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建国前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并对当下我国的信托业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随后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托行业盈利模式的分析,来展望信托业上市的利弊。本文对我国信托行业的上市主要提出了俩种途径,分别为直接上市和借壳上市,并对于目前信托能否上市做了相应的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日渐加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日渐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支撑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确保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实现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上市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手段。然而,伴随着民营企业上市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民营企业国内上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如何有效保障民营企业于国内的顺利上市,实现民营企业通过上市手段完善自身治理缺陷,优化企业融资手段,科学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等,将是本文着重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从分析当前国内民营企业上市情况入手,罗列民营企业国内上市所遇瓶颈,并根据面临困难对症下药,从而确保探寻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发展的策略方法科学有效,进而实现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齐彩芝 《商》2014,(37):216-21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而中小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融资平台。中小企业上市,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融资平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应该说中小企业的上市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实际情况下,有些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并不完全适合上市。因此在上市前,公司的领导层要对上市的利弊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权衡来最终决定企业是否上市。本文通过上市对企业所带来的优势和弊端进行具体、充分分析,为中小企业在决定是否上市时提供相应的判断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选择上市来进行融资。然而,国内的高上市门槛使得很多公司被拒之门外,而选择上市门槛较低的海外市场。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200多年的历程之后,发展成了现如今在所有海外市场中,最成熟、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很多企业由于对美国资本市场,及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上市的流程等的不熟悉,而在上市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对美国资本市场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路径、流程及其他重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西才 《北方经贸》2004,(10):82-84
保险公司上市问题是保险界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人保和人寿的成功上市引来一片喝彩声 ,更多的保险公司正走在上市的路上。如何看待保险公司上市热问题 ?本文通过对保险公司上市带来的正面积极效果、上市时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以及上市后可能引发的负面效果三个方面的分析 ,认为保险公司应该端正态度 ,正确看待上市之举 ,切实完善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 ,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民族保险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上市可以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进行融通,推进企业发展,对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等也会有一个提高。因此推进企业上市,是提升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海洋馆为例,通过对海洋馆上市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提出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和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分拆上市作为一种新的上市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探索以分拆上市的路径实现自身企业的资本扩张。以此背景下,中铁建选择"分拆上市"的策略,成功变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家分拆成功上市A+H股的央企,完美地实现了子母公司扩展市场业绩与提升世界知名度的双赢局面。通过介绍中国铁建分拆上市的动因、过程及上市后市场动态,总结了企业分拆上市的积极意义,为后续分拆上市的企业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时间已基本确定,当然银行上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根据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久将陆续上市的现状,拟对职业经理人制度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并结合花旗银行的职业经理人经验,提出在上市银行的管理层中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阐述企业上市准备财务管理不规范对企业上市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企业上市准备阶段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化民营企业上市财务管理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